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智慧02
做人要矢志不渝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析】

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父亲生前所行之道,这个人可以称得上孝顺。”曾经有很多人对孔子的这种说法提出过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束缚人的虚伪礼教。比如,有人说,假如“父之道”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还应该守下去吗?其实,我们不妨把这看成一种做人之“道”:不忘本,不改志,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因变故而改,不为外界所动。

做人做事最忌油滑,有约束时一个样,没约束了又一个样。这虽然能占到一时的小便宜,然而从长远看来,这种没原则、不守“道”的行为,是不能使一个人在世界上有远大前途的。只有像郑板桥笔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松那样,做一个真正高尚的自己,才能在狭窄的世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并闯出广阔的天地来。

上了年纪的人大都记得“虎标万金油”。这种薄铁盒包装的带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曾经行销整个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区,它的市场相当于全球人数的一半以上。抗战期间,它是全中国未沦陷的大后方最吃香的普通药品,它也正是已故华侨胡文虎继承父业后奠定华侨超级富豪基业的第一大成就,胡文虎曾因此获得了“万金油大王”的美称并饮誉世界。

胡文虎祖籍福建永安县,1882年出生于缅甸仰光。他的父亲胡子钦,精通“岐黄之术”。1860年左右从故乡万里迢迢来到仰光创业,开设了“永安堂”药行,主要经营药材业务。

1908年胡子钦逝世,没过多久,胡文虎将店里所有的现款全部兑成港币,带到香港。此消息一经传出,许多胡子钦先生生前的亲朋好友议论纷纷,认为胡文虎在父亲死后,无人管束,携款到香港花天酒地去了。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当时20多岁的胡文虎去香港恰恰是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父亲在仰光开的药材店,几乎所有的药材均由香港进货,然后再从仰光汇钱付款,胡文虎想到以前同父亲做生意的香港老板,必然对自己的还账信用有所怀疑,因此他专程到香港替父亲偿还全部欠款。

胡文虎的这一举动,首先使从前向他父亲出售药材的老板喜出望外,继而深感钦佩,对胡文虎另眼相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永安堂的信誉。胡文虎此行来香港,不仅未付款就带着大批药材回仰光,而且从此以后,凡永安堂开来货单,香港所有的药材行无不尽快如约交货发运。

胡文虎创业伊始就把信誉作为本钱放在首位,继承父志,坚守做人做事原则底线,显示了他的雄韬大略。无疑树立了信誉也就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有了稳定的货源和优惠的交易条件,也就能使胡文虎集中精力开发万金油等拳头产品,并把他的事业扩展到东南亚及整个中国。

虽然,胡文虎完全可以在父亲死后,自己继承遗产,安稳舒服地生活,而不去管什么债务。然而他却专程赴香港还债,不但其志可嘉,其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行为更是令人钦佩。以他这种矢志不渝的做人做事态度,成就一番事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所以,做人一定要矢志不渝,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旦确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就应该坚持走下去,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如果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坚持到底,那么最后必定会一事无成。

周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而与中原相隔一座须弥山的西域各邦却在兴林国的领导下,一片生机勃勃。

当时兴林国的国王名叫婆迦,年号妙庄,皇后名叫宝德,两人非常贤明。他们只有两个女儿,却没有儿子,眼看妙庄王已年近六旬,找不到继承人,心中非常忧闷。一天晚上,宝德王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轮旭日掉到自己怀里。自此之后,王后便有了身孕。怀孕期间,王后只要一吃荤腥就会呕吐,哪怕平日自己喜欢吃的荤菜也不能沾一点。

妙庄王十八年,宝德王后诞下一名小公主,取名妙善。妙善公主自出生便吃素,从来不进荤腥。而且她非常聪明,国王和王后都很宠爱她。六岁的时候,宝德王后去世了,妙善非常难过,心想:“母后生育、抚养自己,受尽千般苦楚,自己还来不及报答就去世了,这深重的罪孽恐怕只有潜心修佛才能赎干净。”于是从此以后,妙善公主便开始修行,希望将来能救治世间一切的苦难。

妙善公主16岁的时候,她的修为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妙善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她自己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于是妙庄王便提出给妙善公主选驸马。谁知道妙善公主坚决不从,一心想要出家修行,立志终身不嫁。妙庄王非常生气,下令将妙善公主赶到御花园做杂役,每天浇花除草,擦桌子扫地。妙善公主二话不说,当天就搬进去了,陪她一起的还有她的保姆。两人在御花园中从早到晚干活,公主毕竟从小娇生惯养,不几天就累得腰酸背疼,但是她从来不喊苦。

过了一段时间,妙庄王过生日,妙善公主前去为父王祝寿。妙庄王问她可曾回心转意,可是妙善仍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愿出嫁,情愿出家。妙庄王气得七窍生烟,又把她赶到厨房去干粗活。每天要把17个石缸的水挑满,劈两担柴火,一日三餐也都要她做,并且每天都派一个叫永莲的宫女前去监督。妙善仍是毫无怨言,认认真真干好每件事。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要一边编草鞋,一边念诵佛经,直到夜深才在草堆上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又起来干活。这样日复一日劳作,整整干了一年,妙善向佛之心不但没有丝毫动摇,道行反而加深了。

妙庄王没办法,又去把她两个姐姐叫回来,让她们帮忙劝一下她们的妹妹。可是两个姐姐看得出妙善心志已决,反而劝她们的父王,顺从妹妹的心愿,让她出家修行。妙庄王长叹道:“孤王本来是想让她受点苦,放弃出家修行的打算,招一个驸马共享荣华富贵,谁知她意志如此坚定。也罢!就让她出家修行吧!”说完又忍不住老泪纵横。

第二天,妙庄王下令把城外耶摩山下的金光明寺修葺一新。9月19日,妙善公主辞别父王和姐姐,带着保姆和永莲正式剃度出家,成为一名佛门弟子。

中国有一句古话:“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妙善公主修道之心如此坚决,哪怕吃尽苦头依然不改初衷。而对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妙庄王来说,心意已决的妙善让他作为国王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最终妙庄王为她的精神所打动,同意让她出家修行,妙善凭着对修道的执着,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0ogXNoMlqjVvZ89ANJF2UP1FmeXT7D9o4BjmGjU3rqtkdbwWO7FxUPDVtyK9V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