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也特别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时指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创新创业人才。正如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承担了全国85%以上在校本科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因此,地方高校如何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市场导向的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切入口。 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扩招,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专业规模庞大,一个专业一般只有一套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不强。二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组织形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以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主,不区分学生兴趣、能力、基础的同质化教育问题严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三是创新创业实践资源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四是教师数量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且大部分教师一毕业就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缺乏产业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指导与产业发展的贴近性不强。五是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大多数只集中在对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上,无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并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
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以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实施载体,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该计划不仅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更为新时期地方高校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指明了新方向:一是集聚协同创新资源,包括引进高层次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实践资源等,最终服务于人才培养;二是提升学科科研实力,特别围绕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的服务能力,强化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与市场的结合;三是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协同育人,把科研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基于协同育人的地方高校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且随着产业的不断深化,对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多年来我国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一直秉承有计划地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我国学科分类中有一级学科110个、二级学科411个。 根据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我国高校专业最多达到1167个。 这种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格式化”的弊端逐步凸显。但目前各高校对于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乏有效的措施,多样性人才培养的路径更不清晰。因此,调整教育理念,探索多样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 树立“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探索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同一个专业只实行一套人才培养方案。然而由于扩招等原因,有些专业人数往往多达八九百,但培养的教材一样、教学方式单一,创新实践形式也差异不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塑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广东工业大学正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多样性需求,秉承“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多样性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按“重基础、强能力、多样性、个性化”的专业改革思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培养类型上,把学生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四种类型进行培养;在实施途径上,开创了创新实验班、校企联合班、创新创业实践班、实践能力提高班、多专业整合班等多种形式。学生动态调整适合自己的培养类型和实现途径,针对同一专业学生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将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实现途径组合成班组织教学,形成了一套实现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用人需求“双向柔性对接”的多样性人才培养体系。
2.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多类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而由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实践资源不丰富,目前高校教学组织形式较为死板。一些高校目前的本科教学活动仍是以四年的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而专业实践也是统一到某个实践点“走马观花”,实践内容陈旧,实践形式单一,学生几乎处于“放羊”状态。各高校虽已采取各项举措,但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为此,广东工业大学进行了深入改革,将创新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比如,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2+2”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2年在协同创新平台学习与实践;依托校企联合培养开展“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及进行专业基础实习,1年在企业开展科研实践及毕业设计。此外,还开展“3.5+0.5”、大师工作室、校企班等多种模式。根据每种模式所集聚教育资源的不同,学校采取一个专业多套培养计划、多个专业组合成班且并行实施多套培养方案等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如“2+2”模式的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班,学生来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与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气信息类的相近专业,按照专业的相融性制订了“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培养方案,并辅以专业方向适应个性培养;而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协同育人平台上实施的“3+1”模式校企联合班,学生来自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跨度较大的不同门类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6套培养计划并行实施。
(二)创新协同育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的最终体现,仅靠高校内部的资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产业思维的教育理念、产业实践的教育平台、创新创业的产业导师等,都是当前高校内部缺乏的资源。然而,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却能为突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瓶颈提供新办法。第一,通过整合协同创新平台上企业的科研项目或科技难题,将实践课堂延伸到企业,让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开展研究,可以解决人才培养产业思维不足、实践内容陈旧等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第二,通过集聚产业界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地方规模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成政府与高校共同投入,共建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及创客空间,可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数量不足、实践经费缺乏等问题。 第三,通过聘请平台高学历工程师为兼职老师,联合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可以解决实践教师不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意识与精神不强的问题。广东工业大学自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起,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试点到成建制逐步把学生派遣到协同创新平台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1.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实践教育协同育人途径
教育资源中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是创新实践平台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育既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手段,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育,要坚持从社会、自然和工程实际中提炼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 比如英国经典的“三明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就是“学校学习—企业实践—学校学习”的“理论—实践—理论”模式。 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多渠道集聚优质创新实践资源,并突出其育人功能,打造社会、产业界、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载体,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协同育人,一方面,能协同社会资源有效破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在借助社会创新资源育人过程中,能让学生与市场双向了解,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就业离职率高等难题。
广东工业大学紧密结合各地市经济发展及产业规划调整,与多地政府多模式共建地方产业急需的协同创新平台,进而打造成协同育人平台。如从2011年起,广东工业大学分别与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及产业界合作共建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仅上述三大平台的注册资金就超过3.5亿元,每个平台都吸引了相关产业界众多先进的研发机构入驻。平台的建设,突出育人功能,按照“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规划与建设。比如在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整个建设过程中,广东工业大学始终注重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融为一体。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引进了包括诺基亚原首席设计师汉诺教授等一批国际知名设计大师团队加盟,成立了大师工作室,3年来吸引了1000余名学生加入设计团队,服务了近500家企业,学生们也因此获得了包括德国红点、IF设计奖在内的多项高水平专业竞赛奖,并促成了一批学生在平台服务的企业就业。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孵化三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传授是基础,创新实践训练是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应用,创业孵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成果。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课程体系过于零散、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不多、学生创业热情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理论知识传授无法为创新实践训练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却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不足,未能在师资、课程、实践、资金、平台等方面与第一课堂有效协同,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是普遍的问题。
广东工业大学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打破学校和企业、科研和市场、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壁垒,积极开展与香港高校的合作,推进与区域政府、风投基金、行业协会合作共建的模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在课程方面,形成了“通识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创业实践课程”链条;在实践方面,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及其他学科竞赛—创业实践与孵化”链条;在平台方面,形成了“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学校层面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粤港澳台创客中心(依托协同创新平台)”链条;在师资方面,形成了“校内理论教师—产业思维讲师—粤港企业导师”链条;在资金方面,形成了“创新创业训练专项基金—前孵化基金—天使基金及风投基金”链条;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校企培养班或创新创业班—科技创新团队—创业孵化团队”链条。各链条彼此对接、相辅相成,形成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同时,学校探索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长效机制,建立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及创业竞赛的测评体系,探索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激励机制,制定激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在扎实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致力于参与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行动与课堂学习融为一体。
(三)协同育人在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反思
协同创新为高校协同各方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但由于国家实施协同创新的时间不长,协同育人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具体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协同创新平台吸纳的人数有限,与平台上的企业科研尤其是前沿科技结合还不够紧密。其次,对学生在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的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标准难以统一,质量保障是关键难题。最后,创新创业的理论、实习、实践未能完全有效协同并最终落实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上来。
基于学校协同育人的实践基础,我们认为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
1. 共同规划
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一定要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平台建设规划,依托平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应承担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平台要根据需要组织学校师生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
2. 机制创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根据协同育人的需要进行创新,要制订适合协同育人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建立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体制机制,避免在企业培养演化成为企业“打工”。
3. 对接融合
创新创业培养从课堂、实践(竞赛)到孵化创业要形成完整体系,从课程、实践、平台、教师、资金、学生队伍等方面协同谋划,整体设计。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起来,甚至把“创业前孵、园区孵化”这个第三课堂也对接融合,整体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