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缓存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是互联网架构区别于传统IT技术最大的地方,对缓存的理解和使用的深度决定了是否能架构出一个高性价比、高扩展性的系统。阿里巴巴的系统使用了大量缓存技术(内部缓存的产品名字叫Tair)。从2007年开始,缓存服务器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增长速度,而因为对缓存的充分使用,系统具备的吞吐量能力的增速又远远高于缓存本身规模的增速。这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成本下降非常明显,大概使用1台缓存服务器就可以完成以前4台服务器的工作,从而为整体集群节省3台服务器。

缓存代表了高性能的一项技术,同时缓存也是系统架构里非常核心的部分,一个系统缓存承担着90%以上的热点流量,缓存出一点点问题,系统的可用性会马上受到影响。在阿里巴巴的系统架构讨论会上,一般都会把做缓存产品的同事叫上,要求其在了解系统架构规模的前提下给出流量规模、分区方案、热点节点等方面的建议。负责缓存产品的同事往往也需要对业务有所了解,否则就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缓存的使用也使得架构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流量走向变得更简单,这使得系统持续可用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缓存在各个层面的工作原理、作用和价值。理解了缓存的相关知识,会对架构一个高性能分布式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小邪(蒋江伟)阿里研究员 3F3WA5TotcekeEwfXCvAay7apCPOhA0MLJYVTmjRIOGVCvvQI/1v2Sw2VM/iQf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