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阅读一 文明的曙光

人类祖先经历了漫长的由猿到人的进化,逐渐实现了由渔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由迁徙到定居的过渡。由于河流能够提供适宜农业生产的肥沃土壤和灌溉等便利,早期人类文明主要出现在大河流域。亚非大陆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和恒河,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最初的文明曙光,揭开了人类漫长历史进程的序幕。

人类的起源

人类从何而来?“神创论”是19世纪前的主流观点,如基督徒,笃信“上帝造人”说。

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他的“从猿到人”理论曾被视为无稽之谈,甚至被有神论者视为对人类的侮辱。然而,随着考古学界不断发现古人类遗骸,进化论的证据不断出现,接受这一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从猿猴到人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漫长而悲壮的演化过程中,诸多人类物种相继灭绝,而现代人类则是其中的幸存者。

说到人类进化,不能不说到古猿类。约2000万至800万年前,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古猿,他们已有与现代人类的相似之处,而现代人与现代类人猿极可能是某种古猿不同的进化分支。

约400万至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登上历史舞台,这一物种是从猿过渡到人的重要标志,其中的一支已为人类直系祖先。他们已能直立行走,平均脑容量高达500毫升,可能已具备语言能力。

约300万至200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猿人的初期阶段。迄今所知的最早猿人是在非洲发现的“能人”,其平均脑容量已达680—800毫升,并能用砾石打制工具。这些迹象表明他们已属于人类,不再是猿。

猿人使用石器标志着旧石器时代的开始,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距今约1万年前。著名的“北京猿人”就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其平均脑容量已达1075毫升。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10万多件用于砍砸、刮削和钻眼的石器,以及用火痕迹和动物骨骸化石,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了较为复杂的石器制作、用火和猎取大型动物。

从猿人向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还经历了“早期智人阶段”。

存在于13万年前至3.5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拥有比现代人类更强劲的体格,甚至更大的脑容量(约1600毫升),但由于大脑缺乏额叶,故不具有心智能力。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绘画和音乐艺术的能力,甚至还产生了宗教观。更新世晚期尼安德特人突然销声匿迹,而现代人类所属的晚期智人却发展壮大。晚期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共存过1万年以上,后者的消失很可能是因为竞争不过晚期智人或被同化。

克罗马农人是晚期智人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支。他们男性身高平均1.80米,长腿短臂,脸部有些不匀称,脑容量达1650毫升。他们也已具备织衣能力和均衡的饮食观,并于约1.5万年前创造了最早的历法。

这些距今5万年到1万年的晚期智人虽然还留有原始的痕迹,但是和现代人已无多大区别。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这些智人并非我们的祖先,也许只是进化过程中灭绝的一支。时至今日,人类起源问题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泥板文书上的楔形文字

1900年,梁启超在其所著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最早提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四大文明”是指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最早的几个文明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四大文明之一,它存在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平原地带。“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即“(两条)河之间的地方”,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亦称“两河流域文明”。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而在美索不达米亚,便曾建立起众多城邦,并很早进入了书写历史。

约公元前3400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第一批居民——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由其最早使用的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楔形文字由特殊标志或短小的字形组成,通常为金字塔形,呈尖角,笔划形状似楔子,需用特殊的笔在泥板上刻写。1700年,牛津大学的希伯来文教授托马斯·海德最早使用“楔形文字”这个名称。“楔形文字”也被叫做“钉头文字”或“箭头文字”。

最初的楔形文字的符号非常多,大约有1000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数量大大精简,通常使用的仅余几百个。书写方向,也由最初的纵向型发展为从左到右的横向型。楔形文字结构,结合了一组字符(有点类似古象形文字)和词素符号,并对音节和元音进行标识。

公元前2000年早期,随着苏美尔文明的衰落,阿卡德人、勒迦底人和亚述人相继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角,他们分别建立起阿卡德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由于他们都属于闪米特人,楔形文字成了闪族的文化专属。

我们常见的楔形文字文本多为泥板上的记录,也有刻于硬质材料,如石头上的纪念性碑铭和雕像上的铭文。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书写是书吏独有的特权,他们就读于一种特殊的学校以学习书写。而且书写还被当作难以掌握的技艺,通过父传子受流传下来。鉴于书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书吏经常能够官居要职。

楔形文字使用时间为公元前34世纪到公元1世纪,超过35个世纪。到公元前331年,楔形文字随波斯灭亡才慢慢趋于衰亡。

埃及:尼罗河的馈赠

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在古埃及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尼罗河哺育下,埃及成为北非文化的摇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尼罗河贯穿于古埃及,从苏丹边境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口。埃及也因尼罗河的走势分为两部分。位于南部的上埃及地形主要为狭窄山谷,尼罗河在其中穿行。上埃及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阿斯旺到埃斯尤特间的地段,另一部分则是从埃斯尤特到孟菲斯。而下埃及始于孟菲斯,尼罗河流经这块土地时形成无数支流,呈三角形,又被称为“尼罗河三角洲”,即下埃及的冲积平原。尼罗河最终汇入地中海。

由于尼罗河从南向北流,有异于其他主要河流,古埃及人和希腊人一直困惑不解。“尼罗河”这一名称来自希腊语,意为“河谷”。由于人们始终找不到这条大河的源头,它还一度被称为“Aur”,即“迷幻”或“隐秘”之意。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尼罗河曾用“埃及”之名提及,而它流经的各国也被统称为“埃及”。在古希腊人心目中,尼罗河和埃及文明的关系密不可分。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

尽管尼罗河也会洪水泛滥,但它不像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那样,河水泛滥时间充满不确定性,而是发生在每年的7—12月间,几乎一成不变。这一特点使埃及人能掌握规律,变害为利。

