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摩纳哥:岩石上的奢华之都

撰文/刘荣

摩纳哥虽小,却能在千年的云谲波诡、大国争夺中生存下来;摩纳哥王室时而低调,时而张扬,独特的治国策略让摩纳哥获得与其面积不成比例的国际地位;摩纳哥或许不如其蒙特卡洛赌场知名,但它的繁荣远非靠博彩业来支撑……到底是什么吸引人们来到这个只有“海胆大小”的国家呢?

133107663393_1.jpg

● 摩纳哥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

摩纳哥,在当地方言中,意为“岩石之国”。确实如此,这是一个在地中海边峭壁上建起的袖珍国家,全国面积仅有2.02平方公里,其中0.31平方公里是填海造地。摩纳哥位于法国里维埃拉东南沿海地带,北、西、东三面与法国接壤。当地没有机场,游客从法国乘坐火车入境摩纳哥,成为唯一的选择。

若你来到摩纳哥,便会体验到何为袖珍王国:站在山顶,一眼可以看遍全国;乘坐公交车,15分钟可以横穿国土;漫步游玩,两小时可以走遍全境。据说,摩纳哥的南北最窄之处,仅有300米左右,一不小心就会跨出国界。

流传在当地的民谣唱道:

摩纳哥,小得如同一个海胆,它却把高山和大海分隔

摩纳哥,建在岩石上的家园,无处撒种,不能收获

摩纳哥,有海水、阳光和智慧,我们照样生活

在民谣中被称为“海胆”大小的国家,创造出为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被赞誉为“奢华之都”。它更是以秀丽的风光,吸引全球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欧洲旅游胜地。若要追寻摩纳哥繁盛的秘密,任何一个当地人都会告诉你,这个国家与格里马尔迪家族紧密相关。

格里马尔迪家族传奇

统治摩纳哥近700年的格里马尔迪家族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主的帮助,与我相随。”这个原本生活在热那亚一带的著名家族,其祖先格里马尔迪曾因作战勇敢,立功甚多,被任命为热那亚共和国的高官。

1297年,一位名叫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的家族成员来到地中海时,看到建立在岩石上的摩纳哥城堡。当时,城堡是由腓尼基人控制的军事要塞,易守难攻。为此,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决定智取,他将宝剑隐藏于宽大的衣服中,伪装成一个路过的僧侣,进入了城堡。月夜星稀,当守卫城堡的军士进入梦乡之时,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悄悄打开城门,早已守候在外的伏兵手拿兵器,解除了守卫武装,兵不血刃地攻克了城堡。这段故事如今在摩纳哥家喻户晓,甚至在摩纳哥公国的国徽上红白相间的菱形图案、两旁是手持宝剑的僧侣,实际上描述的正是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的故事。

自此之后,格里马尔迪家族统治了摩纳哥。但在数百年间,撒丁王国(在它的基础上意大利实现了统一)、西班牙及法国先后为格里马尔迪家族提供保护,而摩纳哥也被上述国家所控制。尤其是在1793~1814年期间,法国成为摩纳哥的统治者,格里马尔迪家族曾一度被赶出摩纳哥。

1814年,《巴黎条约》的签订,使得摩纳哥被解放,脱离法国控制,格里马尔迪家族重回摩纳哥。但在181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划定欧洲势力范围,指定撒丁王国为摩纳哥提供保护领地的义务。时间来到1860年,撒丁王国此时为实现更大的领土扩张,与法国签订了《都灵密约》,用尼斯、萨伏依等地割让给法国为条件,以换取法国实际控制下的奥地利属地——伦巴第。次年,以撒丁王国为基础,成立了统一后的意大利。至此为始,摩纳哥的北、西、东三面皆被法国包围。

084978-043.jpg

蒙特卡洛的换岗仪式

当时,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摩纳哥名义管辖下的芒通和罗克布伦,因不满当地税收,宣布加入法国。在种种情况下,1861年,摩纳哥与法国签订协议,将早已失去控制的芒通和罗克布伦割让给法国,换取法国承认摩纳哥的独立地位。从此,摩纳哥的领土从20平方公里,大幅减少为0.15平方公里。此后,摩纳哥又经填海造地等措施,最终形成如今的国土面积。

