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北京城的悠久历史

北京建城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当时周王朝在今北京地区先后分封了蓟、燕两个诸侯国:蓟在北面,燕在南面。北京城的悠久历史由此发端,揭开了一幅辉煌灿烂的漫长画卷。历经古蓟城、燕上都、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民国北平、新中国首都北京等重要发展阶段,一路逶迤走来,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历代遗存的名胜古迹不断累积丰富,形成了今天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北京名胜文化。

1.蓟城

西周初年,周王在今天北京地区先后分封了蓟国与燕国。其中蓟国的都城“蓟”,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广安门一带,建立时间为周武王灭商之年(公元前1046年),成为北京建城之始。后分封召公于燕国,都城“燕”,是北京地区出现的第二座城市,遗址在今天的房山琉璃河。燕国实力更为强大,很快灭掉蓟国,将都城迁到“蓟”,到战国时期,这里成为燕国的“上都”,是勃、碣一带的重要都会。

秦统一天下后,到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蓟城的城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名著《水经注》中曾提到蓟城一名的由来:因为城西北有土丘名曰“蓟丘”,故得名为蓟城。

2.唐幽州

隋代时的涿郡和唐代时的幽州,都以蓟城作为地方政府的治所,因此这一时期蓟城先后被称为涿郡和幽州。

唐代时,幽州是北部边境重镇,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当时的幽州城有内外两重城垣:大城和子城。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我们大致可知唐幽州城的大城东起今法源寺以东烂缦胡同偏西一线,西至今会城门稍东一线,南起今陶然亭至白纸坊东西街一线,北至今宣武门头发胡同一线,向西延伸至白云观以北。子城则位于大城的西南部,西、南两面利用了大城的城垣。幽州大城之内、子城之外,实行当时唐代城市中通行的里坊制,市肆集中设立。城内的大型建筑除了大都督府等官方的衙署之外,还有众多的佛寺,其中包括今天法源寺的前身——悯忠寺,其规模极为宏大,据说寺中的观音阁高大雄壮,即所谓“悯忠高阁,去天一握”。此外,从隋代时在房山一带已经开始雕刻佛教石经,云居寺至今保留的雷音洞及数座唐代佛塔,是北京地区最为古老的建筑遗存,石刻佛经更是蔚为壮观。

3.辽南京

公元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幽州割让给契丹,辽会同元年(938年),幽州升为辽五京之一——南京,又称为“燕京”。辽南京城基本上沿用了唐幽州城的旧城,分为大城、子城和子城内的宫城。大城二十余里(1里=500米)见方,城墙高三丈(1丈≈1.33米),宽一丈五尺(1尺≈0.33米),有八座城门,东西南北各有一条主干街道,实行里坊制,共有二十六坊。子城仍然位于大城西南,内有宫殿区和园林区。宫城在子城的中部偏东,从南门丹凤门到宫城北门,然后继续延伸到子城北门,最后直通大城北墙的通天门,形成辽南京纵贯全城的中轴线,气势不凡。辽南京城的建筑宏大,除宫殿之外,有如星罗棋布的佛寺庙宇,比如悯忠寺、大开泰寺、大昊天寺等,都极为宏伟壮丽。当时修建的天宁寺塔一直存留至今,成为北京城区最古老的名胜建筑。

4.金中都

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从会宁迁到辽南京,改称中都。从辽南京到金中都,北京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元、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除了短暂的时间之外,北京一直被作为中国的首都。

北京天宁寺塔

金迁都之后,对中都进行了整体的建设规划一,方面是对辽南京城进行改建、扩建一,另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对北宋都城汴梁的全面模仿。当时完颜亮派丞相张浩等人负责京城的建设,“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至于阔狭修短,曲尽其数”。不仅如此,当时所用的很多宫殿建筑材料也是金人攻破汴梁的时候拆卸搬迁而来的。南宋人范成大出使金朝时,在他所撰的《揽辔录》中记载说:“其屏扆窗牖皆破汴都辇致于此。”今天北海的白塔山上,还能看到许多太湖石,就是从宋徽宗汴京御苑“艮岳”中搬运而来的。

金中都采用宫城、皇城、大城三重城垣相套的格局。为了模仿北宋汴京皇城居中的形制,金中都对辽南京城的布局有了比较大的突破,皇城不再偏居西南,而是基本处于大城中央。宫城也基本位于皇城中央,宫城的南北中轴线就成了全城的中轴线,体现了金朝对于北魏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城传统结构的接受。

金中都宫城的规模与明清紫禁城相当,周长九里三十步,布局规整,秩序井然,宏大壮美。皇城南部为宫廷前区,从皇城南门宣阳门到宫城正门应天门之间,是东西并列的千步廊,中间是T字形广场,千步廊东通球场、太庙,西通尚书省、六部,整体设计法度谨严,层级明晰,功能完备,气势恢宏,为后来元、明北京城所继承。大城周长三十七里有余,近似正方形,共有城门十三座,北面四门,其他三面各有三门,基本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王城“旁三门”的制度。城内布局上,融辽南京原有里坊和新设街巷于一体,呈现出从里坊制向街巷制过渡的特点。

除了宫殿、城市规划建设之外,金代还在都城内外建造了大量的离宫别苑,著名的有宫城内的鱼藻池,皇城中的东苑、西苑、南苑、北苑,以及西郊的钓鱼台,西山一带的八大水院,等等,形成了丰富的山水园林资源,有许多一直存留至今。所谓的“燕京八景”就是从金章宗时开始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成为京城名胜的重要代表。

5.元大都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刘秉忠为主要的规划设计者,在金中都的东北方向营建新都城,称为大都,蒙语为“汗八里”,是大汗之城的意思。从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营建,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完工,历时十八年。