每年炎热的季节,尼罗河水冲出河床,携带黑色泥土涌出山谷低地,洪水退后,田野上留下厚厚的沃土,利于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和亚麻的生长。人们从运河、水塘打水浇灌那些洪水不能淹没的高地,在那里种植蔬菜。上埃及尼罗河两岸遍布可以耕作的肥田沃土。

尼罗河还为埃及人提供了丰富的鱼类和便利的河运交通。

哈拉巴文化

20世纪初,当印度还处于英帝国统治之时,自负的殖民者曾普遍认为印度是个落后的民族。在《剑桥印度史》的初版中,古印度文明被认为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才开始。没人想到印度会有光辉的史前时代。

1921年,英印考古学者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的哈拉巴,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文明,证明印度文明比希腊、罗马文明早得多。

哈拉巴是印度河流域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并成为印度最早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印度河流域文明因此也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它最早出现于约公元前3500年,和四大文明中的其他文明一样,也是依河而建。

哈拉巴城横亘于一条印度河支流干涸的河床上,它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围以高厚的巨大砖墙,是统治者居住的城堡;下城为居民区。城区规模宏大,内有庞大的建筑,由此可知当时这里已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开始出现阶级和国家。

哈拉巴文化全盛期为公元前2900—前1900年。在哈拉巴城鼎盛时,估计城中有20万人,俨然是一座大都市。

“哈拉巴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时代文化,至今已发掘出建筑、工具、烧制陶器、艺术品等遗址、遗迹和文物。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刻有文字的印章。它们的文字有象形的,也有表音的。由于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遗址也发现类似印章,因此有学者推测,约公元前2350—前1770年间,两大文明之间曾有商业交往。

一般认为,达罗毗荼人是哈拉巴文化的创始者。这是一种类似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棕色人种,曾遍布印度半岛,此观点得到了文化和语言学的佐证。

经过几世纪的繁荣后,约公元前1500年,哈拉巴文化的城邦开始败落,贸易萎缩,人们返回农村。

这些城市的消失是考古界一大谜团,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如考古学家惠勒(1890—1976)断定哈拉巴文化的衰落期正值北方的印度雅利安人入侵该地区。此外有地震说、洪水说。

最近有学者提出一种“气候说”。约1.8亿年前,印度还是浮在大洋中的一座大岛,而约5000万年前,它与亚洲板块相撞,产生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南来的温暖空气,造就了印度的季风,而季风造就了哈拉巴。但过去1万年间,印度夏季季风逐渐衰减,特别在约公元前1500年。当季风消失,河流改道和干涸,文明也跟着消亡。印度文明也很快东移到恒河流域。但这一古文明的某些因素却保留下来,同后来使用雅利安语的雅利安文明结合,成为印度文明的基础。而雅利安语所属的印欧语言则演变成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波斯语和后来印度的梵语,等等。

金字塔的奇迹

金字塔是一种角锥体建筑物,它的各侧外表面呈三角形(底面不一定,可以是其他多边形),这些侧面的三角形向上汇合于一个共同的点。金字塔结构形制的建筑被许多古老民族都采用过,主要出于宗教目的。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各种金字塔中最具典型性的一种。

古埃及金字塔是指埃及古王国及中王国时代国王的墓。“金字塔”一词来自希腊语,本意是锥形糕点。起初,坟墓是简单地用土堆起来,后来改成用砖砌成四方形,叫“玛斯塔巴”。再后来,埃及人想到把许多体积不太大的玛斯塔巴叠加起来。约公元前2700年,左赛国王的锥形墓采用了岩石堆砌工艺,高达6层,其顶部用研碎的石灰石遮盖起来,从而形成现在的金字塔。

古埃及最出名的金字塔区有吉萨、塞加拉、代赫舒尔,它们各有金字塔群。金字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代赫舒尔墓地的红色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以及胡夫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具代表性。

完全用石灰石建造的胡夫金字塔,堪称人类建筑史上最高成就之一。胡夫金字塔约于公元前2570年建成,在此后约3800年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用了约230万块石块,每块平均重2.5吨,大的甚至超过15吨。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胡夫金字塔的接合技术:每块巨石都磨得很平,人们很难用刀刃插入石块间的缝隙,其正方形底座边长230米,占地面积超过4公顷。它最初的高度是146.5米。金字塔入口位于塔北壁,距地高约16.5米。进去后,沿一条甬道先往下走,继而往上,就到达金字塔中心墓室。那里放着胡夫法老的石棺。胡夫金字塔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现在已经降至137米。

在胡夫金字塔以后,再没修建过如此宏伟的金字塔,后来的金字塔无论从体积,还是整体设计上,都无法同这座金字塔相媲美。

埃及金字塔一直被视为奴隶主好大喜功、压迫奴隶的象征,据希罗多德记述,他们为此动用了上万人力。然而最近的考古发现却揭示,修建埃及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工作条件相对来说不错的自由工人。这些专业工匠在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医疗待遇,且可以领到牛、羊作为犒赏。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大部分留存至今的遗址。

萨尔贡一世:天下四方之王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长期城邦林立,战事频仍,很少出现大一统局面。公元前2334年创立的阿卡德王国曾实现过短暂的统一和辉煌。他的创建者是阿卡德的萨尔贡,也被称为萨尔贡大帝。

据说萨尔贡是个非婚生的弃婴,后为一名园丁抚养成人。史料记载:“在Agade(即阿卡德)的萨尔贡,他的父亲是一个园丁,他本人是乌尔扎巴巴(基什王)的斟酒者。”尽管其出身并不高贵,但是这位基什王的侍童却难掩王者之气,成年之后取代了基什王。有趣的是“萨尔贡”这个名字,意为“真正的王者”。后来也有史学家指出,“萨尔贡”并非人名,其实只是国王的头衔。