宣布独立之后的摩纳哥,又于1911年颁布宪法,欧洲多了一个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这个被法国重重包围的国家自身无力保卫国土,于是在1918年,摩纳哥与法国签订了确立两国政治关系的条约,条约规定法国有义务为摩纳哥提供保护等。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在1919年,法国要求摩纳哥签订新的条约,规定摩纳哥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又没有后裔的情况下,摩纳哥就要并入法国。格里马尔迪家族自然不愿被法国吞并,为保证王室统治摩纳哥,在随后的多次谈判之后,对此条约作了新的补充,规定王室亲王所收养的子嗣,也可以继承摩纳哥公国王位。

实际上,法国对摩纳哥的影响,促使了摩纳哥人民捍卫摩纳哥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摩纳哥,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货币曾经是法国法郎,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法国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

赌业“发家”

摩纳哥全国建立在一片岩石之上,街道沿山势蜿蜒,两旁建筑物具有明显的中世纪风格。虽经岁月洗礼,但就算是放在今天,各方面与一些欧洲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街头漫步之时,不免会有一些疑问,“海胆”一样的摩纳哥,何以成为现在欧洲如此富庶的国家。

在1861年与法国签署协议独立之后,摩纳哥无工业、无农业,可以说除了美丽的景色之外,一无所有。那时,摩纳哥的实际控制者夏尔三世面临的并不是独立建国的喜悦,而是脱离法国之后的财政困难。他必须为摩纳哥找到一条繁荣的道路。温泉旅游与赌博,就是摩纳哥最初的发展路径。

法国统治摩纳哥时期,赌博属于明令禁止的行业。夏尔三世之所以选择开放博彩行业,是因为看到旅游胜地巴登巴登开设赌场之后,所带来的巨额收入。当夏尔三世决定建设赌场之时,他选定的地方只是一片岩石林立的土地。他为新开设的第一家赌场取名为卡西诺,期待观光客能够蜂拥而至。夏尔三世没有想到,自开业之后,卡西诺赌场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据说在开业的第一周,只有一位客人光临,不但没有输钱,而且还赢走了2法郎。直至1863年,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布朗的德国商人来到摩纳哥拜见夏尔三世,寻求得到王室支持,开设一家新的赌场。当时摩纳哥王室濒临破产,弗朗索瓦·布朗在德国汉堡发家,是个亿万富翁,他承诺以150万金路易的价格,换取新赌场50年的经营权。

150万金路易,在当时的欧洲是一笔巨款。对于摩纳哥王室而言,得到这笔收入,显然能够解燃眉之急。于是,夏尔三世同意了弗朗索瓦·布朗的提议,后者选定一块地形平坦名为“莱斯帕吕克”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新的奢华赌场。

为此,弗朗索瓦·布朗请来了设计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夏尔·加尼埃。夏尔·加尼埃对赌场的建造可谓空前,这是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共分两层。他运来昂贵的大理石,用28根缟玛瑙作为中厅的立柱;墙壁与天花板瑰丽,各种雕塑、艺术品装饰空间,同欧洲最豪华的建筑相比,也毫不逊色。

夏尔三世显然不想重蹈卡西诺赌场开业无人问津的覆辙。他全力支持弗朗索瓦·布朗,决定将赌场所在地与临近的豪华度假区,取名为“蒙特卡洛”。赌场内各式设施齐备,据说场内赌博方法之多,所设赌注之大,要远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著名赌场。果然,开业之后,便吸引来大批赌客,摩纳哥也终于解决了财政危机。蒙特卡洛赌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摩纳哥初期发展时持续稳定的财政来源。

赌场带来的利润惊人,以至于在1868年以后,摩纳哥王室已经拥有大量财富,甚至达到了仅凭赌场收入便可支撑国内各项开支的程度,为此取消了国内所有直接赋税。但也正因赌场的开设,摩纳哥王室被欧洲各国诟病。188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来到摩纳哥访问,认为赌场是以人类恶习取利,凡以此拥有财富者属于不当得利,为此拒绝与摩纳哥王室见面。

虽然饱受指责,但摩纳哥在建国初期,只能凭借赌场获取利润,以支撑公国发展资金。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业在欧洲兴起,拥有美丽风光的摩纳哥大举建设豪华度假酒店,以低赋税等优惠条件吸引投资,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的收入,逐渐超过赌场利润。19世纪80年代之后,摩纳哥的赌场收入,仅占国家收入的5%左右了。

068813-029.jpg

蒙特卡洛歌剧院那盏著名的吊灯

奢华城市中的F1赛道

如今的摩纳哥,以奢华的旅游度假享誉世界。其中,游客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摩纳哥一年一度的国际汽车F1(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在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2》中,托尼·斯塔克驾驶赛车在摩纳哥城市赛道上飞驰,这正是F1大奖赛摩纳哥赛道最吸引人之处。

