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操捂热水袋吗?

寒潮来袭,不用妈妈提醒,我们终于自觉穿上了秋裤,裹上了羽绒服,握紧了暖手宝。据科学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时期比现在更寒冷,没有过冬三宝的古人们,又是怎么取暖的呢?

| 用:古人也有暖手宝 |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不过到了冬天,曹操也不能靠才华取暖,那么问题来了,他捂热水袋吗?

答案是:NO!

中国土生土长的取暖器具中,根据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火盆在古代家庭中的普及性,今天保留的许多民间风俗还与此有关,譬如结婚时新娘需“跨火盆”以驱除晦气。最常见的有火盆,又称“神仙炉”,是普通家庭冬季取暖必备。盆里放置木柴、炭等燃料,点火燃烧以供暖,在密闭房间里能起到很大的保暖作用。

手炉和足炉是古人的另两项发明。

手炉用于暖手,多为铜制,形制如小瓜大小,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放燃炭以产生热气,外壳包裹内胆,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镂空炉盖散发出来。手炉携带十分方便,且古代人宽袍大袖,手炉常常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渐衰落。

所以,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曹操,除了烤火,只能搓手。

足炉又称“汤婆子”,出现于宋代,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南瓜形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小口,热水从此处灌进。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起到“暖床”的效果。

至于这些取暖用器的燃料,有钱人家常用燃烧持久的炭取暖, 甚至在唐代贵族阶层当中,还流行制作精巧的舶来品“瑞炭”;而穷苦老百姓家则大多只能用稻草、秸秆作为燃料,还有人用牛粪取暖。

| 穿:穷人富人不一样 |

直到二十世纪,现代人过冬必备的羽绒服、棉袄才真正引入中国。在此之前,国人的冬衣经历了漫长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发展出了各异形态。

中国古代的服装材料,基本上可以分为葛、麻、棉、绸四种。

其中,葛与麻,指的是用植物的韧皮纤维编织而成的布料;而棉,可不是我们现在穿着的棉袄里的陆地棉,而是宋朝之后由非洲和印度传入中原种植的草棉和木棉;绸即丝绸,是自新石器时期始即为汉人所掌握的养蚕丝织技术带来的产品。

中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最为普遍的过冬衣物实是用葛质与麻质的蓬松絮状物填充制成的“缊袍”,保暖效果并不好。

宋朝以后,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原,种植成本低廉、保暖性能较葛、麻都有很大提升的外来棉花,带动着棉衣迅速发展成为老百姓过冬装备之一。

此外,运用漂茧制絮的工艺技术,古人也用蚕丝絮填充制成丝绵衣,但由于制作成本高,丝绵衣向来都是富贵人家的专属。

在远古时期,对于经济作物种植还未熟稔的古人,也用狩猎获得的兽皮制作保暖衣物。随着文明进步,中原地区出现了专门制作精致兽皮衣物的服装加工业,裘衣开始成为有钱人的新宠。

用以制裘的皮毛很多,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鹿裘、羊裘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

| 吃:御寒温补正当时 |

古人讲究饮食进补,在外部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改变饮食也能够从个人自身为冬季御寒起到重要作用。

包括《食珍录》、《食经》在内的各类古代膳食书籍,皆提及“冬膳”的重要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红枣、山药、枸杞、糯米等杂粮,都是冬季调理体质、御寒温补的好食材,而条件稍好的家庭则会开始进食高热量的肉类,如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

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有一段关于贾府冬季家宴的描写。第一道菜“牛乳蒸羊羔”被贾母戏称为“有了年纪的人吃的药”,实际上,这道菜是冬季补身精品,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补充元气,但因热性较大,一般不适于年轻人食用。那么,贾宝玉这些小辈又吃什么呢?答案是——烤鹿肉!可见,鹿肉这种甘温补虚、能调节血液循环的野味,在当时已经普遍成为大户人家冬季进补的桌上餐了。

民间自古以来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在十月立冬当日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随后也发展成为各地不同的食俗。

除了食物种类,古人在冬季食材处理方式上也有所发展,火锅便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涮火锅”这一习俗是从辽代契丹人开始的。1984年,考古专家在一座辽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幅壁画,壁画中三个契丹族人围着一个三足火锅,席地而坐,中间一个人搅动火锅,身旁还有一些肉类食物。至明清时期,宫廷菜当中的涮火锅还发展出鸡鸭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等各式各样的种类。

| 住:给房子加点料 |

在房屋内安装供暖设施,亦是古人冬季取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远古时期至近代明清,供暖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发展出火塘、火墙、壁炉、温室等形式。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发源于新石器时期,集炊事与取暖于一体。在室内地上挖成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做饭,这就是火塘。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秦代开始,壁炉成为冬季保暖的新秀。

相较于火塘取暖火力难以控制、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弊端,壁炉采用了覆瓮形炉膛的设计,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另外,壁炉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木炭火焰小,燃烧时间较长,可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

秦长乐宫遗址中还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中空墙体内,与灶相通,向室内不断辐射热量,是今天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暖气、火炕的雏形。

民间取暖条件艰苦,贵族家庭及宫廷的达官贵人们取暖方式可就“奢侈”了。

《汉书·霍光传》记载:“(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这里的“温室”,指的是汉代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包括以花椒和泥涂抹的墙壁、披挂锦绣的壁面、火齐(云母)屏风、鸿羽帐、地上铺着的西域毛毯等。这种为墙壁增加一道特殊保温层的做法,一直为后代皇亲贵族们沿用着。

至清代,紫禁城中又设“火道”,挖通于城内一些宫殿的地面之下,添火的灶口则设在殿外廊子下,同样利用传热原理,形成了暖阁结构。

至于北方人民所熟悉的“暖炕”,也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早期学界普遍认为暖炕由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高句丽民族发明,并随着女真一起入中原,但近来考古学家在河北地区发现的西汉火炕遗迹,又提出了火炕为西汉汉人发明的新猜想。

为了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古往今来的人们可谓费尽了心思啊。 xUY9tP2OvKyEdGmAmikFwyPbkULTPHdVWRaGn1IgxciasY4Bi1nEVik7jAHLXO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