萨尔贡即位后的第一项功绩就是对乌鲁克的征服。

当时统治乌鲁克的是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他统领着50支联军,但还是被萨尔贡击败。随后,萨尔贡击败了东部苏美尔人的城邦乌尔、拉伽什和乌玛,最后使苏美尔地区成为阿卡德的附庸,造成苏美尔人的逐渐消亡。

在向西的战事中,萨尔贡打通了供应木材及贵重金属的贸易路线,并保证了幼发拉底河到阿卡德之间航线的安全。

萨尔贡选择的管理苏美尔主要城市的地方行政长官是阿卡德人,而不是苏美尔人。闪米特的阿卡德语成为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商业语言和碑文的官方语言,从此阿卡德语开始产生深远影响。

萨尔贡晚年各地都有反叛,而且群起围攻阿卡德。萨尔贡在迎战中虽然获胜,但却涉嫌犯下对巴比伦的渎神之罪。他死后,其坟墓也遭亵渎。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的法律

汉谟拉比(前1792—前1750年在位)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王,伟大的军事征服者、改革者。

汉谟拉比即位之初,古巴比伦只是美索不达米亚众多城邦中的一员。但是巴比伦大军在汉谟拉比的指挥下,屡次击败美索不达米亚另一著名城邦亚述及其联盟。古巴比伦从一隅之地变为大国,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基本实现统一。

汉谟拉比虽有30多年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但他并未荒废内政,而是以立法者闻名于史。

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以精准和事无巨细著称,其条文监管范围无所不包,比如“旅店酒店”规范运作;商队受到任何损害,都要落实责任。法典也以严苛而著称,其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法典共有282项条例,其中第6—126项涉及私有财产,第127—195项关于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保护私有财产是法典的核心内容;处罚的根据之一是肇事者和受害者的阶层等级,如第6条规定“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收其赃物者亦处死刑”;第25条规定“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应投入火中”。在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同时,法典也保护自由民利益。如第21条规定“如有人试图破壁入宅抢劫而被抓获,作为惩罚,他将被填入他打的洞中,并被封死在墙内”;第22条规定“如一抢匪在作案时被捕,将被处死”。法典以最严酷的手段保护私有财产,对以后的法律有关财产的条款影响很大,使人们形成了对他人财产不可有贪欲的意识。

此外,法典所包含的某些法律条文还彰显了人性化色彩,比如保护无家可归者。

法律规定任何罪行不能以对法典误读或误解为借口而得到宽恕,因为法典是当众公布,供所有臣民参看的。

这些法律条例都用阿卡德语书于一根黑色玄武岩圆柱上,该圆柱至今保存完好,被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撰写这部法律的初衷是为了取悦神灵,在石柱顶部,雕刻着站在太阳神沙马什宝座前的汉谟拉比。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出过几部历史悠久的法典,其中脱颖而出的有《乌尔纳姆法典》和《埃什嫩那法典》。而《汉谟拉比法典》则是现存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律。之后的《摩西律法》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都有颇多相似之处。

克里特的米诺斯文明

地中海周边是一个盛产文明的地区。在上古时代,这里就兴起过众多文明,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腓尼基文明等。这些文明形成了地中海文明圈,其中绝大多数文明被学者归类为东方文明。在这些文明簇拥下也产生了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在青铜时代的文明包括爱琴海岛上的基克拉迪文明、在希腊大陆发展的史前青铜文明和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米诺斯文明。“米诺斯”之名来自神话中的米诺斯国王,由发掘了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的考古学家埃文斯爵士命名。

由于克里特位于东地中海的有利位置,使其能够吸收来自埃及、中东和欧洲的文明成果。克里特多山,遍布小而肥沃的农田,拥有典型的地中海生态环境,农业主要是种植谷物、橄榄、葡萄。

考古发现,在前陶新石器时代,克里特就有人居住。约公元前7000年,中东西南一带的民族来到克里特拓殖。

在克诺索斯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冶炼铜器的技术(铜石并用),但直到约公元前2500年,铜器才被广泛传播和使用。

约公元前2000年至约公元前1470年为克里特的王宫时期。第一批被称为“宫殿”的建筑物遗址存在于米诺斯文明中期的克诺索斯、马利亚和法伊斯托斯。

前王宫时期后期,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结构上的创新,为第一批宫殿建筑的出现营造了环境。宫殿内有保存农业产品的大型存储空间,可能也是祭祀庆祝活动的场所。

当时克里特的文字主要用于记录库存和其他事项,其书写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所谓的克里特象形文字,主要在克诺索斯和马利亚使用;二是线性文字,线性文字A和线性文字B主要在法伊斯托斯被发现。

在卡马瑞斯发现的彩陶,反映了古王宫时期(约前2000—约前1700年)流行在地中海东部和埃及一些地方的陶器特征,也显示当时的克里特作为地中海列强的一员,与其他地中海周边政权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古王宫时期,米诺斯文明与希腊大陆、爱琴海岛屿(尤其是基克拉迪群岛)接触频繁,这种关系延续到新王宫时期(约前1700—约前1470年)。

王宫时期,顾名思义,宫殿为当时城市的重点建筑。随着时间推进,王宫设施逐渐增加,形制规模也一步步扩大。到了新王宫时期,克诺索斯宫的面积已扩张至约75公顷,可容纳12000人。

奥西里斯的传说与埃及的木乃伊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埃及历史文化中充满了种种神秘,其中不乏金字塔这样惊人的建筑创举。当然同样引人入胜的还有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传统。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早王国时期就已开始。木乃伊的制作与奥西里斯复活的传说息息相关。

在古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是大地神盖布与天神努特的长子,他在父亲卸除职务赴天庭后,继承了埃及的宝座。

这位半人半神新法老的第一个举措是取消食人风俗,将国民从游牧变为定居,并传授他们种植小麦和葡萄,及制造农具的技艺。他还引进神灵崇拜,建起第一批庙宇,雕刻出第一批神的形象,制定仪式,并发明两种类型的吹奏乐器,为节庆唱圣歌伴奏。此后,他开始建造城市,为统治进行立法。

