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以“强化创新意识、训练创造能力、植入创业基因”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依托机械、计算机、信息、电子、材料、化工、设计等学科基础,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找准定位,重新整合资源要素的生态位,加强对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和特色资源的加工,着力培育依托专业基础创新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学校深度融合地方产业经济,多维协同政府、产业、粤港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创新创业空间,着力于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育创新、导师结构创新、平台协同创新、资金扶持创新,构建新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搭建多层互融的课程链条,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引导的融合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托传统模式,大多分为理论教育、创新实践、创业实践三大模块,但各大模块衔接不紧,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各种课程资源生态位出现完全分离现象;依托专业知识的创新教育环节薄弱,创新创业课程零散甚至缺乏,课外创新实践训练环节没有深入结合课内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教育、实践训练未能很好地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融。教育内容过于陈旧,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和学术前沿的要求差距仍然较大,导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理论资源被“侵占”,不符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对课程培育体系构建提出的新要求。舍弃专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舍本逐末。紧紧围绕专业课程教育,开拓专业创新思维,是当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培育科技型创新创业的基础。结合专业教育,设置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通过链接将这三大模块有机融合,形成课程体系,一方面能有效解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不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创新与创业衔接的有效手段。

学校坚持实施课程资源分离策略,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及不同阶段的特色化、个性化需求,重置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生态位,构建了“专业创新课程—公共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创新创业课程”链条,有效避免课程教育资源的高度重叠,同时实现不同资源的有效补充。其中,专业创新课程即依据学科特点设置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课程,以启发专业创新思维为主,力争形成专业知识创新基础。比如,设置“专业创新导论”“专业创新思维”等课程,将创新思维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公共创新创业课程一方面依托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开发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创造能力为主;另一方面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群体开设创新创业班,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开设理论课与成体系讲座为主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时所必需的业务能力为主。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以创新训练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协同平台研究项目为基础,实行校内创新实践导师、平台工程师、企业导师等多导师指导,开展实践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上,学校实施了校企联合班、创新班、创业班等多种模式。比如学校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创办的“粤港机器人学院”,采取了依托机械、自动化、电子为基础的专业基础教育,制订多套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面向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赞誉。

(二)搭建多级递进的平台链条,促进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聚合

平台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根据地,是培育创新创业的摇篮。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构建不同层次的平台,营造不同主题的氛围,授予不同层次的教育,是创新创业多元化的需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开展创新创造活动,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时,必须有相应的场所和设备,这是培育创新创业的最基本硬件需求。高校具有丰富的课堂资源,然而在面临时代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培育科技型创新创业时,明显出现包括物理空间、设施设备等资源上的缺乏和活动形式上的“不吻合”。特别是当创新创业开展与产业前沿、市场前沿、科技前沿结合紧密的创新实践时,高校实践平台严重落后已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中的短板,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根据创新创业项目不同孵化阶段的时间错位,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资源的时间错位分离策略,构建“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粤港澳台孵化平台”逐级孵化平台链条,在不同孵化阶段提供差异化的梯度结构资源。在学院层面,设置创新创业工作室、教师科研实验室和大师工作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进入开放实验室开展创新兴趣实践,也可进入其指导老师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在学校层面,搭建创新创业空间和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设置“互联网”工作室、机器人工作室、无人机工作室、高性能导航芯片工作室等,遴选出的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可进入各工作室使用相关设备开展创新实践。学校还引入政府、产业、金融、社会各界培训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承办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升创新项目质量,以促使创新项目成熟后推送到协同创新平台孵化。在孵化平台方面,学校整合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简称“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作为孵化平台,为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提供场地、风投资金以及“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基金池+推广平台+服务团队”等各项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团队将创新创业项目推向市场。目前,学校已有80%以上的学生通过各类平台参加创新实践。在学校层面搭建的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上,已入驻创新项目近100个、在孵创业团队100多个、已注册公司几十家。公司一旦能抵御市场竞争,就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三)搭建多元互促的导师链条,促进课堂教育与产业思维启蒙的配合

高端师资队伍是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没有高端人才的引导,创新创业就无法向上开拓国际视野,向下掌握市场需求,向外了解产业规律,向内提升科技水平。当前创新创业导师若还是从高校直接走向高校,产业思维、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等视野和教育技能必然存在局限性。高校应开放协同,与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等深入融合,引进或柔性引进各界导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对于创新创业的不同阶段,配备不同类型的导师予以指导,从课程、实践到创业等各阶段,辅以专业的导师辅导,促使创新创业顺利走完创意、创新到创业全过程。

