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活法 1

凡队长,三队以至五队皆可。一队二伍,五人为伍也。一队十二人,即十人为什也。每一旗下,三队、五队皆可,五十为队也 2 。一哨官下,三旗以至五旗皆可,百人为哨也。一把总下,三哨以至五哨皆可,五百人为司也。一把总下,三司以至五司皆可,三千为营也 3 。三千一营,以至四千、五千皆可为一营。三营、五营皆可为一师。即什保师旅 4 ,井田、内政之遗也 5 ,不必拘定数目,五人而后谓之伍,他皆效此。但顺人土之利,相时措之宜,因兵食之额,要之不出乎用法而不泥于法是已。

【注释】

1 明活法:阐明灵活运用军队组织编制的方法。

2 “每一旗下”三句:按,明代以前军队编制一般五十人为一队,如《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一》均称春秋时司马穰苴已立“五人为伍,十伍为队”之制。后世多因之,《通典》卷一百四十九《兵二》引已佚的《卫公李靖兵法》云“诸教战阵,每五十人为队”,可见唐时亦如此编制。而戚继光军队的编制则稍有不同,但其每一旗下编三队到五队,共五十人左右,大体上也符合“五十为队”的编制方式。

3 “一把总下”三句:按,把总为司(或总)的长官,司以下为哨,上文已说“一把总下,三哨以至五哨皆可,五百人为司也”,故此处“把总”疑误,当为撰写或刊刻时疏忽不慎所致。

4 什保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通常五人为伍或保,十人为什,称什伍或什保,此为基层建制;五百人为旅,二千五百人为师,此为高层建制。

5 井田:相传春秋以前的一种土地制度和兵役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中央一区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家。每家出一人服兵役,五人编为一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内政:即“作内政而寄军令”,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实行的一种将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的制度。其做法是五家为一轨,每家抽一人为兵,则五人编为一伍;十轨为一里,则五十人编为一小戎;四里为一连,则二百人编为一卒;十连为一乡,则二千人编为一旅;五乡一师(帅),则万人立为一军。

【译文】

凡是长官为队长这一级,编三个队到五个队都可以。一般一个队编两个伍,五人为一伍。我编一队十二个人,就是十人编作什的一般做法。每一个旗下面,编三个队、五个队都行,五十人左右成一队。一个哨官下面,编三个旗到五个旗都行,一百人左右成一哨。一个把总下面,编三个哨到五个哨都行,五百人左右成一司。一个把总下面,编三个司到五个司都行,三千人左右成一营。三千人一营,到四千、五千人都可以编为一营。三个营、五个营都可以成为一师。这就是古时什保师旅的编制方法,属于井田、内政制度的残留,采用这种制度和方法不一定非要拘泥固定部队编制的具体数字,五人以上就可以称为伍,其他编制单位都仿照这么做。只顺应人情风土便利,观察时机和举措是否适宜,根据士兵粮饷所规定的数量而灵活决定,总之不外乎借鉴运用过去的成规但又不拘泥于成规这样而已。

自此为始,凡行动立止,俱照鸳鸯队次序 1 ,恁是如何 2 ,不许时刻纵横错乱,久则自熟,且于虚冒不复能容矣。内惟十二名一队,仍分左右伍,不可易之法。何也?此中行军法为便,老于兵中者方得此彀,今难详说。

【注释】

1 鸳鸯队:即鸳鸯阵,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立的一种阵法。以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一队连同队长在内共十二人,作战时火兵不参加,队长居于最前,其余十人分为左右对称的两行,故得名“鸳鸯阵”。队长之后为两个盾牌手,其次是两个狼筅手,其次是四个长枪手,再其次是两个镋钯手。各种武器相互配合,长短兼具,攻防兼备,在实战中对付倭寇非常有效。参看本书卷七《营阵篇·鸳鸯阵解》。

2 恁(rèn):任凭。

【译文】

从这个时候开始,凡是行走活动、站立停止,都要按照鸳鸯阵的次序,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许有一时一刻交错杂乱,时间久了自然就熟练,而且那些假冒士兵也不能再待下去了。其中唯有十二名士兵编为一队,仍旧分成左右两伍,是不能改变的规定。为什么呢?这当中原因是便于施行军队的各项作战法规,长期在军队中的人才能获知这一诀窍,现在难以详细述说。 lg2AmlvPrkMIfYgLVpE8WGp+HgBFCQQccGhNUFnPQ1hwd4iX7aOFcJ0zPgiKg6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