教化埃及人之后,他还想泽被天下。在征服亚洲的长途跋涉中,原本暴力的敌人皆被感化,纷纷团结在奥西里斯的权杖下。据说,奥西里斯唯一的武器是他的温和与音乐,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让其大军所经之处的军民相继缴械。

出于忌妒,他的兄弟赛特设计杀害了奥西里斯,并将尸体肢解,抛入尼罗河。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历经艰辛,找到丈夫遗骸,把它拼在一起,制成木乃伊,此后,奥西里斯神秘复活,并开始统治冥府。

奥西里斯在冥府对死者的审判程序是:把死者带进一个大厅,里面坐着奥西里斯和他的42名助手,为确认死者没有犯过42种罪行,死者的良心被放到天平与事实比较,如天平向坏的一边倾斜,他将被交给魔鬼,反之可跟奥西里斯进入“无罪人”王国。

由于古埃及人相信来世,希望死后如奥西里斯那样开始新的生命,故他们便把死者的尸体像奥西里斯那样制成木乃伊,作为进入来世前的规范葬礼。

木乃伊制作程序是:先把死者脑浆、内脏取出,放入4个瓦罐;在尸体里填桂皮、乳香等香料,再放到有碳酸盐类化学物质的池里浸泡70天,后用浸透防腐树胶的细布条裹起,尸体就成了木乃伊。

接下来是葬礼。木乃伊被抬到墓口,按照宗教习惯被立起,由一名祭司用一个叫“汗密乃特”的工具分别接触死者眼、耳、鼻、口,使这些器官到地府不失去功能。

木乃伊进墓前,要接受戴阿努比斯面具的祭司的祝福,豺狗神阿努比斯主要职责是照看木乃伊。

最后将放木乃伊和殉葬品的棺木埋入墓穴,永久密封起来。

埃赫纳吞:孤独的宗教改革者

在上古史初期阶段,埃及神灵众多,各地尊奉不同的神。古埃及人还相信万物皆有灵,如日月、天地及动植物。其中,下层埃及民众敬奉最多的是奥西里斯神。而从古王国初期开始,埃及上层社会的主要宗教体系是对太阳神“拉”的崇拜。自第五王朝开始,拉神与阿蒙神结合,成为埃及最重要的神。“阿蒙—拉”的祭司是全国祭司之首。这一局面维持了1000多年,直到法老埃赫纳吞上台。

埃赫纳吞原名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神满意”)。他从小体质虚弱,且生有异相,甚至可能还曾被逐出法老家族。不过由于兄长早逝,并有赖于母亲支持,他才有幸登基为法老,是为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前1353—前1335年在位)。

这位年轻的法老登基伊始,便迫不及待地提出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他把一位本不起眼的小神——“阿吞”,奉为终极创造者和光明的主神。不过他最初的改革内容还算温和,至少未否决其他神的存在。可是由于阿吞被升为主神,这便意味着其他神祇自动降了一级,包括以前的主神阿蒙。所以,这种“离经叛道”之举自然引起了阿蒙神祭司的激烈反对。于是法老决定采取激进方案。

登基后第六年,法老将首都迁出底比斯,并营建新都“埃赫塔吞”(意即“阿吞”的视线)。法老本人还改名为埃赫纳吞,意即“阿吞”的仆人。

他的改革内容还体现在艺术方面。首先,他用充满创新的设计装点了新城中的神殿,营造出阳光普照的广阔空间,把对神的崇拜开放给所有信徒。他也积极发展新城中的各项艺术,反映出他对美和自然的热爱。他还用写实主义替代严谨的传统艺术形式。几百年来,法老和王室肖像描绘都被施加理想化处理,而埃赫纳吞和其家人的肖像却第一次如实地反映了真人容貌。

阿吞崇拜的形式,也和敬拜别的主神不同,不再需要神职人员作为中介进行“告解”,这是所有改革项目中最具革命性的,甚至有16世纪基督教改革的影子。如此一来,包括阿蒙神祭司等既得利益者都受到强烈冲击,他的改革也因此而遭到强烈反对。

埃赫纳吞死于他统治的第十七年。他去世后不久,其新都被弃,城中建筑被毁,其名字也被从国家正式记录中抹去。阿吞崇拜还持续了几年,但鉴于没有强大祭司集团的支持,它很快便被遗忘。

埃赫纳吞的许多主张与数世纪甚至十几个世纪后的宗教思想遥相呼应,但这位具有超前眼光的法老,在他所处的年代,注定只能成为一位曲高和寡的改革者。

特洛伊的传说与《荷马史诗》

特洛伊城位于小亚细亚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今土耳其境内)。传说建城者是宙斯之子达丹纳斯的后裔。后来的特洛伊国王拉俄墨冬请来波塞冬和阿波罗为城市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巨墙。

根据希腊、罗马及中世纪多部文学作品记述,在国王普里阿摩斯统治时期,阿伽门农指挥的希腊远征军围困特洛伊。战事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探访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时,与斯巴达王后海伦互生情愫,并将其诱拐回特洛伊。为夺回海伦,一雪前耻,墨涅拉奥斯与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组织希腊各邦的英雄一起进攻特洛伊。围城之战旷日持久,有赖于固若金汤的城墙和特洛伊人英勇的抵抗,经过10年的围攻,城池依然未克。机智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心生一计:他让希腊人佯装撤军,并在城外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相信希腊人已败退,且视木马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祭品,便拉木马进城,狂欢庆祝胜利。深夜,当特洛伊归于寂静,暗藏木马中的希腊战士跳将出来,打开城门,引领隐蔽在附近的希腊大军涌入特洛伊。希腊人把城池掠夺成空,海伦也被带回希腊。特洛伊就此被木马计攻陷。

