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课堂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第一、第二课堂相融合

自国家作出协同创新重大部署以来,教育部提出了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协同创新力度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要顺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协同,增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应然诉求。 基于此,通过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等一系列实施过程、平台培育及评价考核方法在内的新型教育模式构建,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和人才塑造培养的战略选择。

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需要不断地融合与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纳入整个大学的教育体系之中。应将知识填充型大学教育模式,改革为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创业实践并重的“专业就业+知识创业”导向型教育模式。 明确教学载体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和人文素质养成服务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作为保障,也需要创业实践活动的良好实施作为配合。 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可探索出一套涵盖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注重实践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模式,运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 造就大批具备创新精神理念和创业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进而产生一批学生创业实体企业,并能够反哺和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协同第一、第二课堂,构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以“创新性思维与方法”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引导类课程、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为代表的模块嵌入类课程、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类课程,即所谓的显性课程;并在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模块中构建隐性课程,着重从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用(见表2-1)。

表2-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 创新创业教育显性课程体系

显性课程教学体系指的是第一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授课教学活动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的课程内容,如表2-2至表2-4所示:

表2-2 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类课程

表2-3 创新创业教育嵌入类课程

表2-4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类课程

一是通识课程体系。这就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应以契合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和品质塑造为目标,在教学中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创业品质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便于促进其创业基本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这主要包括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建设。这样既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又为学校提供了坚实的人文支撑。

二是创新创业知识课程体系。应和专家团队强强联手,让具体的案例重演进课堂,注重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及原理的讲解,将案例和经营计划作为教学新的中心,将创业的角度整体化,以此来替换以往的分散式教学。

三是将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全面融合。对涉及各门学科的教师进行思维领域的全面革新,把学科知识和创业知识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作出良性的改变。

2. 创新创业教育隐性课程体系

第二课堂即隐性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相对的范畴。和第一课堂相对应,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非依据教材进行的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活动,都可以归纳进隐性课程教学范畴中来。 一般包括社会调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技活动、校企合作、竞赛、辩论等。

在国外的高校隐性课程创新研究中,实践教育是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理念存在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与其“理工与人文相通,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隐性课程框架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追求成功的意志,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养成对问题主动独立思考的质疑态度和精神,使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当前我国高校隐性课程设置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全方位、高品位、立体化的精神文化和内涵来激励学生,陶冶其生活情操,锻炼其综合能力,完善其个人品格,使其富有精神和灵魂的双重力量,达到自我完善的终极目的。

(二)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学分实施体系

创新学分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教学计划要求以外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并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

创新学分的取得主要包括以下途径:

一是学科竞赛、专利发明与学术论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获奖可获得创新学分,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创青春”创业竞赛、“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学生根据参加专业竞赛获奖层次和等级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专利发明与学术论文主要包括国家认可的专利发明、在国家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

二是科研实践训练。学生自主完成科研项目或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经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可获得创新学分。科研实践训练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订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

三是行业证书。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行业技能证书或培训证书可获得创新学分,认定行业证书创新学分的主要依据是培训计划、课程学时及发证机构。

四是课外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在教学计划外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校内学术报告会等。其中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受到国家、省、市奖励,或完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学习体会报告,并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认可。

五是其他创造性成果。经审核评定后,同样可以酌情给予创新学分。

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学分实施体系,目的在于把外部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把个别(部分)学生行为转变为全体学生行为;把创新学分从弹性指标上升到硬性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整体计划,同时合理调整教学时数和学分分配;由继承型创新学分向发展型创新学分转变,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挑战权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开拓精神;由自发粗放管理模式转变为科学规范管理模式,各院系在遵循学校创新学分的指导性文件基础上,依据自身专业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

(三)加强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

加强创新创业培训,需要寻找一种简洁内隐的方式来呈现期待的课堂效果,培育和孕育“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敢于争先”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可以通过广泛邀请创业成功的人士甚至大学生分享他们成功创业的经历;向广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凝聚创业共识,举办形式多样的论坛和讲座;开通大学生创业专题网站,旨在加强创业教育第一课堂与其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感性认识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总量增加迅猛,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很难掌握所有的知识。应正确地辨析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基础,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综合能力强弱才是关键,关系到知识能否有效地内化为素质。

学生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寻求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联系,并灵活地提炼和有效地系统化,形成整体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求新求变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如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抽象思维等。只有在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交叉点上发生联系,从而促进思维的迸发和创意的衍生。

(四)加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平台培育

创新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的实践生活经验,各种实践生活经验也是创新活动最好的材料。当前大学生普遍偏重于课堂听课,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导致动手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许多学生轻能力重学术、轻实践重书本的思想,都导致了其实践创新能力不强。

高校应当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目标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明确纳入学校的规划和政策之中,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系统,贯穿实践教学的始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有益的体制支持环境。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保障,可为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要注重顶层设计,搭建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平台,设立竞赛管理机构,注重对竞赛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首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战略规划之中。其次,制定相应明晰的奖励制度。再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台适合整个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最后,不断拓展渠道,以求广泛获得更多相关教育基金的扶持。

推广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弹性学习学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强化其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允许休学、转学、停学或提前毕业;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让不能在学制内完成满学分学习的学生推迟毕业。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创业提供条件,实现工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建立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器(实验室)和创业示范基地。提供基金和搭建各种资源平台主要由学校负责;而主要的管理和使用则由创新创业项目小组自行决定,选择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负责人,并配备资深教师负责指导,让学生亲身全程参与创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集思广益、探讨辨析,最终合理解决问题,以培育科研探索精神,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建立帮扶机制,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金运作模式,把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行动落到实处,进行多学科课题研究,提供从申报到展示的一条龙式指导,加强创新基地以及团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该来源多样:一是学生自行深入市场调研后提出立项,并经创新创业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审核项目。 二是由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提出项目建议或规定任务,由学生来操作演练。三是引进合作企业,实现产学研联合,并由此下达实际项目和配套经费等。

创新创业教育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形成长效激励保障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管理文件和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激励机制要覆盖各个层面,针对不同对象,除了表彰以外,还要分别给予创新学分、鼓励继续深造、认可工作量,以及给予经费支持等,还应该在学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模范作用。

(五)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是课程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价与选拔,只有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教学评价才会积极发挥指挥棒作用。要改变以闭卷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把“学习、考试”模式转换为“学习、思考、研究、创新”的全新思路。应建立健全复核评价机制,以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创新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应以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为基础,丰富评价内容,注重机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取提交企业调查报告、撰写创业计划书等切合实际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内容,并采取联合考评机制,组建包括学生小组、指导教师、教学专家团队等在内的360°联合考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全面立体的评价和指导,注重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有效结合,以期达到综合评价的效果

对于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同时,采取跟踪调研和服务的方式,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运作成效,从而及时调整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改进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广播、校报、展板等宣传工具优势,广泛宣传优秀校友的创业经验,激励在校大学生自觉向校友学习,不断累积经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规模优势。

应不断完善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使科研工作者、专业教师、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校友和业界加强深度交流,使技术与企业、产品与市场紧密而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形成有机整体,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特色鲜明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让身临其中的学生经常性地迸发创新创业激情,不断孕育出创新创业成果,从而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协同体系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能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普遍得以提升,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 4FP5719ivUoCJfWhALGnxevZSzZ+hUuw9PnJ7pyqO9zYb8y783P2G/QTtN9eW6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