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春松:非典型学霸的个性与仗义

文 袁文幻

赵春松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硕士生

在好朋友眼里,赵春松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日常生活,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作为一名学材料的学生,他却修了个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美术学院的双学位。

在女朋友眼里,赵春松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但这份厉害不是与生俱来的,她陪他经历了实验瓶颈时的苦闷、等待论文投稿时的焦虑与申请学校时的压力。

在赵春松自己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清华人。喜欢讲段子,喜欢打DOTA,在科研上获得的收获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好运气”。他谦逊地称自己是科研新人,“还在摸门槛,连门都没进”。但是在别人看来,短短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已足以证明他在科研上的优秀和潜质。

从“学渣”迈向科研之路

7年的清华时光对于赵春松来说其实是不断尝试和发现自我的一段旅程。

大一时的赵春松当过“学渣”,体会过“人生有种无法挽回的遗憾叫作大一的GPA”,也曾在全班80多人中排名70。当初他通过物理竞赛保送进清华时,以为“自己还算挺强”,结果自信心遭遇打击,也使他质疑自己是否适合科研这条路。

这些忧虑困扰着他的睡眠。睡不着的时候他会去跑步,“一次夜里3点我和室友都睡不着就去紫操跑步,跑到4点钟他回来就困了,我还是睡不着,就又下去跑几圈”,赵春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于是他选择去美院“透个气”,加之一直喜欢美院的氛围,没有任何美术背景的赵春松就抱着这样的想法进了美院的大门。不过,在美术学院双学位的面试现场,他也遭遇了老师的质疑:“你这个成绩不太好啊,能完成本专业的任务嘛?”面试老师看着赵春松的成绩单,面露难色地问道。

“想变得优秀有点困难,但完成是可以的。”赵春松搓搓手,习惯性地笑着说。

尽管后来在美院和学生工作中,赵春松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点存在感,但这离真正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大距离。赵春松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大三时在系里林红老师的课题组跟着师兄做催化剂的合成工作,这段愉快的经历加深了他对于科研工作的兴趣。之后他决定推研本系,师从伍晖老师。

好友评价赵春松选择老师是“洞若观火”。当时伍晖老师还没有入职清华,赵春松却很有远见地联系了伍老师,跟着伍老师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成果也给了他一些从事科研的自信。

伍晖老师是赵春松科研路上一个很重要的指路人,他对科研的极度投入和热情吸引着赵春松。“伍老师是那种执行力极强的人,你刚跟他说了个想法,他马上就让你回去准备来他办公室”,赵春松说。

科研收获:并不意外的“意外之喜”

对于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赵春松经常说是因为自己有“好运气”。

在一次实验中,赵春松像往常一样拿出实验材料石墨烯,按照熟悉的步骤来制备电池。但令他疑惑的是这次的电池有些不一样,“我发现前几次循环脱锂容量很低”。在后来查找原因的时候他才知道是误拿了实验材料,把看起来差不多的氧化石墨烯当成了石墨烯。

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一次简单的实验失误,好奇心驱使着他探究为什么氧化石墨烯就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于是他不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终于发现氧化石墨烯可以在锂电子电池中被电化学还原成石墨烯。

正是这批“不一样”的样品,帮助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电极制备工艺。相较于传统来说,这种工艺更加便捷且成本降低很多,也成为他在科研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赵春松在实验室

然而单单靠“意外”“好运气”并不能解释他所取得的成绩,“运气”背后是每份优秀的通则——勤奋与毅力,以及他个人的学术敏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坚持。

赵春松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是关于大量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的新方法,它也是来自于一次“意外启发”。

“一次导师给了我一把金合丝,让我分析里面硅铝合金的组分。”赵春松说。他用稀盐酸把合金溶解,用吹风机把滴在铜箔上的溶液吹干放在电镜下观察进行元素分析,发现的结果让他吃惊:“根本没有硅元素,第一次反应就是:这是假冒伪劣产品。”他笑着回忆起当时的实验场景。

“虽然没发现硅元素,但是却发现有大量层状氧化铝的存在,这让我很兴奋。”他赶紧回去查文献寻找合理的解释,并向老师报告。伍晖老师看到后也很激动,立马让他着手做。寻着这个思路,他也发现了制作二维金属氧化物的更方便的新方法。

“非典型”学霸的个性与仗义

赵春松很有个性。“他的人有个性,科研也很有个性。”朋友这样评价他。

赵春松重视创新,往往“不走寻常路”,做实验时他并不满足于根据前人的路径换个材料再做一遍,而是努力探索一些新的可能。

这种个性与创新也体现在他双学位的学习中。在做美院毕设时,赵春松和另外两位同学利用按摩器的原理共同做出了能真实模拟打游戏痛感的产品DEMO。这个创意来源于他平时打游戏的体验,游戏里只能看到血力值的升降,但被武器击中的那种疼痛是感受不到的。毕设展示那天他们的作品引起了许多关注,甚至有老师建议他们把这个东西做成产品投入市场。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个性与创造力,使上天总是眷顾这个“运气好”的男生。

除了科研,赵春松心中还有一个导演梦,这也是他当时选择美院双学位的另一个原因。

他爱看电影,早期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是他的心头好。电影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让他感到真实生活的另一面,残酷与温情并存。“生活并不总是大人物的世界,更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小人物的生活。”

关于什么是大人物,什么是小人物,他挠挠头笑着说:“我就是小人物”“如果以后我有机会能拍一部电影,我就拍那些小人物。”心中怀有小人物的赵春松更是个仗义的人。当被问道:“你想别人评价你是个学霸吗?”他侧着头思忖了下说:“比起学霸,我更喜欢人家说我仗义。”

赵春松,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得主

赵春松喜欢读金庸,最吸引他的是武侠世界里的那份侠义。打游戏时,他一般选择辅助位,保护队友安全撤退。在他看来,和好友们在游戏里征战的那份情怀已经超越了输赢。DOTA在赵春松的记忆里是一个凝聚着兄弟情谊的象征性符号,仿佛开一局,那些与兄弟们共同走过的日子就扑面而来。

朋友们都喊赵春松“松哥”,因为知道他靠谱、仗义,有需要时他总会在身后。但赵春松却很少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别人,一般不开心的事都会自己消化解决。

在身边许多人口中,赵春松有点像少林扫地僧,“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厉害,没想到实际上这么厉害”。可赵春松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清华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写作业,打打DOTA、踢踢球。他总是把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成就轻描淡写地用“运气好”带过。

而实际上,运气背后是大家看不到的努力,他在不断打败一个个“小怪兽”中挑战和修炼自己。

这些“小怪兽”是繁重课业的压力,是deadline前的通宵,是实验没有进展的焦躁,是论文被拒的失望,是感觉前途迷茫的恐慌。每次与它的博弈都会令自己饱受生理和精神上的折磨,会经历年少轻狂和现实的冲撞,会怀疑和否定自己,而这些才是特奖神秘面纱背后最真实的模样。 ExUgzDWsgnQcTxVVSYPL5g56MFy8VbSw5VOrinE99Gtl09fVC25LS70kTiTI9qI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