在所有描述特洛伊战争的史诗合集中最出名的当属《荷马史诗》。这部最古老的希腊语巨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伊利亚特》集中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一个短暂时期(根据荷马提出的年表,主要是围城第九年中的两个月)。

特洛伊城陷的场景在史诗第二部《奥德赛》中有所提及,但《奥德赛》还是以奥德修斯的海上漂流返乡经历为叙述中心。特洛伊战后,希腊军人各自返家,但奥德修斯激怒海神波塞冬,使他的军队遭遇海神降于他的重重灾祸,全军覆没。奥德修斯因机智和勇敢逃过一劫。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珀涅罗珀不知其生死,面对着百余名盘踞在奥德修斯宫中的蛮横权贵求婚者,苦等着丈夫归来。求婚者终日宴饮以消耗他的家产。珀涅罗珀忠于丈夫,借口要为公爹准备殓衣,等布织好后方可改嫁。于是她白天织,晚上拆,以此拖延时间。漂流十年的奥德修斯终于回家与妻团聚,并与儿子和仆人在宫中大厅用比武的机会联手杀死求婚者。

长期以来,《荷马史诗》的作者和创作时间亦存在争议。一般观点认为《荷马史诗》的作者是失明的游吟诗人荷马(约前9世纪—约前8世纪)。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这一时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因为许多人认为“荷马史诗”形成于此时。但也有人认为《荷马史诗》是一部长时期的集体创作。

影响深远的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文属北方闪米特语,是古腓尼基人的语言,现已消亡。这种语言最初的使用中心在腓尼基,大约相当于今黎巴嫩地区。这种语言最常见的存在形式是碑铭,而非文学作品。虽然腓尼基文在东部较早消亡,但腓尼基的殖民城邦迦太基仍然在公元后几个世纪继续使用着,大概直至阿拉伯人(7世纪)的到来。

对腓尼基文的释读开始于18世纪,随着几块铭文的发现,尤其是一块在马耳他发现刻有希腊文和腓尼基文双语的铭文,显著推动了此项研究的进程。

腓尼基文共有22个字母,它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被用于书写。这种以符号代表发音的全新字母形式由腓尼基人发明于约公元前1300年。

腓尼基字母可能由某种原始闪米特文中一种被叫做“字母”的线性文字简化而来;同时有一部分简化自埃及象形文字,他们从象形符号中提取字首作为发音字母。关于腓尼基文字最古老的碑文可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但仍被归为线性文字范畴。腓尼基字母的正式产生时间,一般可追溯至公元前1050年。

这种字母体系慢慢成为一种主要的书写系统,因为腓尼基人是以商贸著称的民族,故腓尼基商人在欧洲和中东四处传播,在那里,这些字母又被用于各种语言。

公元前1000年前后,希腊人认为腓尼基字母有助于他们保存、记录知识,于是就改革腓尼基字母,进行删补,发展出24个字母,还将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推进了字母的审美设计和使用功能。

有一则希腊神话,间接反映了腓尼基对东方文明西传欧洲的贡献。传说,腓尼基城邦苏尔国国王的女儿欧罗巴非常漂亮。一天,宙斯决定诱奸她,于是化身为一只雪白的公牛。好奇的欧罗巴看到这温驯的巨兽,便骑上了公牛背。不想公牛急速地冲向大海,把她带到克里特。欧罗巴和宙斯生了三个儿子,从此,希腊人把爱琴海以西的大陆称为“欧罗巴”,是为欧洲名称的起源。欧罗巴失踪后,苏尔国王叫儿子们出去寻找,他们后来都为此滞留他乡,其中的卡德摩斯则把腓尼基字母带到了希腊。

腓尼基文以及腓尼基字母是人类文明向前迈出的伟大一步。

“多金”的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这一术语用来表征希腊青铜时代最晚阶段的史前文化,它发展于公元前1700/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001年之间,是希腊大陆上最繁荣的史前文明。

迈锡尼的社会组织上层是“王宫文化”——而非城邦文化,不同于后来的希腊人。当时希腊大陆存在若干个以王宫为中心的王国。这种文明以迈锡尼命名,因为迈锡尼王国最强大,最具代表性。希腊本土贫瘠,无以维系近东奢华风格的宫殿制。故迈锡尼统治者必是尽其所能压榨希腊有限的资源,从臣民手中收受税收。事实上,迈锡尼的财富和权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稳定的海外贸易网络。

不过,提到迈锡尼遗址,我们便不得不提及传奇的近代考古学之父,德国人谢里曼。谢里曼自幼陶醉于铿锵悦耳的《荷马史诗》,决心有朝一日探挖特洛伊故城。1871年,谢里曼拿着《荷马史诗》,在今土耳其境内的希沙里克山丘开始发掘。当时学者们嘲笑这位半路出家的考古学家居然凭着神话进行挖掘。但是凭着直觉和坚持,谢里曼竟然在这里发掘出沉睡千年的特洛伊。既然特洛伊已然重见天日,谢里曼决定再接再厉,寻找特洛伊的敌人——希腊联军司令阿伽门农所统治的迈锡尼古城。1876年,谢里曼在迈锡尼的发现再次震惊世界。

在防御墙内,他发现了一座圆形的皇家陵墓——墓圈A,内含数座未盗之“竖坑坟”。这些坟墓的财富几乎难以言表:文物极其丰富复杂,遍地珠光宝气,遍地黄金。这不正是荷马笔下“多金的迈锡尼”吗?许多珍贵材料来源广泛,可能远至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土的琥珀甚至来自欧洲北部)。谢里曼把一具在黄金面具下保存完好的男性尸体指认为阿伽门农王,他电告希腊国王:“我凝视着阿伽门农的脸膛。”实现童年夙愿的谢里曼抑制不住激动,他揭开了面具,之后还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今天,我亲吻了阿伽门农之唇!”

