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塔城往事:
军镇、口岸与一座城的民族史

新疆塔尔巴哈台山北麓,流淌着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塔城便坐落于此。穿城而过的5条河流给这座边境小城带来了“五弦之都”的别称。行走于塔城的街头,不时会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人擦肩而过,让人不禁好奇,他们从何而来?小小的塔城,为何充满浓郁的俄国风情?

撰文/孟繁勇(本刊记者) 摄影/宗波

● 始建于1910年的哈纳喀清真寺宣礼塔位于双塔公园西南侧

寻访塔城历史之踪迹,不得不提绥靖古城。

古城的遗迹,在塔城地区的部队驻地范围内仍可追寻,如今已经成为军营围墙的一部分。若非当地朋友提醒,还真是看不出来此地原为绥靖古城墙。我看到,在白杨树的树荫下,古城墙经岁月侵蚀之后斑驳难辨,初入眼时,以为只是一堆土垒。往前行去,在军营大门口处,见到用瓷砖装饰的城墙,上置火炮模型两门,依稀可见当时城防设施模样,这才确认,此地便是绥靖古城存留不多的遗迹了。

天湛蓝,云低首,树影婆娑,黄土高垒,无言处,寻思量。我想,旅人站在此处,都极易生发思古之幽情,但留在我心里的却是一个疑问:从一个军事重镇,至贸易口岸,最终成为25个民族汇集的边疆盛城,塔城是怎么做到的?

古城寻迹

塔城的传奇,是从一座小小的军营开始的。

清乾隆28年(1763年)春季的一天,伊犁河北的霍尔果斯军营,迎来了一队达斡尔族官兵。他们是从东北长途跋涉,为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而来。寂寥的边塞营房,一时热闹非凡。一年之后,清政府设塔尔巴哈台军台(塔城之名,即塔尔巴哈台城简称),设参赞大臣职,建城于雅尔,城名“肇丰”,周长一里四分,高一丈五尺,开四门。并从乌鲁木齐及陕甘等地,征调绿营兵600名屯垦戍边。

边境军事要塞的建立,在巩固边防之外,意外地为跨境通商的人们提供便利。一时间,来自哈萨克斯坦、俄国的商人,在边境进行贸易,收购本地的羊毛、兽皮及土特产运回国内出售,边境贸易在小小的要塞周边逐渐兴起。

边塞清苦,交通不便,况冬季严寒,夏日蚊虫,军士苦不堪言。于是在1765年,由雅尔迁建至楚呼楚,新建城垣,乾隆皇帝命名为“绥靖城”。随后,为解决驻地官军粮饷问题,大力兴办军屯、旗屯、民屯等,予以口粮、种子及农具,利其耕种,便有陕甘、乌鲁木齐等地的回民,来到此地或采金、或种地,以此谋生。至1769 年,又从南疆调来 100 户维吾尔族人,至交乌塘木、阿克乔克、乌拉斯台等地垦荒。但是,此时的古城规模仍然较小,“仅草创公廨,聊备栖止”而己。

同治四年(1864年),绥靖城遭遇大劫,其周边发生暴动,古城亦尽毁,仅存瓦砾。光绪十四年(1888年),新任参赞大臣额尔庆额上任,他走访四顾,发现城垣与俄国商人贸易买卖之地仅距20丈,其时边境仍有强敌袭扰,商与谍难以辨认,认为俄国由此易于掌握相关信息,且城小不固,沙俄邻近边境之地,均有重兵把守,恐启强邻侵占之心。额尔庆额力主另行择地修建,表章请上,清政府支持了他的建议。于是,在旧城半里之遥,额尔庆额另选“负山带河”之地,修建新城。

建城消息即出,额尔庆额征调选锋营的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官兵及当地百姓,入巴尔鲁克山伐木,松木由骆驼拖运而至。来自伊犁索伦营、锡伯营的百名工匠,就地取材,自行建窑烧制砖瓦。而官兵的家眷及百姓,上至老人,下至幼童,皆尽全力,壮年背运工料,老幼赶畜而行。

