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 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本章首先追述汉语中“面子”概念的缘起,发现汉语中“面”的出现和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后来逐渐衍生出“面子”一词,而“脸”的起源晚于“面子”。西方的面子及面子交往概念缘起于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1955,1967)的研究。接着,我们分别从西方人眼中的面子和中国人眼中的面子视角对“面子”概念的研究进行详细论述。西方人眼中的面子集中表现为自我形象的呈现,而中国人眼中的面子概念却极为复杂,不同视角下的研究对面子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由于面子概念的表征主要由“面子”和“脸”两个次范畴概念体现,因此,汉语中一般意义的面子概念始终难以形成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同时,我们对面子交往研究作了评介。Goffman的“防御—保护”面子交往观可以说是后期不同面子交往观研究的基础,其中众所周知的经典模式当属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目的—手段”面子交往观。继这两个较为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式之后,相继出现了不同的解释模式,如Scollon &Scollon(1995,2001)的“参与—独立”面子交往观、Ting-Toomey & Kurogi(1998)的“协商运作”面子交往观,以及Leech(2014)的“缓和—增强”面子交往观。这些面子交往观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然而就其本质来说,仍同属礼貌原则的体系框架。汉语中面子与礼貌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内对面子交往的研究寥寥无几,尚未形成能够被广泛接受且适用于阐述汉语言文化语境的面子交往观。在综述面子概念和面子交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章通过对交际互动与面子、身份特征与面子、特定文化与面子,以及言语行为的不礼貌与面子等热点领域的介绍对面子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展望。

最后,本章指出了经典礼貌—面子理论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关于特定文化下面子研究的不足,进而阐述了从特定文化视角探究汉语文化面子特性的必要性。 ALrM1PXAuJNA7CVSCpIToejk/3OF8yc8OZJtAo/UQT0uabUWHr2oVNPePQH312o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