谢里曼的发现颇出人意料,同时代的人相信,它们要么是伪造,要么属更晚时期。直到后人发现米诺斯文明,加上20世纪的进一步考古,证明青铜时代晚期这种强大和富裕的文化确实存在于希腊本土。

学者认为,早期“竖坑坟”统治者的暴富表明,迈锡尼已能通过科林斯海湾便利地获得欧洲东南部(亚得里亚海和巴尔干地区)的矿产资源——黄金和锡。青铜时代晚期,黄金标志着主要的商品价值。迈锡尼似乎推动了黄金贸易,但这之前,黄金只能从东非贸易和远东地区通过埃及贸易获取。迈锡尼的新黄金贸易路线是从亚得里亚海到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及以东地区。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则从希腊晚期青铜时代的一开始,迈锡尼必然已极其富有。这一情况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荷马的“记忆”中迈锡尼王国是“多金的”。

伟大的史诗《摩诃婆罗多》

在约公元前2000年,使用梵语的雅利安部落在北印度河两岸的旁遮普定居,征服了当地原住民。到大约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氏族彼此争权,并最终凝结成一部神话——《摩诃婆罗多》。这部用梵语写就的宏大印度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书名“摩诃婆罗多”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婆罗多族战争的宏大叙事”。

像《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传说一样,《摩诃婆罗多》也讲述了战争和悲剧。在那个氏族社会年代,所有战士都属于自己的家族,家族世仇则会引发战事。诗中所述的两大争霸家族皆属位于北印度的古老尚武部落——婆罗多。交战双方是:俱卢家的100个兄弟和班度家的5个兄弟。

两大家族交战多年,诗中深刻描绘了人性的种种弱点:贪婪、好色、野心、恐惧、挑拨和背叛。战事最终结束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俱卢之野战役。此战持续了18天,俱卢家族100个兄弟悉数阵亡,班度家族获胜。班度家族的坚战被加冕为王。后来他把王国交给儿子,自己开始升天之旅。

对印度人来说,这也是最后一次人神同行:这场战争是神话时代和真实历史的分水岭。许多人相信《摩诃婆罗多》中的伟大战争真的发生过,神话背后有真实历史。比如史诗中出现的著名地点,今天依然沿用着相同的名字。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学中和《罗摩衍那》并称的史诗。最初,《罗摩衍那》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史诗,但后来的研究证明,《摩诃婆罗多》要早于《罗摩衍那》。

传说,《摩诃婆罗多》由法术师广博仙人(又译维亚沙或毗耶娑)所撰,可能成书于吠陀时期末期(约公元前8世纪)。

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不同作家的集体创作,成书时间是公元前4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4世纪之间。而学者B. B. 拉尔通过比较印度的灰陶文化遗址和文物,估算《摩诃婆罗多》于公元前836年开始成书,最终可能定型于笈多时期初期(公元4世纪)。

这部著作的创作至少历经800多年,其间,史诗被口耳相传。原诗核心内容大约有8000对对句。但在长期创作过程中,除了两大家族的战事,又有许多其他传说被收录进去,后来全书竟被扩至10万对对句。可见,《摩诃婆罗多》也是一部反映这800多年印度历史风貌和民间智慧的史书。

狼孩与罗马城:罗马建城的传说

在今天意大利罗马城的卡皮托林博物馆中,保存着一尊青铜母狼雕像。在母狼身下,一对可爱的男婴,正在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

这个雕像背后有一则关于罗马建城的流行传说:希腊远征军攻陷特洛伊后,维纳斯女神的儿子、特洛伊城的英雄埃涅阿斯出逃。他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终于辗转来到意大利。埃涅阿斯的后裔在拉丁姆建阿尔巴·龙加城,世代为王。传到努米托尔时,他的王位被兄弟阿穆利乌斯所夺,努米托尔本人被赶出城池。阿穆利乌斯还迫使努米托尔唯一的女儿丽阿·西尔维亚当贞女祭司,禁其婚配。但是战神玛尔斯却下凡使西尔维亚怀孕,并生了一对孪生兄弟。阿穆利乌斯听闻此事后,又恨又怕,命人将婴儿抛入台伯河溺死。被派去杀婴的仆人看到河水汹涌,不敢靠前,因此将安放他们的摇篮放在台伯河畔,任其随波逐流。摇篮被浪花冲到岸边,一只母狼听闻孩童哭声来到河边,把他们带回山洞,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们。

后来一对牧人夫妻发现了哥俩,并给他们起了名字,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瑞穆斯。两兄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于是领导阿尔巴·龙加人民起义,杀死阿穆利乌斯,夺取了阿尔巴·龙加城及王位,并着手在自己以前遇救的台伯河畔建一新城。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著作《希腊罗马名人传》的《罗慕路斯传》中,记载了罗马建城的传说。据普鲁塔克说,在如何选择新城地点时,兄弟不和,发生激烈争论。罗慕路斯想在帕拉丁山上建城,而瑞慕斯则建议在更有战略地位,并比较容易防守的阿芬丁山上建城,并决定通过观鸟和神的意志来解决这场争论。但最终以罗慕路斯杀死瑞慕斯的混战结束了这场争论,罗慕路斯以他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罗慕路斯成为罗马“王政时代”第一王。

据公元前1世纪罗马作家瓦罗推算,罗马建城年代为公元前754—前753年,古罗马人以这个年代作为纪年开始。瑞慕斯殒命之日也被后人记述为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人把这一天作为建城纪念日。