冬季雪厚,无法施工,一年之中,仅有数月可供营造。其间造造停停,直至三年之后,于1891年9月新城方才竣工,共费白银199100两。城围五里三分,高二丈二尺,底宽三丈六尺,收顶二丈二尺,大城楼三座,月城楼三座,大炮台一座,腰炮台六座,角楼四座,护城庙基一座,城门、甕洞、垛口俱全,均系工坚料实。

新建的绥靖城,至此与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喀什噶尔等各城相连,边疆防守相助,系成一体,强敌一时莫敢扰。尤其是清政府统一边疆之后,包括哈萨克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先后来到绥靖城,或商或农,或工或兵。

风光旖旎的库鲁斯台草原。摄影/贺振平

清末,外国探险家镜头下的塔城绥靖城东门。供图/贺振平

如今,当我站在古城墙遗迹佐近,白杨成排,风起叶落,飘飘荡荡,虽经风雨百年,城墙黄土,仍屹立于斯。遥想当年,人声鼎沸时,军民共此边城,生息来往。受惠于此的,不仅边民,军事的稳固,更为通商贸易提供了极佳的交易环境,一时之间,绥靖城商者众多,竟成为当时的边贸兴盛之地。

其中,尤以俄国商人为甚。1845年,一个名叫柳比莫夫的俄国人偷偷进入塔城和伊犁,他此行的目的,便是调查俄国商品在当地的销售情况。他的实际身份,是俄国外交部官员,回国之后,他在撰写的报告中言道:“只要以条约使那里的贸易合法化,俄国在新疆的贸易是大有潜力的。”随后,俄国两次向清政府磋商通商口岸一事,清政府均拒绝俄商人在包括塔尔巴哈台、伊犁和喀什噶尔的贸易申请。

咸丰元年(1851年)8月6日,因清廷积弱,沙俄行不轨手段,逼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其第一条便是贸易免税。之后,俄商在条约的庇护下,大量进入中国。在获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他们开设商行、兴办学校,塔城也由此引当时的风气之先。许多年后,至今在塔城,仍然能够寻找到俄商的后裔。

通商留踪

1900年的春季,卡利穆·恰尼雪夫从故乡俄罗斯喀山出发,跟随一众人等,踏上前往新疆的行程。数日之后,他通过巴克图口岸,来到塔城,定居于此。至今,卡利穆·恰尼雪夫的后代热发提·卡利穆夫,仍在塔城居住,他退休之后,在自家院落开了一个农家乐。在宽敞的院子里,热发提·卡利穆夫为我讲述了先辈的故事,他提到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红楼。

红楼,当时是俄罗斯商人在塔城的聚集之地,卡利穆·恰尼雪夫在这里为商人们做翻译,有些积蓄之后,自己也做些小生意。我来到此地时,正值午后6点,烈日隐去,余晖仍在,只见一片红色夺目,就算是在今天,在周围的楼房衬托之下,也显别具一格,这才明白红楼之名,是从颜色而来。红楼共分上下两层,绿色铁皮为顶,设房屋18间,二楼为起居室与商务会客厅,一楼为储藏室之用。其门框、窗棂均有精美图案,是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

俄式建筑风格的红楼,当时是俄商在塔城的聚集之地。摄影/贺振平

红楼的建立,实际上与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协议有关。条约第十二条规定,“俄罗斯商人前来贸易、存货、住人必需房屋,即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贸易亭、就近由中国指定一区,令俄罗斯商人自行盖造,以便住人、存货”。据此条约,在城外西北二里处指定区域无偿划拨土地,由俄领事馆负责协调修盖。

1853年11月,第一批房屋竣工,计房屋52间,入驻俄商92户。其后,又陆续新建教堂、学校、商行等建筑,或存货、或贸易、或居住,俄商们不断提出各种要求,清政府不得不又指定地点,供俄商及其家眷放牧牲畜,甚至圈定坟地。

