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籁一段描写客观世界的自然音响,接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一段描写主观世界的纷争纠结。这一段对于百家争鸣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样态描绘得十分精彩。事实上,不仅指百家,也写尽了文化市场上所有从事于知见活动与言论表露者的争辩景况。卷入文化论战中的各色各样人,或高谈阔论,旁征博引;或细水长流,言辩不休。今天写一文攻击对方,明天写一纸辩护自己。整天攻心斗智,劳神憔思。而情绪的反应,也如暴风吹刮的浮云,“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时而发表自己的意见便扬扬自得,时而聆听别人的观点便深深不满,时而批评别人的理论便喜形于色,时而见他人批驳便气愤不已。在这文化论战中,大家争得鼓睛暴眼的样子,历历如画。
文化论战的参与者,却因各囿于己见,人人自我执着,锁闭在自己的观念囚牢里,这都是没有“丧我”的表现。“丧我”的“我”,也就是种种情绪所执着的假我。“喜怒哀乐”这种种情绪的反应,时时刻刻困扰着人心;“虑叹变慹”这种种心理的现象,日日夜夜在脑中交侵不已。受情绪所左右的假我,背后还有没有个真我呢?有的,虽然看不见它的形迹,却是真实存在着的(“有情而无形”)。于是,由情绪的我点出一个“真宰”——生命真正的主宰——用现代语来说就是“真正的自我”。接着,再由“六骸、四肢、九窍”的形骸之我,点出一个“真君”。“真君”和“真宰”同义,都是指真实的自我。
一般人多可悲啊!投生在世,“与物相刃相靡”,一辈子忙忙碌碌,向外奔逐,究竟是为了什么?企求什么?获得了什么?“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生是这般的迷糊吗?在这里,庄子很沉痛地向人发出自觉的呼声。
世人“终身役役”,反把真正的自我迷失了!百家争鸣,甚至一切物论,亦莫不如此,逞雄争辩,勾心斗智,那是迷失了真我的表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