尽管如今在罗马到处都可以见到母狼与这对双胞胎兄弟的雕像,但实际上,近代考古与史学研究成果倾向于证明此项传说纯属无稽之谈。

据考证,罗马最早的建立者是公元前1000—前800年间移入拉丁姆的拉丁人。他们在台伯河沿岸帕拉丁山丘上建村落聚居地,以农业为生。那个时候,在后来罗马建城的地方,已有农民定居。许多小村落坐落于台伯河附近7座小山丘上。随时间推移,拉丁人联合临近山丘的萨宾部落居民,逐渐发展成罗马城。七丘之间低湿的中部山谷后来成为罗马城的广场。据考证,罗马自公元前6世纪初叶才开始出现城市,至公元前6世纪末形成城市国家。

忒修斯与吕库古改革: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道路

古希腊文明的一大诱人之处在于其充满魅力的神话,所以古希腊最有名的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早期历史都不乏神话色彩。

雅典早期最著名的国王忒修斯,便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他的一大壮举是杀死克里特迷宫中的人身牛头怪,而许多人心驰神往之地——爱琴海,也因忒修斯的父亲埃勾斯得名。

作为雅典国王,忒修斯把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各村庄团结起来,定于每年7月16日作为“居地统一节”来庆祝。此举加强了城邦的政治凝聚力,使一盘散沙的雅典逐渐变成一个伟大的城市。忒修斯又将人民分为三大类:贵族、土地所有者(农民)和创造者(体力劳动者和工匠)。

根据普鲁塔克记叙,忒修斯亲自走访民间,体察民情,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他提倡政治事务面前人人平等,放弃王权,建民主政府。他还邀请外邦人来雅典共享平等的权利。在阿里斯托芬的作品《蛙》中,忒修斯被描绘成许多雅典传统的创始者。

与其齐名的斯巴达国王吕库古(前700?—前630年)也不逊色,斯巴达众多习俗便出自其手。更重要的是,吕库古还是一位立法者。他有许多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创举,但是这些改革却塑造了斯巴达人与众不同的风貌。

这些创举中有一项叫“共餐制”,即所有斯巴达公民须加入公共食堂。一个年轻的“餐友”有责任全天守在食堂,直到30岁。如果一男性20岁后结婚,只能夜间潜出食堂会见新娘。据吕库古的说法,这种“偷情”式婚姻能育出更强壮的婴儿。

吕库古还确立了黑劳士制度,强制国有佃农劳动耕作。他把处于居民中最上层的斯巴达公民称为“平等人”,致力创建“平等人公社”,公民在其中互惠互利,每人被授权照顾别人的孩子,视如己出。

斯巴达爱好简约。有斯巴达人被问及为何吕库古创制的书面法律那么少,那人答曰“寡言之人焉用甚多法规”。另外,一条所谓的“瑞特拉”神谕禁止吕库古把法律写成文字。

传说,吕库古创建政体前十分急切,便前去希腊最著名神谕所德尔斐,求得了阿波罗授予的大公约,即“瑞特拉”。在按照“瑞特拉”的规定完成法律制订后,吕库古再次动身去往德尔斐,祈问神灵他所制定的法律是不是最完美的,是否足以促进城邦的繁荣与美德。神谕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指出只要斯巴达人坚持他所创的政体,就会永无间断地享受崇高的尊荣。从此,斯巴达人相信“瑞特拉”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体制,便一直墨守祖制。所以,有学者认为后“吕库古”时期,斯巴达社会比较封闭,不再具有发展的潜力。

实际上“瑞特拉”是介于现实和神话间的一种法规,其来源迷雾重重,一如雅典国王忒修斯的身世。但是这些沾染神秘感的传说也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当时这两个城邦初露端倪的特质:尚文的雅典富于民主性和开放性,而尚武的斯巴达则长于纪律性和军事性。后来雅典逐渐发展为希腊的民主和文化中心,而斯巴达则长期雄踞希腊的军事霸主之位。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公元前225年,一位游历各地的古希腊游者——拜占廷的菲罗写下《关于世界七大奇迹》一文,提出了“七大奇迹”这一家喻户晓的观念。由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典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并为他们当时的地理知识所限,错误地认为印度是世界东部的尽头,对中国、印度知之甚少。故菲罗的游历范围及其描述的7个伟大建筑都局限在地中海附近。这些奇迹中包括埃及的金字塔,它是唯一留存至今的一项,而其余的皆已毁坏,有些奇迹甚至是否存在也是个谜,空中花园便是其中一例。

在菲罗所撰的七大奇迹名单中,空中花园被列在首位。他声称,空中花园和其他奇迹一起,为其亲眼所见,在他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图画”。和菲罗一样,许多古代作家的作品也都提及空中花园的存在。一些说法称空中花园由亚述女王塞米勒米斯建于约公元前810年。但一位巴比伦祭司记载,空中花园建于公元前600年,建造者是新巴比伦帝国最强大的君主——尼布甲尼撒二世。根据最广为流传的说法,花园是他赠与王后安美依迪丝的礼物。王后是来自米底国王的公主,由于她思念家乡树木繁茂的山丘,并为此思乡成疾,尼布甲尼撒遂决定营建一座庞大的植物园,以仿造王后家乡的山丘。空中花园于是应运而生。

根据推测还原,空中花园宽约122米,长约122米,高度超25米。这俨然是一片阴凉湿润,充满芳香,为众神打造的绿洲。虽然古代作家对花园有过栩栩如生的描绘,但今人仍不禁疑惑它是否存在,因为兴建如此庞大的工程将面临几乎不可能解决的两大难题。

首先,巴比伦地区干旱少雨,而花园又处于高处,这对供水系统提出了很高要求。历史学家指出,灌溉用水取自旁边的幼发拉底河,而灌溉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依靠不少抽水机械、输水设备和大量的劳动力。有些文献记载国王任命专门人士,每天动用多达几百个奴隶推动轮轴,将水泵上石槽,由石槽向花园供水。这可能利用了升降机抽水灌溉的原理。