在俄国驻新疆领事馆供职的官员鲍戈亚夫连斯基,曾在谈及新疆区域内的俄商贸易圈时说:“1851年伊犁条约(即《伊塔通商章程)是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侨居在中国两部地区的俄国臣民,开始改善了自己的地位。”

俄商在贸易圈的交易,不交纳任何形式的税费,凭此获得巨大利润。也因此,来到塔城的俄罗斯商人不断增多,俄式建筑林立,以至于锡纶在出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时,巡视各处,看到贸易圈内的俄商情景时“一见惊愕”,市场长半里有余,房屋错落密集,华商与俄商杂处,但俄商占8成,所雇员工众多,华商不过2成而已。市场周边,遍布大量俄式民居。锡纶随即下令,在贸易市场东面街口“设立木栅,以免俄商散漫”,实际上另一层含义,是避免俄贸易圈无序扩大。

红楼,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在1910年得以修建。随着俄国在塔城获得设领事、贸易免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塔城成为中俄贸易重镇。1861年,来自俄国喀山的塔塔尔族商人热玛赞·坎尼雪夫,为逃避兵役,来到塔城,始为俄商雇佣,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设立吉祥涌洋行,收购新疆各地皮毛、棉花等特产,出口俄国及欧洲。又从俄国进口百化至塔城,并在新疆各地设置分号,最远可达甘、陕等地。

生意越做越大的热玛赞·坎尼雪夫,获得利润巨大,于是选中俄国驻塔城领事馆南边,东接俄商贸易圈的市中心三角地修建商务中心,即为如今的红楼。他从俄国请来设计师,设计大楼建筑式样,雇佣塔城当地优秀工匠,选材皆取佳品, 3 年之后方才竣工。

塔城宾馆一角。

红楼即成,热玛赞·坎尼雪夫在红楼设立经营土特产购销和对俄进出口贸易,吸引了众多俄商来此设立商行分号及代办机构,一时之间,红楼成为当时塔城的商贸中心。此后,岁月变幻,红楼又被作为医院、行政办公楼、招待所及报社办公用房使用。如今,已经是塔城红楼博物馆,向游客们呈现过往的历史风俗。

我沿街而行,在红楼的附近,有许多俄式建筑,最突出的,便是如今的塔城地区宾馆(原俄驻塔城领事馆)。远远地,便被一座具有俄罗斯风格的蓝色洋葱头式尖顶建筑物吸引,东边则是宴会厅,曾几何时,作为领事馆俱乐部使用。一些年老的塔城人,还能讲述一些有关领事馆的故事,第一次放映电影、跳交谊舞、第一辆汽车,来到塔城的俄罗斯人,为塔城带来了许多的第一次,虽地处偏远,却引一时风气之先。

也因此,当茅盾于1939年秋携友西游,来至塔城,所看到的场景令他感叹:“商业及市场极为发达,具有近代化都市的优点,而且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气象。”

融合与影响

我在塔城逗留期间,与当地结识的朋友聊天,他们总是会提到两个人名,莫洛托夫和古兰丹姆·哈比甫阿丽娜。

莫洛托夫的名字,把我带到了拜格托别街5号,现在已经是塔城市第四中学(在莫洛托夫旧址扩建改造而成)。1946年,苏联领事馆与当时的苏侨协会商议筹集资金设立学校,供苏侨子女和俄罗斯商人后代就读。莫洛托夫作为外交官,主持了此项工作。据说,苏侨在修建此座建筑时,所需要的沙石、土方等材料的比例,都是用秤称出来的。严谨之处,使人颇为感慨,或许也正因如此,此建筑直至今日,仍然保存完好。

我眼前的学校旧址,现在已经是塔城市教育史馆和俄罗斯民俗馆。这是一座典型的俄式建筑,外观呈王字型结构,东西南北各开一扇门,长84米、宽27米、高6米,属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从正门进去,墙壁之上,皆挂表现俄式风情或人物的壁画。一条长长的甬道,两侧原为莫洛托夫学校教室及办公室,现已改为陈列室。在其中的一间,模拟了当时的教学场景,吸引我注意的是室内角落内毛炉(俄罗斯人取暖用的火炉),式样简洁,炉壁花纹却是俄式风情浓郁,也算别致。

