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些集市可比某宝好逛多了

当人们在双十一疯狂剁手,买得不亦乐乎之际,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在物质相对匮乏,交通和物流都不甚发达的古代,购物对古人而言同样是生活的一大乐趣。

▲濑川三十七创作的现代“浮世绘”,脑补古人的现代生活

| 超级市场——集市 |

在没有大型商场,更没有淘宝网的古代,人们去哪里购物呢?

答案是——集市。

集市的形式很多,名称也各不相同。据《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虚……西蜀谓之亥……山东人谓之集。”所以旧时有“趁虚”、“赶市”等多种说法。

我国集市贸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只不过那时并无“市”可集,至多也只是在村里的十字路口摆摆地摊罢了。

正式的集市大约起源于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据《易·系辞》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得其所。”不过,出售单一商品的专门集市,直至唐代才开始涌现。

古代专门集市可分为季节性与非季节性两种。

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大多出售节令商品。《成都古今记》中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即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非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则大多销售生活必需品,如菜市、渔市、米市、茶市、马市等。此外,一年一度的庙会和香市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市。

| 唐:东西两市有讲究

在经济空前繁荣的唐代,长安城以官衙为中心,开设了固定的东西两市,供人们逛街购物剁手。而所谓买“东西”也正是源自于此。

▲唐朝长安城东西两市分布图

据《长安志·东市》中记载,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可见东市在当时主要经营奢侈品行当,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求。

而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住有不少外商,从而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西市包括了两百多个行业和四万多家商铺,不仅提供生活日用品,还出售大量西域、日韩等国海外“代购”来的商品,堪比今天北京的三里屯和“宇宙中心”五道口。

唐朝虽然商业繁荣,但对集市的营业时间却多有限制。午时击鼓三百下,商人始能入市,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而散市。

| 宋:早市晚市任你逛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彻底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早市一般始于五更(三点到五点钟),夜市则一般到晚三更(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才止。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京热闹非凡的市集情景

在宋朝的早市上,美食无疑是主角。南宋《梦梁录》记载,“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糕、粥、血脏羹、羊血、粉羹之类”,还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方罢” 。

6403.jpg

▲宋朝夜市的音乐表演

相比宵禁严格的唐朝,宋朝人的夜生活要丰富得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在北宋汴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在南宋临安,“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宋人的夜生活不仅是逛街、购物与吃喝,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生动的夜市文化,瓦舍勾栏里昼以夜继的文娱表演自不必说,算卦摊子亦是夜市上的热闹所在。遇上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和七夕节这样的“大型购物狂欢节”,宋朝的夜市更是人潮涌动。

| 快递小哥——货郎 |

正如剁手的传统由来已久,懒癌的习惯亦是古已有之。遇上天气不好,懒癌发作的时候,古人要怎么购物呢?别担心,快递小哥——货郎自会送货上门。

货郎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在商品流通不够发达的古代,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他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还带来了各种新奇的见闻。

不少话本小说、元曲杂剧、风俗画作中都有对货郎的描写。元代王晔的 《桃花女》中写道,“我待绣几朵花儿,可没针使,急切里等不得货郎担儿来买”;《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亦有“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 《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的叙述。

由此可见,古代虽然没有网购,但是货郎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购物方式。

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最想买些什么呢? 2D3BjoiVzEXmFa9ObYqLTQ5o9VmBcg3rc4p1/VdfPiZVMIvYXNUoQ66hC1i8cr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