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生与时代都不能没有文学,更不能没有文学经典。经典的魅力,一方面是思想与精神,即作用于日常心灵的人生智慧的向度;另一方面是审美,即贡献于人类艺术发展成就的向度。世界很多国家都重视阅读经典,作为有着古老文明并在今天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更是如此。

在我看来,所谓文学经典,就文本自身而言,大约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其一是包含着大量的经典性的、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即细节的典型性。这是文学经典与其他领域的经典文本完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说,没有好细节的文本,是难以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在阅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最先让我们记住并长久不忘的,常常是一些经典性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让我们总能随口道出,随时使用,而且还能够经得住反复咀嚼,令人回味无穷。经典的细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作家人生智慧和艺术智慧最集中的体现。一首诗歌中的名句,是如此;一出戏剧中的“戏眼”,也是如此;一部小说中的经典细节,更是如此。其二是文学经典文本中必须包含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即知识的丰富性。我们看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乃至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原》、《尤利西斯》、《百年孤独》等,毫无疑问都是人类各种知识,尤其是时代性和地域性知识的“百科全书”。恩格斯谈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时,就说到过,他从其作品中所学到的比一切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统计学家告诉他的全部东西都要多。其三是文学经典文本一般说来都是指向哲理性的表达,而不是具体道理的宣讲。若一个文本体现出了某种哲理,就使得它具有了多元阐释的可能,即阐释的无限性。而一个只知道讲某一个具体道理的作家,阐释的丰富性是受到限制的。是否可以这样说,蹩脚的作家一直试图讲道理,而伟大的作家讲道理只是表面的现象,最终他要表现的是某种哲理思考(或在道理中蕴含着某些超越具体道理的哲理)。换言之,“道理”是具体的,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对象而言的。而“哲理”则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一点,在中外文学史上可以说屡见不鲜。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果只认为这部小说的价值是告诉读者,拉丁美洲在近代一百年来停滞了,封闭了,从而指向的是批判拉丁美洲的孤独现实,那就是在讲一个关于拉丁美洲的道理。但若我们知道,在这个道理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哲理,即一个民族的落后与停滞,完全来自于自己内部成员观念停滞、自我封闭,那才是哲理性的思考。因为这种哲理的东西不仅仅适用于拉丁美洲,并且对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警示和借鉴作用。这才是具有世界性和普适性价值的东西。加之文学是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形象的、整体性的反映文类,因此,表现哲理性更是其优长所在。

由此可见,文学经典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巨匠们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出来的最高艺术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作家们所体验到的大量的生活经验与人生智慧。而这些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又会不断地滋养着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读者,给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养分。对此,法国批评家圣·佩甫就曾经说过,真正经典的作者丰富了人类的心灵,扩充了心灵的宝藏,令心灵更往前迈进了一步,发现了一些毋庸置疑的道德真理,或者在那似乎已经被彻底探测、了解了的人心中,再度掌握住某些永恒的热情;他的思想、观察、发现,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必然开阔、宽广、精致、通达、明断而优美;他诉诸属于全世界的个人独特风格,对所有的人类说话。那种风格不依赖新词汇而自然清爽,历久弥新,与时并进。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外国作家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文学经典作品。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智慧。汲取具有很强异质性的外国作家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智慧,会使我们中国的读者看到其他文化的风貌,拓展其视野并获得有益的营养,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外国文学经典中的人生智慧》是以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为对象写成的一本小册子。以往我国出版的同类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和阐释的书籍,很多都是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撰写的,这样的书籍力图给予读者的是专业性的学术知识。当然,这样的著作,对在校学习的学生和那些试图从专业的角度来系统地把握外国文学发展流程的人,固然是合适的,但是,对非文学专业的人,特别是普通大众,则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了。为此,笔者编写这样一本普及性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读物,力图展现一些新的视角、新的手法和新的思考。

由于这是一本普及性读物,因此,本书的编写主要遵循着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并试图体现出自己的一些特色:

第一,从知识体系向问题体系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手段的进步,教育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人们越来越感到,原有的以单纯的知识体系和自身学理系统性为追求目标的教科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学习者的需要。且不说原有的这种知识体系已略显陈旧,更重要的是它与学习者当前的兴趣和学习要求相背离。毋庸讳言,当前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面临着很多人生成长中的困惑。对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个人成长以及人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来重读文学经典,并给他们破解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文学上审美性的启迪。为此,我们在撰写这本书的方案中,梳理出了当前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面临的人生观、爱情观、英雄观、生死观、价值观乃至为人之道、做事原则、对待逆境顺境的态度等重要问题,通过对一些西方文学经典进行审美性解说,试图给予这些问题以些许的启示和初步的解答。我们正是要通过这样的问题解答,重新构筑外国文学知识形态。

第二,从注重外国文学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向注重提升学习者人文素质的向度转变。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它的创作时代的很多经验和智慧,很多大作家不仅是文学大师,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对生活有着很多独特的深刻体验和感受。因此,让读者读过原著后,除了获得审美享受外,还能够把作品中隐藏的独特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发掘出来,这对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无疑大有裨益。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很多青年读者的生活阅历比较狭窄,加之心态比较浮躁,很难思考和总结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因此,此部书稿期望在读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能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思考。国内外一些科学大师成长的经历以及我们对当代青年群体中所做的调查显示:人文素质往往是影响一个人全面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的短板。人文素质,说到底,是具备能思考和会思考的能力。因此,这部书稿就是要让读者通过对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搭建起走入会思考的台阶,使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要实现从专业性的作品结构和学术语言向老百姓喜欢的结构和语言转变。由于本书所面对的对象主要不是中文专业大学生,而是社会普通大众,因此,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力图摈弃现有教科书的那种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征等八股式的写法,不求对一部作品分析得面面俱到,只是力求将作品中涉及的某一个问题说清说透。同样,我以也力图不用专业书籍的那种学术语言,而是尽量使用普通大众能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愿讲述这些经典的文字让读者喜欢看,从而达到原著和阐释性文本的互动与互补。

设想如此,但是否能够实现写作之前的设想,尚需读者和同行专家评判。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马建通先生,一直在写作题目的确立、书稿的体例编排以及出版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我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李书春教授和他的弟子朱泓霖先生,都是国内有影响的美术家,他们为本书创作了10幅精美的插图(本书采用了5幅),使这部小书增色有加。这里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能力水平有限,加之诸种俗务缠身,书中的观点和各样的错误难免。我期待着读者、同仁诸君批评。

2016年6月30日作者写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w8hB/ICXuRfWoKhWZSe2WhR0pnnsmTcywdLlvrfySf3iHmkdoRZjeiU0j1J87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