● 库鲁斯台草原的俄罗斯族护林员兄弟。

俄罗斯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极为重视教育,除莫洛托夫学校之外,还在塔城北山克孜别提、额敏、裕民等地建成俄罗斯村小学。这些学校教学理念在当时是颇为先进的,俄商与苏侨子弟之外,也吸引了当地富裕家庭的子女入学。

而身为塔塔尔族的古兰丹姆·哈比甫阿丽娜,又与莫洛托夫等学校不同,她创办了新疆第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古兰丹姆学校(今塔城市红桥附近,已无遗址留存)。初期学生,仅有60多人,分为3个班,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等文化课。后期发展到7个年级,300余名学生的规模。

我在当地结识的塔塔尔族朋友再屯娜告诉我说,她的亲戚曾在古兰丹姆学校学习,那里还教授绣花、缝纫等工艺课,为的是能够让女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外,掌握一些谋生技能。而学生的毕业考试,则在塔城人民公园(今文化广场)公开举行,每逢考试季,围观者众,成为当时一景。

学校兴起、教堂耸立、俄式民居林立,俄罗斯人在塔城定居生活,最终成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1935年,新疆召开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俄罗斯族以“归化族”的名义正式成为新疆13个民族之一。但是,当时的俄罗斯人认为,此名称带有蔑称意味。1949年之后,俄罗斯人再次向政府请求,此后便废除了“归化族”名称,改称“俄罗斯族”。

我在塔城期间,感触最深的,便是多民族之间影响互通,彼此包容,尤其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互相吸收融会。比如说,当地人交谈之时,总是会从口语中蹦出几句俄语或哈萨克语来,在他们看来很是平常,我却听得如入云里雾里。

向当地朋友请教,这才知道来龙去脉。实际上,塔城人的日常表述,受多民族聚居的影响(尤其是俄语及哈萨克语的影响),听来别具特色。哈萨克族在表述中,哈语和汉语相杂,并吸收了俄语词汇及其他民族语言,大多数为生活用语。比如说,romka(哈萨克语),plomka(俄语),汉语译为酒杯。又如:idhan“农民”、jurena“主任”、dizhu“地主”、udiana“书店”、laba“喇叭”,等等。而塔城的汉族,也在日常交流中大量借用哈语词汇。比如他们在说到“奶牛”时,并不用汉语,而是非常自然的用哈萨克语称为“seyer”(意为奶牛)。

尤其是我在当地结识的朋友赵学军,经常会在与我的对话中,夹杂几句哈语或俄语,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他请教,说的是什么意思,每当此时,他总是会哈哈大笑。其实,若仅听名字,会以为他是汉族,实际上赵学军是俄罗斯族。他的奶奶玛鲁莎,来到塔城后嫁给了赵学军的爷爷。

正因多民族聚居的缘故,也使塔城给予我独特的感受。我想,在任何一个地方,也很少会看到如下的情景,那是在我所居住的宾馆门前的小广场上看到的一幕:夜色降临,没有音乐,几个人哼唱出节奏,汉族朋友在跳维吾尔族舞蹈,维吾尔族唱着哈萨克族民歌。不远处,绿荫下的餐饮凉亭中,有俄罗斯族朋友在旁边端起酒杯,我听到他在唱着京剧,自得其乐,其意融融……

(感谢沙黑古丽、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蔺茂奎提供采访协助,在此一并致谢。参考书目及文献:《新疆五十年》.《新疆通志·外事志》、《新疆通志·商业志·俄商》等)

再屯娜是塔塔尔族人。 eP+QsH9DSGH8ylA2sueUa85z4rH9s5ij7WGc0uMHN0FdGYevExjwSbF+6wUfGD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