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16年夏季,山东大学毕业典礼在中心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全校20多个学院的院长先后致辞。在众多致辞中,引起全场行将毕业同学共鸣的一句话是:“凡我所在,即是山大。”作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代表,我的致辞被安排在最后。我说:脚踏着齐鲁大地,呼吸着仁义的空气,从儒林杏坛走出的莘莘学子们,既要有“凡我所在,即是山大”的担当,更要有“凡我所在,即是中国”的气魄。此语一出,全场一片欢呼,引发全场师生更加强烈的共鸣,这种强烈的共鸣不是因我的讲演水平高,而是“中国”二字扣动着全场青年学子的家国心弦。

“凡我所在,即是中国”。什么是中国?中国者,礼义之国也,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中断的文明。传统中国是礼义之邦,文明的象征。古人有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就是说生在中国是多么幸运的事情。礼义文明需要每一个人去体现,去传承,任何一个中国人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展示着中国人的形象,其言谈举止都体现着中国人的修养、情怀,人们会根据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来判断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此时此刻,我想起钱穆先生《国史新论》中讲到的丁龙的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设“丁龙讲座”,是为介绍、研究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思想而专设的讲座。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家住纽约的退休将军,一生独居,对所用工人,一不高兴,非骂即打,工人来一个跑一个。有一位名叫丁龙的山东人,来到将军家。这位将军照样打骂,丁龙也生气跑了。不久,将军家里发生了火灾,丁龙回来了。那位将军很诧异:“你怎么又来了?”丁龙说:“听说你的房子被火烧了,正需要人帮忙。我们中国人讲孔子忠恕之道,我想我应该来。”那位将军更惊异,说:“孔子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大圣人,你还能读中国古书,懂你们中国圣人之道?”丁龙说:“我不识字,不会读书,是我父亲讲给我听的。”那位将军就说:“那你父亲是一位学者。”丁龙说:“不是,我父亲也不识字,是我祖父讲给他听的,连我祖父也不识字,是我曾祖父讲给他听的。再上面,我也不清楚。总之我家都是不读书的,是种田的庄稼汉出身。”那位将军留下了丁龙,从此二人成了朋友。丁龙临死时交待将军:“我没有家,也没有亲戚朋友,所有你给我的钱,都在这里。现在我要死了,把这些钱送还你,本来也是你的钱。”这位将军更惊异了,想怎样的中国社会会出这样的人?于是他就把丁龙这一小笔留下的薪金,又捐上自己一大笔,一起捐给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在那里特别设立一个讲座,专门研究中国文化,这讲座就叫“丁龙讲座”。

丁龙所在,即是中国。丁龙世代务农,在他记忆里,从他到父亲、祖父、曾祖父,没有识字的,都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世代相传、辈辈恪守着孔子的教导,实践着孔子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位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位真君子,说他是贤人也完全够格。他来到美国,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他以他的修为、善良感化了那位美国将军。中华文化不仅仅在书本里,民族精神体现在每一个有良知、有教养的中国人的身上。“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民族精神,这些核心价值与民族精神正是通过千千万万个丁龙传承下去,弘扬开来。

与丁龙同时代,山东还有一位艰苦卓绝、令人敬仰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武训。武训(1836—1896年),山东冠县人。他赤贫如洗,目不识丁。在恶霸地主、讼棍李老辫家扛活三年,李老辫见他不识字,造假账说他工钱已领。工钱因不识字被这位黑心讼棍给赖掉了,武训深感穷人不识字就会受人欺负,遭人陷害,他发誓要兴义学。他以儒家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精神,靠行乞、干脏活累活、拿大顶等种种艰苦卓绝的方式,决心“修个义学为贫寒”,终于建成三处向穷人开放的义学。武训不信佛,不信道,也没有加入基督教,他所有凭借,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圣贤教诲,“人凭良心树凭根,各人只凭各人心”(武训语),武训乃孔门之圣徒。道不远人,道在哪里?就是在武训、丁龙等人身上。状元、进士、举人乃至今之学者,有知识、有文凭、有学衔,但未必知道、了道与体道。丁龙、武训等普普通通的百姓,却成了以身担道的典范。

道在哪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那里。中华文化在哪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日常生活无不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大家习焉不察罢了。如“年”这一节日,就是我们古老文化的集中展示。过年,又称过春节,它是华人世界最为普遍、最为盛大的节日,是存在已久、活在当下、延展到未来的文化传统。过年了,回家去!不管车票是多么难买,也不管路途要经过多少曲折,即使骑上摩托,哪怕是冰天雪地,也挡不住众人回家的路。年,这一文化传统,对华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回家”何尝不是华人集体无意识地对生命根源的一次回溯与呵护。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家,是我们生命诞育的摇篮,父母是我们生命的直接源头,回家过年是对生命源头的回溯,孝敬父母是对自己生命之本的呵护与滋润。树有根,水有源,人有来处,家就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我们是父母乃至祖宗生命的延续。春节前,我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家,一位七十多岁的教授向我发问:“回家过年?”我回答:“是。”这位老教授十分感叹,“父母在,有家可归。可惜,我父母都去世了,已经无家可归了”。从老教授一丝凄凉的叹息中,我们所有人都能嗅出回家的意义,孝敬父母的意义。孝,不仅仅是为了报答、感谢父母生育之恩。孝,实质是对自己来路、生命源头的呵护、滋润。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坚强,对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善事父母自然是孝,而回报乡梓,造福乡亲乡邻,济危扶困,多行善举义举,也是孝的体现。

传统过年,每家每户都有祭祀活动,祭天、祭地、祭祖宗,无处不祭,无有不祭。中国人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门有门神,灶有灶君,甚至家中的每一件器物都有神灵,都要贴上一个红纸写的“酉”字。一切都有神灵,也就是一切都有生命,都是人的生命与延续不可或缺的要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无不为祭,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在辞旧迎新、一元更新之际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对天地万物的敬重。“先祖者,类之本”,祭祖宗是对自己类存在意识的觉醒与礼敬。“天地者,生之本”,祭天地是对自己生命最终来源的礼敬。祭山川草木乃至一切物,是因为这些山川草木给予人生存与永续发展的滋养。腊月二十三日晚上辞灶,除夕一早迎灶,灶君即灶台之神,中国人认为,灶君是沟通天人的重要媒介、传话筒,要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中国人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头顶三尺有神灵”,甚至连灶台的灶君都是你的“监察官”。

贴春联是一次全民性自我教育。任何春联都是富有哲理、劝人积德向善的名言警句,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贴什么样的春联,反映了一个家庭的文化修养、价值趋向。大家在走亲串友,相互道贺新年的时候,走进一户人家首先看到的是春联,接受的是教育,走多少家就接受多少家的教育。当享受过年欢乐的时候,就是在享受“年文化”,就是生活在中华文化之中。这正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我曾说过:“儒学从来就不是少数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是人们的生活规范系统。”套用在这里,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少数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方式、成长方式,传承中华文化、践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每一份子的历史使命。如果说“为往圣继绝学”是少数知识精英的历史担当的话,那么21世纪“为往圣开新学”就是中华民族每一份子的责任。中华文化只有落实于民众的生活方式,道的传承由少数知识精英孤绝的自我担当转化为全民性参与,中华文化作为“我”的精神标识,才能熠熠生辉! RoiEHeUjT9d7y4KrFKOTCH46iF0bh9NtVlM1+9INCTbFBWFQZL0g94JGeFwkKI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