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又开始了新的时代,即“新生代”时期,这一时期地壳频繁地隆起,火山也有了急剧的变化。同时,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以及安第斯山脉也都突然崛起;而现在看到的大洋和大陆板块的雏形也出现在那个时候;此时的世界版图和现在的版图轮廓十分相似。据推测,从新生代到现在时间跨越了4000万—8000万年。
新生代的初期,地球气候极其恶劣。慢慢地,气候开始变得温暖而舒适,一个崭新的生命繁荣期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气候又一次变得恶劣,一次又一次的酷寒周期袭击着地球,这就是所谓的“冰河时代”。现在,我们生存的温和舒适的气候是从冰河时期演变而来的。
直到现在,因为我们没有充分掌握气候变化的原因,所以未来气候的发展趋势很难估量。或许地球上的阳光将会更加充足,或许温度将逐渐下降,我们将再次进入冰河时期,又或许火山喷发更加频繁,山脉更为陡峭地隆起,也许这些现象都会逐渐削减,这些我们都无法得知。因为缺少足够的科学依据,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拉开“新生代”的序幕,禾本科植物开始出现,地球上也开始有了草原;那些一开始极为普通的哺乳动物,现在有些进化成了食草动物,有些成为以捕食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
就这些最先出现的哺乳动物的特征而言,跟之前在地球上一度繁盛后又消失的食草、食肉的爬行动物十分相似。那些不细心观察的人会认为,这次新的开始,不过是大自然再次重复气候温和、物种丰富的漫长的周期;他们认为这仅仅是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取代了食草、食肉的恐龙罢了。这种认识比较片面。宇宙不停地变化,它总是在不断进化,这种变化看不到尽头;历史不会重复,也不会有相同的事物。“新生代”和“中生代”的差别所产生的意义比它们的相似性更为深刻。
这两个时期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心理层次上的差距,哺乳动物与其后代的接触程度表现最为明显。哺乳动物总是和后代接触频繁,这和稍微低等的鸟类很相似,但跟爬行动物有很大差异。大部分的爬行动物会抛弃自己的卵,任其自生自灭,这导致它们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它们的父母是谁。它们仅有的心理活动也局限于它们的生活经历;爬行动物可能会容忍同类的存在,但它们没有交流;这些个体孤立存在,它们从不模仿和学习彼此,更别说一致行动。而新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出于抚育后代的原因,交流模仿彼此,这就开始出现了互相学习;它们有了彼此间警戒的鸣叫和一些合作活动,所以交流成为可能,同时互相控制和教育对方也成为可能。如此一来,“可以教育”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
出现在“新生代”时期的早期哺乳动物,它们的大脑并不比那些积极的食肉恐龙大多少。但我们翻看岩石记录就会发现,所有哺乳动物的脑容量都呈平稳的上升趋势。比如,出现在“新生代”的早期的“雷兽”,无论是习性还是需求,都和犀牛很相似,但脑容量却还不到犀牛的十分之一。
或许,早期的哺乳动物在哺乳期结束之后就离开了它们的孩子,但它们如果具备了理解沟通的能力继续保持联系的能力就会变得有益。于是,哺乳动物真正的生活特征显现了出来,它们接受了彼此,开始群居生活,互相照顾模仿,还通过各自的叫声和动作传达情意。在之前的脊椎动物中,这样的情况从未发生过。虽然鱼类和爬行动物也曾集体生活,可这是因为它们大量的繁殖和条件相似的原因才这样做的。但对社会性群居的哺乳动物而言,它们不仅仅是外在力量上的联系,内部的情感联系才是最主要的。它们同时同地聚在一起不仅是因为相像,更是因为真心喜欢,彼此喜欢聚在一起。
人类的思维不同于爬行动物的思维,这种差异使我们喜欢它们。我们不能理解它们那些像恐惧、憎恶和食欲一样简单、急迫的本能动机。人类的动机复杂而不冲动,做事衡量利弊并且注重结果,所以我们无法理解那些出自本能的动机。但是鸟类和哺乳动物不同,它们都会顾及其他同类,能够控制自己,具有社会性的诉求,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这一方面和最初的人类很接近,正是如此,人类才会和它们的很多种类建立了联系。我们能够感应到它们的行为和叫声。因此,我们可以凭借这种共鸣使它们成为宠物,它们通过我们的驯养成为懂人性的动物。
在“新生代”时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动物大脑发育速度之快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成了标志:一是标志着新的相互依存交流的关系在生物个体之间建立;二是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即将形成,下面将提到这一点。
随着“新生代”的发展,地球上的动植物群也逐渐朝着当今动植物的方向发展,现在独角兽、雷兽等大型笨拙的动物以及其同类从地球上消失了。另外一些新生物种在地球上出现了,如骆驼、象、鹿、犬、狮、马、虎、长颈鹿等大量动物,它们就是从这些怪异而笨拙的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通过地质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马的进化变化很明显。我们对马的记录从“新生代”初期小貘状的原始马就开始了,这些记录非常完整。除此之外,我们也比较准确地记载了羊驼和骆驼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