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督以为经”——顺守自然理路以为常法,是本篇的总纲。“庖丁解牛”中的庖丁,解剖筋骨盘结的牛而不损其刀,正是他顺着牛的自然理路的结果。
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时举手投足之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那优美的旋律、美妙的舞姿,构成了一幅极为生动的、极为形象的艺术画面。
从宰牛之方喻养生之理,由养生之理喻处世之道。庄子以牛的筋骨盘结,比喻处世之繁复;以庖丁在实践中领悟的宰牛得“因其固然”的道理,启迪我们处世不能强行妄为,要遵循客观规律;以庖丁遇到筋骨盘结的难为之处所采取的“怵然为戒”,凝神专注的心态,告诫我们遇到困难,行事更应警惕、专注;又以庖丁成功后“踌躇满志”的喜悦和“善刀而藏之”的谨慎,教导我们凡事应内敛,不宜过于张扬。
我们从艺术创作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庖丁解牛”,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升华了的艺术境界,描绘了艺术家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心境:
1. 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主、客体的对立消解、融合——“庖丁解牛”,从人、牛对立——“所见无非全牛”,到对立的消解——“未尝见全牛”,是经过长期的练习活动,艺术活动也同样经历由创造的主体与外在客体呈对立状态,到主、客体消解,直至融合的过程。
2. 创造活动自由无拘的境界——庖丁进刀“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正是创造主体技艺纯熟达到挥洒自如的自由境界的极妙描述。
3. 创造者的审美享受——庖丁解牛,每遇筋骨盘结之处,便“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一旦完成,便“踌躇满志”,这种由紧张而松弛、由焦虑而惊喜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艺术创造者审美享受的陶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