元大都是一座有着明确的规划设计思想、在新址重新营建的古代都城,刘秉忠一方面沿袭金中都的建设规划经验,另一方面又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的王城营建制度,根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进行安排,同时对大都新址的地理条件等进行充分利用,又巧妙融合太液池、积水潭水系的特点,完成了布局完整、功能完备、规模宏大的规划设计,奠定了此后一直到明清以来北京城发展规划的深厚根基,呈现出继往开来的伟大气魄。

元大都总占地面积约为50.9平方千米,总体格局也是外城、皇城、宫城三重相套的形式。外城城墙用夯土筑成,高16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座城门,北面两座城门,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头六臂哪吒城。城门高大,城墙壮丽,虽然经过明清时期的都城扩建,元大都的北墙和东、西墙北段都被废弃,但今天西直门、东直门一线仍然残留着绵延十几千米的元代城墙遗迹,包括肃清门和健德门残留的瓮城土墙,已经被规划为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见证着元大都的辉煌遗存。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图

元大都城墙遗址

皇城位于元大都南部,周长约10千米。皇城之内,以太液池为中心,万岁山(今天的北海白塔山)为制高点,环列着宫城、隆福宫和兴圣宫。皇城南门棂星门和大都南门丽正门之间是宫廷广场,两侧是千步廊,千步廊外侧是各个大型官署。

宫城在皇城东部,太液池以东,南北长约1 000米,东西宽约740米。宫城正门是崇天门,与今天紫禁城午门的形制相似,宫城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周围120间廊庑,中间建有钟楼与鼓楼,四角建有角楼,形成一组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北面是后廷,以延春阁为主体,经常用以举行大型的佛道仪式及宫廷宴会。

元大都根据《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的制度,全城共设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街道标准统一,大街24步宽,小街12步宽,此外还有大量的火巷和胡同,城市路网四通八达,非常便利。

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城市建筑,《马可波罗行纪》中对汗八里都城的雄伟与富庶极尽形容,将元皇宫的壮丽描写得如人间天堂一般,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的倾慕与向往。元大都时代存留至今的名胜古迹很多,比如万宁桥、妙应寺白塔、孔庙大门等,仍可见当时的壮观辉煌。

6.明北京城

明朝攻下元大都后,对元大都进行了改造修建,并拆毁了元代的大内宫殿,重新规划。但最终格局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历经十四年的时间,逐步规划建设完成的。正统年间又修建了内城的九座城门,其中南面三门,其余三面各设两门,名称一直保留至今:南面的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北面的安定门、德胜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各城门都建有宏大壮丽的城门楼,正阳门城楼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是目前硕果仅存的一座。嘉靖年间,为防御蒙古骑兵的侵扰,明朝开始加筑外城,将天坛、山川坛等郊坛及城外居民圈围其中,原计划环绕内城四面一律加筑外墙,后因财力不足,东、西墙修到内城南墙附近就转抱内城东、西角楼,外城的城门一共设有七座,这样外城与内城就形成了明代北京城独特的“凸”字形格局。

皇城位于内城中部略偏南,占地将近7平方千米,周长约11千米,城墙高约6米。明代皇城包括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前的T字形宫廷广场,皇城共设六个门。皇城内为皇家禁地,百姓不得出入,包括紫禁城、西苑、东苑(又称南内)等宫苑。紫禁城是整个皇城的核心,北侧是万岁山(清改称景山),西侧是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西苑(包括北海、中海与南海),西北、东北有内府各监、司、衙门、作坊、仓库等宫廷服务机构,西南有金元以来一直矗立的庆寿寺双塔。

紫禁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南,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侧翼,是明代皇帝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主要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养心殿、斋宫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和后妃等居住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明代的北京城已经形成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壮美绵长的中轴线,南起外城正门永定门,中间经过天桥、郊坛区,到达正阳门,是繁华热闹的商业区;从正阳门、大明门到午门,是宫廷前区;从午门经紫禁城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到万岁山御苑,是最重要的宫殿区;然后出皇城北门至钟鼓楼,全程长达8千米,纵贯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将宫殿、苑囿、皇家坛庙等连为一体,成为京城的“龙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项杰作。

北京中轴线俯瞰图

7.清代以来的北京城

清代的北京基本上沿用明代旧制,格局稍有改变。比如,皇城不含天安门前的广场,只设有天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四个门;皇城内也不再全是皇家禁地,部分已经改为庙宇与民居。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修缮、重建、完善,从而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城的基本规制与面貌。但由于清朝统治者“内满外汉”的特殊政策,具体的街巷布局大异于此前。在内城建造了大量的王府,共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等12个等级。乾隆年间,仅亲王、郡王府就已达30座,比如著名的恭王府(当时为和坤宅第),今天已成为北京的名胜景点。外城宣南地区则建设了大量的会馆,比如湖南会馆、安徽会馆等,成为清代北京地区非常特殊的建筑类型。

皇家园林的营建,是清代对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之一。以“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清漪园)为代表的西北郊离宫别苑,总体布局规划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使北京城在帝王都城的功能性质之外,又具有了丰富的山水园林的审美文化内涵,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古都名胜文化。

此外,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清末以来,北京城逐渐出现了一些融合西式风格的建筑,比如圆明园中的西洋建筑、颐和园清晏舫、中海海晏堂等,不但丰富了北京城市文化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北京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质。

经过三千多年的不断建设、发展,北京从蓟、燕古城,发展为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都市,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梁思成曾经说过:“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是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继续有传统活力,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人类的智慧,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生命与内涵。作为一座世界闻名的古都,北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奠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 g50ltPpaL+ABj5/pje+v7ZZOp1JHyaY+h/MYND7wU5xpQpg0RyA6Nq5J9kbgsC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