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

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行为与协同运作模式两者的有机融合。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协同现象存在于任何一个系统内,通过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使多种力量集聚,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 因此,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基于“协同”和“创新”的概念,“协同创新”被普遍定义为: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

(一)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

协同创新注重资源的汇集与各要素的合作,其理论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保持各维度同向。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

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同创新是由各个要素在不同层面的协调下产生的,即大量微观要素及不同中观要素(模式)协调,最终反映出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同创新由三个中观要素(模式)组成:管理协同、组织协同和人才培养协同。其中,每个中观要素(模式)又包含多个要素,这些要素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密切相关。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的内涵拓展和提升

由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其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通过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核心、任务、方式和目标的分析可见,协同创新机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大的内涵拓展和提升,对教育机制的改革、模式的转变和路径的探索发挥了有效的催化作用。

1. 环境优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其中政府力量起主导作用,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在其支配下,有机地参与教育活动。以往教育活动受相关政策限制、资源与管理缺位、实践平台单一等影响,发展阻碍较多,究其原因还是教育环境未得到提升优化。协同创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各参与要素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本源上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2. 政策支持

在教育及实践中,无论是高校对教学实践活动规定的管理办法,还是政府对高校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都是能显著影响教学成果和实践质量的政策。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能够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并强化政府及高校的服务职能,在政策干预下弱化阻碍创业行为的因素,在政策支持下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政策导向下吸引各要素积极有序地参与,是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3. 资源保障

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发展是协同创新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改变现有资源分散、要素单一发展模式的契机。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其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必须要走创新资源融合共享的道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能够助力实现校内资源高效整合,推进社会资源有机融合,搭建优质高效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4. 组织方式创新

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是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组织要求;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是协同创新体系的组织建构方式。其组织方式对于多种社会资源聚集、多个学科配合、多个单位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引领式的创新。创新组织方式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协同发展的最后一根引线。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机制分析

1. 教育模式

按协同创新理念,各创新主体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多变量的非线性耦合。因此,若要使各创新主体实现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产生“1+1>2”的效果。

(1)管理协同模式。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创新培养、创业引导、科研支持、经费支撑、实践跟踪等多个方面,其发展需要一个高效高能的管理模式。首先,应明确协同各方优势,解决资源短板;其次,学校各部门应明确岗位职责,制定服务目标,建立责任体系;再次,应制定具有一定柔度的成果转化方式及分配原则,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最后,应长远规划实践平台,配套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相适应的管理办法。

管理协同模式的下层要素包括资源协调、成果转化协调、实践平台协调等。

(2)组织协同模式。

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通常表现为由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扁平式个体网络,弊端是教育成果单向、实效反馈性差,因此需要在高层次上构建一个边界模糊化的组织模式。新模式以创新学院(系、班)为主导,以学校各部门、院系、合作企业、实践基地为创新主体,利用网络技术快速实现知识转移及实践跟进。高校内各部门通过协同创新网络进行联动服务,各院系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流,校企、科研机构、实践基地进行基于协同的知识共享、产学并行和项目合作。

组织协同模式的下层要素包括部门协调、评价协调等。

(3)人才培养协同模式。

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分阶段地按“需”施教。第一阶段应在课内外实践活动的配合下开展创新理论及创业基础类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第二阶段综合考虑学生特点及意愿,分别进行“三向培育”——商业实践方向、创业实践方向和创新实践方向,三个方向均由创业导师带领进行探索式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第三阶段则发挥创新创业竞赛的载体作用、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平台作用,开展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导的拓展学习。

人才培养协同模式的下层要素包括课程协调、实践协调、拓展协调等。

2. 教育路径

经过对协同创新教育模式的分析可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机制形成联动的过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协同、受益,产生整体的协同效应。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制度的建设和组织办法的创新,使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既有路径可循,又不会形成“路径依赖”。

(1)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教学是教育的基础,而课程体系是教学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搭建,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两部分。

(2)发挥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平台作用。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以创业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创业基地一般包含五个体系的建设: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

(3)发挥创新创业竞赛的载体作用。

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各类竞赛均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载体,此类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融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当然,由于协同创新理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教育实践中仍有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例如,如何开拓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渠道,以及如何构建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评价体系等。 TV48mrr4Fnf5bjqB+qOnLSRVWeU/GsZhMcj5W34BUgflvUZPbzZbjkJLoPR5o8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