另一难题则是保养,因为这座建筑要长年抵受河水侵蚀,而花草树木的根系也会破坏支撑花园的平台。约公元前50年,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描述空中花园为多层,建在一个复合结构基础上:这个结构由厚砖墙、石柱和棕榈树干密集排列构成的横梁组成。学者相信花园所用的砖非比寻常,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砾,甚至可能被加入一层铅,以防河水渗入地基。这样的精心设计,可以保证花园常年屹立不倒。

但空中花园的存在也并非全无根据。包括尼布甲尼撒在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国王确实以热衷城市绿化著称,尼布甲尼撒统治时建成了许多配置外围沟渠的巨大城墙。部分巴比伦的巨型城墙上有街道,上面可容纳两辆“四马战车”并行。因此后来人们所谓的“空中花园”,也许曾经指的是巴比伦外部城墙的一部分。

而近期一项对亚述故都尼尼微城的研究结果认为,空中花园实际是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所建。研究发现,他的花园选址靠近底格里斯河。有可能后来几百年中,历史学家把两个城市混淆,错把空中花园定位在巴比伦。

居鲁士大帝:波斯帝国的奠基者

居鲁士二世(前590—前529年),是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和曼丹之子。他的母亲曼丹是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之女。当时波斯还是米底的附庸国。

传说居鲁士出生前,他的外公阿斯提阿格斯曾梦见即将出生的孩子要摧毁米底王国,还将成为全亚细亚的霸主。为除后患,国王命令孩子一旦出生,就立即处死。不过负责杀婴之人心软,让孩子以奴隶的身份存活下来。十年后,在一次扮演国王的游戏中,居鲁士被选为“国王”,显露出王者之气。国王发现了这场骗局后大发雷霆。不过祭司认为,居鲁士在游戏中扮演过国王后,就不可能在现实中再次成为国王,这让国王稍感宽慰,居鲁士也逃过一劫。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即位成为波斯国君,后来,同为米底附庸的巴比伦策动了对米底的反叛。而居鲁士在叙利亚起兵,向他的外祖父宣战,并在战事中占了上风。米底军队叛乱后,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被俘,并被移交至居鲁士处,从而居鲁士一路进抵,并攻陷米底首都埃克巴塔那。

居鲁士在统治时期团结了伊朗部落,并于公元前539年兵不血刃地征服了曾为盟友的巴比伦。居鲁士利用巴比伦国内的各种矛盾,通过内应打开城门,计取了巴比伦,并宣布自己为马尔杜克之子,受到美索不达米亚人民的礼遇和欢迎。公元前538年,他颁布了一项法令,允许犹太人返回家乡,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这使他获得了对腓尼基—巴勒斯坦的控制权。

此后,居鲁士控制了叙利亚和腓尼基等城市,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并不断征服各邻国,扩大了国家面积。

除了惨烈、血腥的战事,居鲁士一生主要是以开明的统治者、艺术和文化爱好者的形象为后人铭记。他推行地方自治和宗教宽容政策,并因创建波斯帝国而获封“大帝”名号。

佛陀释迦牟尼

自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后,印度文明的中心就转移到了恒河流域。公元前5世纪,恒河平原上兴起了一系列王国和城市。在一些城市里,唯理主义者、怀疑论者、无神论者等思想家纷纷创立学说和创建学派,新的思想同传统的精神追求相结合,使印度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造就了印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时期。这种新旧思潮的结合,为一位更重要的思想家释迦牟尼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释迦牟尼的梵文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生于特赖地区(今属尼泊尔,位于恒河北边的山谷),其父净饭王是释迦家族的显赫领袖。根据佛教经典的说法,乔达摩是由无数生命的灵魂转世轮回而生成的。这其中包括动物、神祇和来自不同阶层和种姓的前人的灵魂。

乔达摩年轻时过着应有尽有的奢华生活,在30岁时,曾在远游途中接连看到一个老人,一个病人,一个待火化的死者,一个修行者。自此,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价值:遇到的前三个人使其意识到痛苦的根源为生老病死,而第四个人又使其灵光乍现,意识到不必执着世上的事。

从此,他毅然离开家庭,开始远行求索解脱痛苦之道,以普渡众生。乔达摩流浪6年,衣衫褴褛地来到菩提伽耶,并在一棵菩提树下自行悟道成佛。

但修成正果的乔达摩并未立刻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留在凡世教授弟子,以助他人寻求正道。他步行来到瓦腊纳西外面的鹿野苑,在此收纳5位老友成为第一批门徒。后来的45年,乔达摩穿越多国,游走布道。到达摩揭陀国都王舍城时,国王阿阇世看出他气度不凡,便赐予他土地,并为其建竹林精舍。此后,乔达摩每年回到此地,与向佛之人相聚。那时他已有门徒约1250人。

释迦牟尼圆寂的年份仍不确定,传统说法是在公元前486年。当他在一个杂乱的小镇拘尸那迦附近得到施舍的食物后不久,他病倒了。一名弟子不忍他离世,恳求他坚持一下,不要在这个“糟糕”的地方圆寂,而应找个有名的地方,这样人们可以给他举行盛大葬礼。而释迦牟尼认为小地方正“合适”。传说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裸露上身,展现年岁和疾病对他的摧残,以此提醒他的追随者:人生的真谛就是苦难和死亡。

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征服者的故事,如亚历山大、拿破仑。但释迦牟尼却通过坐在树下思考人生而改变世界。他创立的佛教是基于纯道德的体系,其思想核心是“八正道”,包含尊重生灵、进修真理、非暴力等。

此后,佛教的教义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半个世界,今天约4亿人信仰佛教。但在中世纪,佛教却在其故乡——印度中心区域消亡了,不过印度从未遗忘过佛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以别的方式被承继和信奉着。 q80YJGOwyt7o8IuLDnFVH8h4ZDlKwoo7ldQ2GLo7wnugJ2naJjlrbv5eUBDDEB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