学校根据生态位扩充理论,通过强化校内现有师资的利用与培育,挖掘校外优势特色师资以适应实践教育发展的需求,挖掘教育师资生态位的潜力,从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生存空间,提升教育师资的服务效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优秀师资、校外资深创业指导专家学者、协同创新平台专家、粤港产业界精英、香港高校师资、成功创业校友等资源,构建了“校内教师—产业讲师—培训导师”链条。其中校内教师教导理论知识,指导技术创新、实践竞赛;产业导师注重指导创新实践,侧重产品开发;市场导师培训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等内容,扶持创业实践等。目前,学校各类导师人数达到几百人,包括芬兰设计师协会主席、美国著名芯片公司首席设计师、粤港澳公司企业高层领导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国家IC基地等协同创新平台的高学历工程师。比如,创新创业学院引进美国硅谷著名手机公司低功耗芯片主创设计师,其立足高端芯片领域培养学生的产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培育的学生团队开发出兼具创新度和市场潜能的作品,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该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对我国导航芯片市场的控制,对提升该领域的研发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学生团队通过学校市场导师的培训和指导,获得与广州交通信息行业骨干企业的合作机会,顺利注册了公司。

(四)搭建多阶协同的实践链条,促进创新实践与创业实践的契合

创新实践推动创业实践,创业实践以创新实践为基础,这是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要着重探索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有机融合。高校应以专业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通过提供创新创业空间和设施设备,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将知识创新转化为技术创新,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进而通过培训、竞赛催熟项目,最后将创业项目输送到孵化器孵化转化,完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实践育“客”全过程。而在创新创业实践上,高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专业理论课堂授课上做“减法”,在基于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实践上做“加法”,全力支持学生开展基于专业创新的创新创业活动,尤其要考虑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应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路径呈现多元化,采取种类错位的实践路径资源生态位,以不同的实践要素汇聚资源,实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部稳定有序的能量流动,从而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良性成长。学校依托多级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兴趣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创业实践与孵化”链条。依托学院教师科研实验室、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以及粤港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的基于企业实际需求的研究项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依托实验室和创新创业空间,将训练项目提升为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学校组织优秀学生项目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两岸四地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国家省部级竞赛竞技活动,以及参加“创新实践挑战营”“科技创新实训营”等实习实训活动,打磨及催熟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于在竞赛和实践中产生的优秀项目,通过组织成果展、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等方式,助其成功融资并落地到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孵化。学生兴趣项目来源于企业或协同平台科研院所,项目孵化后服务于企业,学生创新项目新、创业成功率高。

在创新实践的保障激励方面,学校通过制定《创新创业保障与激励办法》和《创新创业学分互换及认定办法》,搭建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创业竞赛的实践保障和激励体系。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按照程序在获得学校或学院专家委员会答辩认可后,可申请课程免修,甚至直接折换为学分,这极大地鼓励了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融合。

(五)搭建多方互补的资金链条,强化面上覆盖和全过程扶持的结合

对创新创业的培育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对于创业而言,成功者凤毛麟角,而对大学生科技型创新创业的培育难度更大,在兴趣项目培养、创新竞赛资助、创新成果培育、创业天使扶持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比如,对于建设的创新创业空间和购置的设施设备,高校均无偿提供给学生创新创业使用,这与社会机构创建的以盈利为目的创新创业空间相比,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高校虽然承担着培育创新创业主力军的重任,对创新创业资源的投入却是捉襟见肘。高校需把握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协同全社会资源,共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

根据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立体化和动态平衡的,只以高校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内动力的强劲,或者只以社会和政策支持的外动力的迅猛,都无法单方面促使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和谐稳定,一定要内外系统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产生协同驱动的原动力。例如,系统内动力促进创业者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充实,而系统外动力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经济支持环境,给予所有的创新创业者机会试探、失败、等待。同时,注重为创业失败者创建支持和援助平台,打造集物流、金融、商务、信息服务及法制环境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协同产业链。应让年轻学子在校内受到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环境实现平稳过渡和无缝接轨。因此,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完善的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从政府、产业界、校友、金融界等多方募集筹措,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专项基金—前孵化基金—天使基金及风投基金”链条。目前,学校建立和募集的创新创业培育基金有:大学生(创新)项目资金和创新创业竞赛资金1000万元/年,支持学生创业天使基金500万元,协同创新平台扶持资金1500万元,政府、企业、校友募集扶持创新创业资金2000万元,另有包括粤港在内的社会风险投资资金1亿元。在创新创业资助上,学校既强调从面上覆盖大批量学子,从实践、专利、论文等方面资助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启蒙、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又注重对有前景的重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培育和资助,针对重点时段和关键节点予以扶持。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地燃起星星之火,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牵引下,必将形成燎原之势。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将在实践中逐步呈现出来,接下来要在实践中努力形成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探索学科专业和创新创业导向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结构改革,让专业教育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二是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法,推动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构建以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学生评价体系;三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强化创新创业导师的能力建设,探索“可进可出”等开放性、多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四是探索弹性学制的有效操作方法,为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人生理想提供有效制度保障等。 qRuPuSvn8HY8YG4nK9ZbXkElWoSNOe4jb8Ao8fydxSsh3RDUcTHZKaBYJKxZx0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