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永远的哥们儿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二流人物,所以,平时没有出风头的烦恼。毕业论文是《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准备了好久,但答辩那天,师兄占的时间长了,答辩很快就过,后来看和导师们的照片,自己显得那么青涩。

我的专业是经济所的人口分析与预测,后分出来的人口所考虑留我,但我想去社科院经济所发展研究室,家成师兄也同意了,不过阴错阳差,我和同学彭哥一起去了体改所。

我的带头大哥是白南风,颇有侠风,只要本职工作做好,并不理会其他。那时社会片,主要是八七北大社会学那批,包括其光、楚君、小侯等。我们年龄相仿,趣向相近,没有非要只争朝夕的大志,有时踢踢小球即可。

刚进所里,大家都住在欣欣宾馆,男女老少都有,看到纪兰大姐一家其乐融融,我们都羡慕不已。后来搬家,一部分去了民族大学,一部分去了音乐学院,最终还是集中到了黄寺大街的人定湖北巷十一号。

那里原是中专,踢球场地不够,纵深几十米,打篮球还行。我们憋得够呛,抽空还是要踢,就用篮球架当门。我不知道其他运动如何,反正踢球跟吸鸦片差不多,很容易上瘾。开始踢小场,踢着踢着,队形基本就出来了。

除了北大的,还有行政一帮哥们儿,有个北京人玉波,踢过南开校队,速度、技术都没说的,一到大场,特别地好使。另外,人大的翔龙几个,也都是好手。

尤其是政法的老曾,那时体改所新来的应届毕业生,都得去贵州边远山区实习,所里的所谓海龙帮就是这么来的。这小子号称土匪,做人虽然一副绅士派头,但带球一蹚,无人可挡。我们哥儿几个的右路,煞是了得,打遍民院、音乐学院以及企业队,几乎没有输过。

老曾是部队大院长大的,最早来张刚的联络室,他比我们经商还早,干过好多行业,后来做了仙妮蕾德的塔尖。我出车祸后,找他请教,才皈依了净慧长老,所以,与其说是球友,不如说是师兄。

老曾走的那天,恰与傅彪同日,他俩还都是六三年的,我助念了两天,抢着买白玫瑰,一时京城告罄。后来在无助的时候,我还想过:要是老曾在就好了。有天,与晓龙兄提起这事,他很惊讶,说道:“不会吧,那小子一抬胳膊,俩人都按不住啊!怎么就走了呢?” BOHOCFM6NJJFuIVfTJSb2g0J/SBz9JjdN2Lu6Xwx8nAat3V3VwkOcuiuniHJ2K9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