踏上摩纳哥的城市街道,在2.02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竟然拥有一条长达3.83公里的标准赛道。你行走的脚下,便是舒马赫狂奔的赛道,那些热爱赛车的观光客,想一想便会激动。实际上,摩纳哥也是世界上唯一在城市街道上举行F1大赛的国家,每年5月的比赛到来之时,F1赛道需要耗时42天铺就,即在街道上搭建移动护栏。而在比赛结束之后,还需花费21天去移除赛道两旁的护栏。

在街道上开F1的感觉是什么样?让曾经连续五次夺得摩纳哥F1冠军的迈克尔·舒马赫来告诉你是最合适不过的,这位冠军对赛道的评价是:“这是一条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的赛道。”而狭窄的道路,也使得比赛险象环生,超车在缝隙间完成。在78圈的赛程中,需要换挡3000多次的赛车手们,精神高度紧张。因此,摩纳哥的赛道被誉为F1大赛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赛道。

为什么摩纳哥会在局促的街道承办F1大赛?实际上,这正是摩纳哥王室为吸引旅游豪客而做出的决定。每一年的比赛,均选择在5月22日至28日举行。当1929年第一届F1大奖赛摩纳哥段开始之时,来自中东的豪门、欧洲的富翁、世界各地的F1车迷们,云集摩纳哥。刺激的马达声轰鸣在城市赛道之时,这些有钱人豪爽的花费,也使摩纳哥赚得盆满钵满。

在摩纳哥观看F1比赛有完全不同的体验,赛道近在咫尺,当地人站在阳台上就可观看。为此,疯狂的车迷甚至提前半年就会预订酒店。据说最佳观看地点是巴黎大酒店的临街房间,在比赛日期间,酒店房价高达2000英镑一晚。

F1大奖赛的成功,为摩纳哥带来空前的关注与高利润的回报。有关数据显示,每年一度的F1大奖赛,可以为摩纳哥带来投入资金5倍以上的收益,其中还不包括相关的边际效应收益。同时,大赛可以吸引22万名现场观众到此消费,其中97%来自摩纳哥以外的地区。

格里马尔迪家族成员意识到,没有工业支撑、国土面积狭小的摩纳哥,在赌博业之外,也可以凭借大力发展会展节日经济,取得巨大成功。至今,包括F1大奖赛、蒙特卡洛汽车拉力赛、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蒙特卡洛网球大师杯系列赛、环法自行车赛、摩纳哥国际游泳锦标赛、国际礼花节等世界闻名的赛事及会展纷纷落户摩纳哥,可谓月月有大赛,由此吸引来大量的观光客。

如今,摩纳哥对中国已经开放ADS签证,若是你有机会去往摩纳哥旅行,在一眼可以望尽全境的国家,观赏美景、体验繁华之余,思索摩纳哥自独立之后,如何从一座岩石上的城堡,发展成为世界奢华之都,细细品味,相信自是一番心境。

068813-034.jpg
068813-026.jpg

蒙特卡洛歌剧院已被装修完毕

134205300923.jpg

摩纳哥人永远不满足单一风格的游艇或帆船

CFP467859417.jpg

F1大奖赛摩纳哥站练习赛赛况。供图/CFP 4ODtqrbyAGzxj8pK7EsKAxg3eITn7MmIRmdFtYRXencvu+MOClUJgDCh+x7xoqzs



马耳他:地中海骑士传奇

撰文/刘荣

很难想象,马耳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却发生过如此多的故事:罗马人在这里留下了大理石建筑;诺曼底佣兵在这里留下了天主教;英国人将这里的汽车改为右舵,甚至连马耳他语都是由迦太基语、阿拉伯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混合而成的。然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骑士传奇。

IMG_9103p.jpg

●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央的几座岛屿上

IMG_2885p.jpg

马耳他“三蓝”之一

马耳他公主和骑士,这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久到很多细节都已经模糊,可是,没有人会质疑它。欧洲八国骑士团曾经是这个国家的保护者和行政者,红底白十字纹章,从此和马耳他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马耳他,这个小巧的岛国,让我目眩神迷。它的历史属于很多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它的地理,也曾是很多国家地理的一部分:7000年前的巨石与地宫、红十字军战时的地洞与堡垒、城与城之间难以逾越的山谷……太多国家争先恐后地在这里留下印记,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一道城墙都密而不语,历史爱好者一定会狂热地爱上这里。

