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想成为富人,你得攒资产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手头并不宽裕,那你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攒钱,积累本金。

有一本非常流行的理财书,叫作《穷爸爸富爸爸》,这是一本不错的理财启蒙书籍,它介绍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财观点:少消费、多储蓄,并且把攒下的钱投到能带来收入的资产上,这样就可以完美地实现财务自由。

但是,什么是消费?什么是资产?你分得清吗?在这里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回答。

假如单位给你发了1 000元的奖金,你拿1 000元买烟抽,这就是消费;如果你拿这1 000元转入了余额宝,就是买了资产。你买了烟等你抽完就什么都不剩了,而余额宝可以帮你把钱增值,让钱生钱。

能够为我们“生钱”的就是资产。 例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理财产品等,虽然它们生钱的速度各有不同,但只要持有它们,就会以各种方式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现金。不能“生钱”的就不是资产,例如我们花钱去买烟抽,这就是消费,抽完烟这笔钱就不复存在了。

现金不是资产。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一愣:现金不是资产吗?那我们辛苦攒下几十万的存款,不算变得富有吗?很遗憾,至少从“生钱”的角度衡量,现金不是资产,持有现金,长期看是会贬值的。

如果手里有几十万的人民币,这在当下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这个“财富”是要打引号的。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20世纪80年代有个词叫作“万元户”。这个词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词。80年代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吃一顿饭也就几块钱。所以说谁家里有上万元的钱,那绝对是过得非常舒坦的。

但是现在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京城镇居民的2016年人均年收入都到52 530元了。1万元也就是比两个月的平均收入稍多一点的钱,根本不算啥。如果80年代有个万元户,把1万元现金藏在家里,那到现在,当初的1万元还是1万元,现金自己是不会增值的。但如果这个万元户,用当初的1万元买指数基金,那到现在这1万元很可能会变成30万元。股票、基金等是资产,它们会自己“生钱”,而现金不是资产,请牢记这一点。

现在手里有几十万元的人,就像80年代的万元户,虽然目前看起来好像是“富有”的,但再过30年,几十万元很可能就不值一提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现金是越来越多的。所以,如果我们持有不会自己“生钱”的现金,那么这部分现金占全社会现金的比例就会越来越低,也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手里有现金是好事,但长期持有现金,却是一个灾难。

现金是死的,它自己不会增值,所以我们要用现金去买“资产”,例如股票、基金等。只有资产才能自己“生钱”,避免贬值的悲剧。记住一句话,现金不是资产,长期不用的现金,我们应该拿来买真正的资产。

1.什么是财务自由

当我们积累了足够多能够“钱生钱”的资产,我们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什么是财务自由呢?

通俗地说,财务自由是我们可以不必为钱发愁,同时又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的人,看起来非常富有,每个月有大笔的工资收入,但他必须通过不间断地长时间工作来维持自己的工资收入。例如一位富有经验的牙医,他可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也能给他带来很多的回报,可是一旦他没有能力工作了,比如高龄退休了,他的高收入也就戛然而止。

真正的财务自由,是手里有大量能够“钱生钱”的资产,这样即使自己不再投入精力去工作,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现金收入。

我们可以看看《福布斯》排行榜,全球知名的富豪,基本上都是手里握有大量的资产:比尔·盖茨(Bill Gates)手里有微软公司的股权,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手里有很多优秀公司的股票,李嘉诚在全球有大量的地产港口……

这些富豪手里都有大量可以“生钱”的资产。这些资产,有的是这些富豪创业建立的公司的股权,有的是像巴菲特这样“买来”的股票。经营公司、投资股票是这些富豪的主业,但他们也可以随时去度假、旅游,或者做慈善、举办论坛。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手里的资产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为他们“生钱”。

有足够的资金和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财务自由。

2.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真正的富人,手握大量资产,同时又绝不会去支付自己承受不起的消费。例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有几百亿美元的财富,其中绝大多数财富都是微软公司的股权,这些股权就是他的资产,能源源不断地给他带来现金。股神巴菲特也是如此,他绝大多数资产就是他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Cooperation)的股权,但巴菲特更是以节俭著称,几十年都工作在家乡的那栋办公楼里,虽然手握几百亿美元,但从来不贪慕虚荣。

减少消费并不是说要做“葛朗台”式的吝啬之人,而是说要更加理性地消费,而不是承担自己支付不起的消费。当我们月薪只有5 000元时,先别想着购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当我们买第一辆车的时候,可以挑选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当我们的时间还不值钱的时候,可以用业余时间多看书、锻炼身体,戒掉一些花费较高却对身体无益的消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做投资理财,首先得手里有钱才行。我们在消费上更务实一些,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钱用于投资,更快地走上“钱生钱”的道路,如此这样,做投资才会越来越轻松,才会更快地实现财务自由。

想要成为富人,我们要把钱拿来买“资产”,资产可以“钱生钱”,当我们积累下大量的、能长期“钱生钱”的资产,我们就变得富有了。甚至不用工作,这些资产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现金收入,实现财富自由。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积累大量的资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有本金,有了本金我们才可以去买资产。所以如何获得第一桶金,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

每个人的第一桶金来源可能各不相同:有的人是从父母那里获取第一桶金,有的人是因为买彩票中了奖,有的人是因为做买卖赚到了钱……不过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通过工作来获取工资收入的。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我们可以随意决定它的用途。所以很多朋友就把这个钱花在吃喝玩乐上了。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这样做可以享受生活,获得快乐,也没啥不好的。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吃喝玩乐上,导致没有钱去积累资产,那就太糟糕啦。我们可以来看个例子。

假如我们每天中午吃外面卖的快餐作为午餐,花费20元。那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约22个工作日,一年下来光花在午餐外卖上的钱就是接近5 300元。但如果我们每天在家里为自己精心准备好午餐,大约只需要不到10元就可以做得很好。为自己和家人做午餐,相比起外卖,不仅更加健康美味,还可以每年省下几千元。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坚持这么做,单单是工作日的午餐费,10年下来就是接近3万元。这些钱如果可以每年拿来买资产,让“钱生钱”,10年后这3万元就可以增值到10万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财富的差距就是在这不起眼的一点一滴中拉开的。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以“节约”著称的,因为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以后的利润。

著名的犹太船商斯图亚特(Stewart)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和利润是成正比的。”

他的员工评价斯图亚特,说他是一个“非常吝啬,让人讨厌的人”。他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特别重视,公司的很多文件都是在用过的纸的背面打印的,公司每一项大的开支都需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批才能支付。也正是因为这种节约精神,他的公司才能创造出巨额的财富,直至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我们拥有的财富是有限的,没有谁的钱可以随便花。如果我们在没必要的开支上多花一分钱,也就意味着我们用于投资的资金少了一分钱。吃喝玩乐上花的钱,花费了也就没有了;但是投资上的钱是可以不断钱生钱的,一分钱未来甚至可以产出无数个一分钱。

越早开始积累资金用于投资,我们就可以越早积累下资产,让资产为我们打工,不断地“钱生钱”,我们就可以更早地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Stp5xK3c9HvrV5dtTQdf1ve5OJVN81kl6QeBQIbAspWcHqR87ishbApoF39Ki/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