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多的人开始用“理财”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财富,他们明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于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去规划自己的财富,但是却始终不得要领。许多人对理财的认识存在误区和不足,最终走进了“你去理财,财也不理你”的窘境。
对于理财,人们究竟存在哪些误区?你是不是也深陷其中呢?
很多人常常将“理财”和“投资”混为一谈,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这种狭隘的理解致使他们在理财时目标不明确,甚至做出很多错误的选择。弄清理财和投资的区别非常重要,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详见表1-3。
表1-3 理财和投资的区别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理财是一个系统的规划,涉及人生的多个层面,是一种长远和全盘的财富规划。可以说,理财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而投资只是实现这种理念、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认为,理财就是打理钱财,如果没有钱,那还打理什么?他们觉得理财是给富人设计的,没钱就没有资格理财。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事实上,越是没钱越要理财。
人们都面临着购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对于资金不太富裕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尤为严峻,他们更需要对自身财产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增加资产性收入,通过理财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通常,造成一些人没钱可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收入偏低;二是过度消费。对于这些没钱可理的人来说,理财应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来看,如图1-8所示。
图1-8 理财的两个方面
理财是一种自发意识,一种行为习惯,与钱多钱少没有必然的联系。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针对不同金额的客户,在投资起点上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既有每月几百元就可以参与的基金定投,也有需上千万元才够资格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间还有五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等诸多起点不同的理财产品可供选择。
在现今互联网理财时代,还有诸如余额宝之类的“草根理财神器”,没有最低购买金额的限制,用户哪怕一两元、一两百元都能享受到理财的快乐;还有P2P网贷之类的理财,投资者即使是几十元也可以放贷。
因此,理财是每个有意愿的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它不关乎你的钱多钱少。
有些人存在一种观念:钱不是理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尤其是一些高收入人群,认为自己根本无需理财,努力挣钱才是根本。
实质上,这只是一个开源和节流的问题,而它们都涵盖于理财之中,“钱是挣出来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单纯地从节流的角度来理解理财的。但是,一个人不管多么成功,他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开源,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如何节流,并使自己的财产增值。
其实钱越多就越需要打理,只有将其进行合理的投资分配,才能使财产实现增值,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逐步升温,投资市场异常火爆,各种打着低风险、高收益旗号的新型理财产品不断涌现,令投资者眼花缭乱。面对琳琅满目的投资理财产品,很多互联网投资者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控制,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一方面,对大多数互联网投资者来说,他们缺乏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的把控不成熟,对理财品种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当某一种理财产品火热时,一些投资者很容易被放大了的收益所诱惑。因此,为了找到心理上的安慰或为了追求高收益,他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跟着大部队走就不会出错。
面对某种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他人告诉你投资收益的时候,往往会将条件说得很极端,而且都是账面余额;第二,高收益之后,往往是市场的调整期,此时入市很可能会赶上市场下行调整。
所以,进行理财首先要学会独立、自主思考,每个人的财务情况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需要设计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克服从众心理。特别是,在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产品本身,而不是去看这个产品有多少投资者,多向专业人士请教咨询,从知己、知彼两个方面做好功课,冷静判断,不被虚假的高收益信息所迷惑,避免跟风投资,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
很多人对理财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理财就是赚钱,更有甚者觉得短时间内资产翻几番,才算真正的理财。也有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高收益的产品,让自己的财富能够迅速地积累与增长,以尽快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到投资市场的未来发展状况,理财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投资者不能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此外,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理财需要对自己的资产情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的分析,并制定长期科学的理财规划和理财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达到财务自由。
