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标签化方法确定自己的职场“人设”

生活中大大咧咧的人,总会被原谅有口无心;严谨细致的人,别人会理解他的敏感和较真;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当中,如果穿着T恤牛仔裤的那个是名程序员,我们就不会觉得怪异;经常请假并且完不成任务的同事,如果是关系户,大多数人就会觉得正常。

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被标签化的职场人设。

人设由来已久,古人就常用一些标签来界定不同人物的性格类型,比如:君子不器、仁者不忧。司马迁在《史记》里,已经开始用标签给相同类型的人分类了,比如游侠、酷吏,这就是古代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被标签化的时代里,“人设”这个概念,对于生活和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标签化是将某个特定的人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标签化的便利在于能够辅助认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节省沟通成本。

“人设”则是漫画里的术语,包括人物造型、服装样式、神情个性等。简单来说,职场人设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标签体现你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1.

明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筛选有效标签,初步确立职场人设

大约有22%的职场人认为自己的职业定位模糊。

造成职业定位模糊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是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缺乏对于优势的发掘和正确认识。还有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好像哪方面都不太突出。

那么如何精准地进行职业定位呢?以下有三个问题,来帮你明确职业定位。

第一个问题,生活中你花大量时间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总结出在这个过程中你积累的核心能力。比如你花了大量时间看电视剧,但如果你不够了解制作过程,仅作为消遣娱乐来看,那这就是一项偏享受类型的活动。相反,如果你本身从事影视行业,那么阅片量就可以作为核心能力的积累。

第二个问题,工作中你花大量时间在做什么,并总结在此过程中你积累的核心能力。比如你在外企从事公关工作,那么你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协调维护公共关系、策划组织公关活动。

第三个问题,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的核心能力重合的部分,就是最适合你的职业定位。

根据职业定位,筛选属于自己的标签。标签的设置要合情合理。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就别费劲地给自己贴“活泼开朗”的标签了,可以是“踏实勤勉”“认真靠谱”之类。

标签化的职业人设很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需要花时间,通过事情来证明自己确实与标签一致。你给自己贴上“好学”的标签,至少要做到多看书,多问问题;贴了“可靠”标签,就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热情”的标签下,你得常常微笑,主动打招呼。用事件来锻炼自己,由一些简单的“词语型标签”,过渡到能够证明能力的“事件型标签”。类似“某某行业峰会就是她统筹的”这样的具体事件,才是能让你与众不同、变得更有分量的标签。

明确你是什么样的人,要对职业定位进行合理评估,预判能力范围。标签是你自身特质的体现,这一部分的职场人设是现阶段的你已经达到的水平。

2.

利用标签的“自证预言”功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理想的职场人设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它指的是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是不是正确,都或多或少影响到行为,甚至,这个判断最后真的能够实现。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让学生们做测试,随机分组,抽取一组,告诉他们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的智商比其他组的都要高,一段时间之后,这组学生的成绩和平时表现真的都优于其他组学生。

当你有强烈心理预期的时候,这种预期会筛选我们接收到的外界信号,并把不符合预期的信息自动过滤掉,从而更容易强化和塑造我们的行为去接近预期——这就是职场人设积极暗示方法的心理学依据。

职场人设应该包含我们对自己的心理预期、职业规划和未来方向。你期望自己成为哪种人,就给自己贴上哪种标签,再用重复的行动去佐证这个标签,假以时日,它就会真的变成你职场人设的一部分。

我们来看看马云是怎么通过标签的“自证”效应来达到预期目标的。

在创业之前,马云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但他清楚教学并不是长期职业规划。后来,他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又参加了亚洲电子商务大会,迅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场人设,那就是互联网从业者,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马云常说自己性格非常外向,热爱接受挑战。他甚至还会表达一些在外界看来是“狂妄之词”的言论,比如“2004年,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2005年,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他还说过“阿里巴巴将是贸易的代名词”!

这些话在当时产生过巨大的轰动效应,也使人们把马云定义为有野心的、狂妄的企业家。事实上,在工作和生活中,马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处女座。他给自己贴了这些看似疯狂的标签(更类似于心理暗示和心理预期),找到“从前”和“现在”的核心关系和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最终实现它。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做相应的职业规划和梳理。这一部分的职场人设,是现阶段未完成的,也是你未来努力的方向。标签可以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从而实现理想的职场人设。

3.

配合职场需求,去调整标签和职场人设,才能优化成长

职场的“成长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刚进入职场,想的是站稳脚跟,和同事建立良好关系;等到较稳定的时期,就会偏重于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更多突破。在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你的标签和职场人设都应该有所变化。有时候它和你最近密切接触的人有关,有时候和你看的书有关,这些变化意味着你开始积极配合职场需求,进入了一个上行通道。

比方说“好学”“勤奋”这类标签,常常是给新人使用的。

大多职场新人,首先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言谈间可以常常请教同事和上级问题;平时也带着记事本,随时记下有用的信息;并且经常阅读,把看书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业余爱好。职场小白时期,很难快速做出成绩,同事和上级都是用“观察”来给你贴标签。这时,就需要你让自己的特点“可视化”。简单来说,你想让别人给你贴上什么标签,你就要去做符合这个标签的事情。就好比“好学”这个标签,要做的就是多问、做笔记、看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积累,而不是装样子。装样子持续不了多久,人设就会崩塌。

如果你已经是位职场高手,可以考虑一下:在你做过的工作中,是不是有值得骄傲的经典案例?别人在讨论这些经典案例的时候,对你做出的评价就是你的标签。你希望自己能够匹配更高级别的标签和人设,就需要学习更多技能,完成更有难度的事情。

同一时期的职场人设,也可以不尽相同。比如:与老板相处,你是“核心员工”;与同事相处,你是“项目担当”;与客户相处,你是“专业人才”——这就是人设的多维化。除此之外,标签的差异化也非常重要。在高科技企业,除了和大家一样会写代码,穿着圆领T恤衫,假如你还“文章写得好”,甚至“歌唱得不错”,这些特别的技能,决定了你会成为脱颖而出的员工。

画重点

标签化,是将某个特定的人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标签化的便利在于能够辅助认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节省沟通成本。

人设,原本是漫画里的术语,包括人物造型、服装样式、神情个性等。简单来说,职场人设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标签体现你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wsuHrU7ZMQeBwiSp9j0jkRGFiLGscDglj9oEkgAKwFF1tCIwzpmIe4CMY3Cabw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