瓦莱塔:以他之名

它(瓦莱塔),马耳他的首都,他(瓦莱塔),骑士团的首领。如果一座城,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你一定能想象出,他与它之间生死相依的期许。

瓦莱塔是一座真正的骑士之城,城里一座座白色石头房子,都是用岛上特有的石灰石建筑的。这种石灰石刚被开采出来时,甚至比豆腐还柔软,被太阳晒久了,就会变得坚硬如铁,甚至连钢钉都很难被嵌入,这种决绝的性格,就像骑士那颗勇敢坚韧的心。

城中的圣约翰大教堂是马耳他骑士传奇开始的地方。教堂里每块长2米、宽1米,镶嵌着黄金的地砖下,都埋着一名曾经策马持剑的骑士。400多块地砖,400多名骑士,每块地砖都是一名骑士的墓碑,瓦莱塔就位于其中。

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曾经说过:“没有比‘马耳他大围攻’更著名的战役了。”这场战役发生在1565年,彼时,马耳他的领袖,就是圣约翰骑士团的第六任首领瓦莱塔。那一年,奥斯曼帝国围攻马耳他,想借助它为跳板踏上欧洲。48000人的精锐部队对峙500人的骑士团、4000多名马耳他居民,以及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3000名雇佣军。骑士们经过3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守住了马耳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保护了整个欧洲文明。从此,奥斯曼帝国不败的神话被终结,骑士团和马耳他紧紧相连。

如今,在圣约翰大教堂不远处,有一家小小的商店。店主也叫瓦莱塔,这个名字是他那位具有骑士情结的父亲给他起的。店主瓦莱塔说,他的父亲是英国人,1964年,马耳他脱离英国政府宣告独立,可他的父亲执意选择留下来。瓦莱塔说:“父亲最不喜欢那个小个子法国人。”自从拿破仑来了,各国的骑士纷纷离开了马耳他,只留下这座城和那些浓郁的骑士文化符号,马耳他骑士的传奇也变成了传说。

在瓦莱塔城内,游荡着许多充满骑士情怀的游客。圣约翰大教堂、马耳他总统府(当年的骑士团首领宫),散落在城内的骑士团旗帜,骑士的弓箭、盾牌、族徽和盔甲……如今,我们在瓦莱塔城看到的,不再是骑士挥斥方遒的英爽,而是居民们波澜不惊的生活。无论是现存的骑士首领府、巴拉卡上花园,还是那些曾经住过骑士,如今住着平民百姓的房屋,都是一统天下的淡土黄色,反射着地中海之心的神光。

二战刮来的英伦之风,也让瓦莱塔城的骑士风范变得不那么纯粹——随处可见英国老式的茶馆、酒吧、俱乐部、古典式汽车和传统飘窗,还有红色的电话亭,而骑士精神,却烙刻在人们的心中。

三城市:骑士的耳目

瓦莱塔的墓碑上,铿锵有力地写着:“害羞的亚洲人和非洲人,这里是欧洲的标志。”正因为这些骄傲的骑士,欧洲文化才能被鲜活地保存下来。各种文明的风暴在这个小岛国上吹来吹去,每一段却又支离破碎,但是它们最终成为马耳他传奇的组成部分。

最著名的传奇,当属“三城市”。我站在瓦莱塔的巴拉卡上花园,三城市如同绵延的画卷,气势磅礴地展开在我的面前。残阳如血,三座小城被映照成金红色,一如当年那场大战一样,惊心动魄。

在当权者眼中,马耳他是一位骄傲的公主,貌美如花,还拥有无比诱人的嫁妆,谁娶到她,就拿到了欧洲十字路口的王者之位。于是乎,土耳其的苏莱曼大帝、法国的拿破仑、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都对她垂涎三尺。可惜,美丽的公主喜欢的却是那位英勇善战的骑士。

11世纪,教皇终于如愿以偿。只是圣城一时众生涂炭,军队溃不成军,医院骑士团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医院骑士团就是为了救死扶伤。不过,手术刀怎比得上兵器威风,骑士们最终高举战旗,几经辗转,落脚马耳他。16世纪,一直庇护着马耳他的西班牙,懒得和土耳其人纠缠,于是跟骑士团说,给我一只马耳他鹰(一个马耳他鹰币)做聘礼,马耳他公主就嫁给你啦。从那一刻起,马耳他公主就冠以了骑士之姓。

