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例

一、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分学段有序地推进。初中阶段,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有了初步的体会和了解,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容易接受较为抽象的价值概念,建立对我国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的认知。因此,“初中版”按题材划分为“咏物”“咏史”“即事”三册,旨在启发学生对不同题材中种种写作技法的认知,并积累相关的应用能力。初中版三册以锻炼学生对传统诗文的理解能力为重点,力图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

二、本册以“咏史”类诗文为主题,并依据作品主题分为“怀古篇”和“论史篇”两类。其中,“怀古篇”多为对历史兴亡、朝代更迭的咏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述和怀想。这些作品所呈现的情感或苍凉或怅惘,正体现了钱穆先生所言“对本国历史之温情和敬意”,希望读者能以这份情怀为立足点,展开对历史的品评与思考。“论史篇”收录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品鉴,对历史事件的反思。由于时代不同,立场各异,这些史论常有互相反拨之处,也能从中看出思想的不断进步。

三、怀古咏史在古代属于较为严肃的题材,相关诗文远多于词曲。本册在保证编选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各种体裁的作品。此外,历史上的咏史作品,相当一部分具有特殊的语境,或反拨前人议论,或借用前人典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文的语境,本册将一些内容和议论明显存在关联的诗文编连在一起来呈现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侧面的认知,借助扩展文字的引导,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思考。除此以外的作品,则将每篇分为诗歌、词曲、文赋三部分,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次。

四、本册诗文每篇之后设计了“注释”“赏析”“扩展”三个模块。“注释”对难懂字句进行疏解;“赏析”部分对诗词内容大意、创作背景进行介绍;“扩展”主要讲述相关史事,阐发史论大意,指出其创新之处,或引入历史上的其他观点启发学生的思考。

五、本书诗文用汉语拼音注音,拼音的标注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注音为准。在语流中发生变调的,一律标注本来的声调。每篇诗文配有专业播音员的朗诵示范音频,读者朋友扫描相应页面上的二维码即可收听。如需连续收听音频内容,可直接扫描本页下方的二维码。

怀古篇

论史篇 ov/Mqk/sAJQ56HAt4lQ6SqLQP2PIND7giVeQs+V0BkeEYxWT08YcSNL9aI9X0K/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