股票、房产、理财通、众筹、P2P网贷……现今理财市场的投资渠道越来越丰富,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习惯于单一的投资渠道,喜欢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于一种产品。这样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没有分散风险的机制和可能,当单个市场出现较大变化时,投资者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规避风险,从而造成资金损失。
很多投资者也明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于是他们分散投资资金,但最终还是亏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篮子”的理解存在偏差。
有的投资者偏爱股市,就将自己的股票投资分散在不同的股票里,通过持有不同板块的一些个股,来分散风险。不过,他会发现,尽管每个股票表现存在差异,但在大盘走弱时,几乎每个个股都逃不出下跌的趋势。
还有的投资者拥有房产、信托、股票等多个投资渠道,看似已将风险分散了,可是一旦房产市场收紧,其投资的房产抛不掉,信托产品也延期兑付。究其原因,是其信托产品也投资于房产项目,于是受到房产政策的影响,项目最终延期回款,且收益还比预期低。
很多投资者都会遇到上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财时从多维度来考虑“篮子”。
所谓“不同的篮子”,包括个别产品品种和投资类别两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理财投资既要区分“小篮子”,又要划分“大篮子”,从多维度来选择投资渠道,这样才能避免系统性风险,避免投资集体“亮红灯”的情况。对于“大篮子”和“小篮子”的具体理解如图1-9所示。
图1-9 “大篮子”和“小篮子”的具体内涵
在个人理财时,除了要注意多维度组合投资,其资产配置比例的设定也颇有学问。你应该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风险偏好、专业侧重、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理财目标等来进行规划,切勿勉强。
我们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将资产进行科学的比例配置,进行多渠道的投资。因为理财工具多元化能够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发生“一损俱损”的情况。但是,这并不是说理财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
在理财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理财工具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合理使用,正确挑选,科学组合。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择理财工具不仅要关注它的短期收益,更应该注重其长期收益。有的人贪图短期收益,于是不断更换理财工具,进行频繁的操作,这样做不仅会增加投资风险,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决策性失误的概率。
此外,频繁地转换理财工具还会使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增加。所谓机会成本增加,是因为你在选择一种新的理财工具的时候,必然会放弃之前理财工具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转换新的投资工具需要以放弃收益机会为代价。而转换成本增加,是指在转换理财工具的前后,必定会存在一个撤销和重新申请的时间差,而在这个时间差内理财工具是不会给我们带来收益的。
因此,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时,我们不仅要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还要合理组合,更要事先分析理财工具的成本和收益,强调长期收益,以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面对众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有些稳健谨慎型的投资者往往会陷入另一种误区当中,即无条件地相信高大上的投资理财团队。他们认为,一个网络投资平台如果拥有一个高大上的团队,那么就一定是可靠的。某些虚假网络投资平台正是抓住了投资者的这种心理,故意将自己的团队打造成高大上的类型,如列举自己的平台创始人是从国外学成归来的,理财团队成员是离职银行高管或是金融学博士,甚至编造团队成员理财业绩,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一般来说,投资团队拥有高学历或良好的投资业绩,对投资者的确是一种无形的保障,因为投资团队的学历和投资经历也是一种无形的成本。但是,我们需要认清一点:有些人是不骗小钱但不是不骗钱,骗钱现象是不容易发生而不是不会发生。
因此,不能绝对地认为高大上的团队就一定是可靠的,我们不可因为某个投资平台宣传团队高大上就放松警惕。对于一个网络投资平台,如果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其运营规范化仍不完善,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其接收的投资资金量已经超过了其背景成本,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谁都不能保证投资平台的经营者能够始终恪守经营原则。
在现今互联网投资平台层出不穷的大数据时代,很多初入投资理财市场的新人,往往会走入低息平台一定安全的误区。由于他们缺乏理财经验,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对于网络投资平台如众筹、P2P的基本运行原理还不是特别清楚,更谈不上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其平台业务的正规与否。无奈之下,他们干脆通过利率来判断一个网络投资平台的安全性。
他们认为不好的平台吸引到的投资者少,为了吸收到投资,它才会给出高利率,而好的平台因为投资的人多,必定导致其业务供不应求,因此,平台就会压低利率。所以,他们就觉得低息的网络投资平台一定是受众人追捧的,是安全的。
一般来说,热钱多了就会导致利率降低,基本利率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网络投资平台的人气旺,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这个平台的安全性。造成一个投资网站高人气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该投资平台的宣传力度强,也可能是其创立时间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但这些都不能说明该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高,因此,低息下同样隐藏着未知的风险因素。
当前很多低息的投资平台,主要是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对于很多投资新手来说,只要是收益水平比银行理财高5%~6%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很多投资平台利用投资者的这一心理,故意压低利率收益,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宣传吸引新的投资者。所以,投资者从低息平台所获得的那部分收益,不一定是平台安全的原因,而是投资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