尽管如此,马耳他还是一块令人垂涎欲滴的肥肉,外敌依然蠢蠢欲动。得到马耳他公主的骑士们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守护它。三城市敏感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永远站在了马耳他的最前线,在伏尔泰所说的那一场著名的“马耳他大围攻”中,马耳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城市几乎成为废墟,这三座城市就是Citta Vittoriosa(胜利的城市)、Citta Invitta(未被征服的城市)、Citta Cospicua(显著的城市)。

在三城市里,有一只刻在森格里亚瞭望塔上的大眼睛,一直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的海。当你走近时,就会发现它还有一只耳朵,马耳他人告诉我们,这就是马耳他骑士的耳目,多年来沉默而固执地守护着马耳他。

森格里亚是骑士团另一位首领的名字,三城市是骑士团登岛之后最初的栖息之地,它的宫殿、教堂、要塞和堡垒,远比瓦莱塔的更加古老。不过今天居住在这里的,多是一些当地的艺术家。比起游客接踵的瓦莱塔,这里更像一座未经开垦的静城。隆隆的枪炮声早已沉没在蔚蓝色的地中海,鸽子咕咕的声音划过天际,骑士的剑和帽子安静地放置在圣劳伦斯大教堂和教堂博物馆里,一家家艺术作坊“盛开”在逼仄的小巷中。

戈佐岛:骑士的归处

马耳他几乎容纳了世界上所有的蓝色,海的深处是厚重的蓝,稍浅的地方是轻巧的蓝,掬一捧海水在手中是透明的蓝,天空是炫目得不可一世的蓝……因此,马耳他最著名的旅游资源,当属“三蓝”——蓝窗、蓝洞、蓝湖。吸引绝大多数观光客的蓝窗,就位于戈佐岛。

戈佐岛,马耳他的第二大岛。说是第二大岛,其实,它的面积不足70平方公里。瓦莱塔城的骑士后代,有一些就选择来这里居住。

克里特就是其中一位。这个正和一群朋友喝得半醉的男人,在瓦莱塔有一栋面积可观的老房子,他在那里种了许多仙人掌,为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子增添了些许生气。他从来不怀疑自己身上流淌着属于骑士的血液,所以,作为一名杰出的医生,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和骑士团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骑士团8万多名志愿者之一,他曾经参加过黎巴嫩内战的医疗援助、在泰国的救援行动等。1997年,参加意大利地震援助之后,克里特回到马耳他,来到了戈佐岛,开始宁静无思的生活。克里特说,马耳他骑士团如今有大约13500名成员,骑士甄选极其严格,这一生,他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骑士中的一员,可是,曾经能以骑士的名义行走江湖,也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们问他,何谓骑士?克里特说,骑士不仅是战士。他的骑士使命的达成,就是救死扶伤、匡扶正义。

游客们爱着的戈佐岛,是因为旖旎的海和壮美的蓝窗,可戈佐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一座城堡——齐塔德拉(Citadel,马耳他语城堡的音译),戈佐岛上独一无二的城堡。

远在骑士团到达的3000年前,齐塔德拉城堡已经兀然矗立于此,最久远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青铜器时代,腓尼基人继续发展了这个堡垒的军事力量;罗马帝国时代,这里正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有人居住的军事要塞,即“卫城”。当骑士团到来之后,重新将它发扬光大。

1565年“马耳他大围攻”之后,骑士们在城堡的南部加固和扩大了城堡的规模,主要用作对抗外敌攻击时的基地和避难所。之前,土耳其人曾经掠夺了大量的戈佐岛民去做奴隶,戈佐岛一度衰败,在骑士团到来之后,加强防务,重振戈佐岛,从马耳他岛迁徙了大量人口过来,才有了现在的齐塔德拉城堡和戈佐岛。我们终于明白,为何戈佐人对齐塔德拉城堡和骑士团怀有如此强烈的感情。

齐塔德拉城堡里从来没有来过公主,这里以前住过骑士,现在是博物馆、艺术中心、军械库和大教堂。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碧海蓝天之外,还能看到骑士的前世今生。

马耳他的风景如此清澈纯净,文化和历史却那么绚烂多彩。地中海多元化的特性,使多国文化在这里碰撞,马耳他人却始终以骑士为骄傲。那一年传奇的骑士,成就了今天马耳他的传奇。

IMG_0326p.jpg
IMG_0371p.jpg

马耳他的建筑是一统天下的淡土黄色

首都瓦莱塔和三城市隔水相望

IMG_7101ax.jpg

● 微型国度马耳他 4ODtqrbyAGzxj8pK7EsKAxg3eITn7MmIRmdFtYRXencvu+MOClUJgDCh+x7xoq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