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兴东·点评

聊起小时候的成长历程,我很惊诧于刘强东如此清晰的记忆。很多小时候的细节和情节,能够历历在目。刘强东的讲述非常坦诚、清晰,小时候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无疑是他最珍惜的底色。我在做“互联网口述历史”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家庭背景都是访谈中我个人最关注的部分。因为,后来的成功故事都有着一定的程式和框架,而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比较本色、纯粹。更重要的是,这是每一个人的源代码。一个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基本上形成于小时候。甚至其视野和格局,都可以在他的成长中找到源头。他如何构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故事中的信息,基本映照了一个人的事业乃至一生。因此,可以说,刘强东讲述的童年故事,是本书最难得的部分,值得大家多回味。

我个人对于刘强东的偏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我一样,来自农村。我们都从小全程深刻地经历了农村的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说,是农村生活和环境,塑造了我们言行举止的基本个性和待人处世的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研究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时候,发现早期脱颖而出的互联网精英们,无论是三大门户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还有BAT的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还有雷军、周鸿祎、王峻涛、陈一舟等,基本都来自城市,至少也是县城,与农村相比,当年他们的生活环境基本上相当于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尽管当年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投身互联网创业的群体中,来自农村的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然,最近一批开始脱颖而出的,不乏成长于农村的,除了刘强东,还有贾跃亭、余承东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值得专家学者好好研究一下。

从我个人来说,农村生活决定了自己鲜明的价值观。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纯粹,无疑是其中最宝贵的。在与刘强东的对话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农村生活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基本的底色。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农村的生活基本上差不多,地处苏北的宿迁更加贫穷。刘强东的经历,一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孙少安,相信会引发很多同时代人的强烈共鸣。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平凡的世界》反映的是1975年到1985年之间(恰是刘强东的童年阶段)西北农村,其实也是整个中国农村,变革最剧烈的十年。十年轰然爆炸之后,农村人真正的大规模的离乡和蔓延拉开序幕,通过高考,通过经商,通过打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城市挺进,或者匍匐前行。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城镇化浪潮依然风高浪急。农村人洗进洗出,灵魂依然缺乏妥妥的安身之时。1987年,我自己就是因为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而毅然选择去西安上大学。与我这个文学青年不同,刘强东是怀抱着“入世”的强烈抱负选择了北京。

《平凡的世界》的生命力在于,草根的、底层的,永远是激励各个时代变革的力量源泉。《平凡的世界》,其实感动我们的不是技巧和手法,而是字里行间的一种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不是谁都可以感受到的。就像今天的互联网精神一样,更多的人把它练成了新时代的成功学。这种精神与世俗的成功学似乎很接近,其实价值取向截然不同:前者是自下而上的,真正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困难和困境;后者是自上而下的,激奋来自于对最终成功的追求。前者的意义在于过程,就像尼采所说的“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后者的意义在于结果,在于享受名利双收的最终辉煌。前者在于“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在困难中始终坚守内心的纯粹和做人的纯正,不会简单为了成功而妥协;后者为了结果为了捷径可以放弃很多原则,甚至同流合污。如果你将孙少安、孙少平的故事当作另类成功学看,那也不能太怪你,因为农村人精神中的纯粹与高贵,你感受不到!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创造了城市”,平凡的世界,永远的奋斗精神。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深刻的农村生活,你可能就无法理解那种人与人之间贴近的感情,无法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纯粹的关系。不断远去的农村,平凡的世界,就是距离人、距离自然、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可惜,我们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柏拉图《理想国》有则洞穴寓言,说的是一群人生活在洞穴中,火把映照出来的一切就是他们认为的世界。直到有一天,有人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阳光下的一切,但是刺眼头晕,难以适应。这则寓言是从另一个角度诘问世人:我们到底应该走出洞穴,还是回到洞穴呢?而对于曾经身心饱受贫困重压的刘强东来说,他自己走出了洞穴,已经海阔天空,已经名满天下。但是他内心的诘问是:自己要不要回头把众多乡亲,以及中国广大和乡亲们一样的、一生缺乏公平和机会的人们都带出洞穴?

今天已经成功,已然高居富豪榜的刘强东,其对于农村和家乡的强烈感情(一般城市人没有这种独特的情怀和价值观),依然是驱动他不断奋斗、驱动京东不断前行的动力。这种动力,在以农村为主战场的中国下一个7亿网民的新进程中,依然是京东最宝贵的财富。

孙少平、刘强东,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该如何定位、如何选择,坚守什么、放弃什么,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可能卓尔不群,不断超越自己,抵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走出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道路。 ENPWijha1fhhSg1Z/JwV0VmIWjZS9g3PLQF8/LyB4+ypDWbOc/tZEapdnHIfXe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