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界上有两本书是我最爱好的:一本是中国的《庄子》,另一本是德国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适合于我现在的生活与个性。在查拉图斯特拉面前,每个人都会觉得像面对一面镜子,你会发现真实的自我,你会感到生命力的奔放,你会亲历无限的提升力量,在你心灵深处激荡着。因此,尼采的著作是人人都可读、人人都该读的。

20世纪初,尼采思想被误用而掀起了政坛上的轩然大波,从此为世人所瞩目。到了今天,幸而学者们已经能够冷静地从他的著作中吸取他的精义,从而发现其中的重要性:尼采提出上帝的死亡与自我的超升,并且表现冲创的意志与奋斗的精神,同时还体验到人类强烈的“孤独”感。这些都构成为现代哲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在意义与中心问题。

现代的思想界中,几乎很少不受尼采哲学的影响。现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家雅思培(Jaspers,一译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Heidegger,一译海德格尔),都是研究尼采最有名的学人;去世没好久的诺贝尔文学得奖人加缪和幽默大师萧伯纳,也都深受尼采哲学的启示。就拿中国来说,最早的王国维、鲁迅、陈独秀和后来哲学界的方东美、李石岑诸位先生,都受到尼采思想的感染。

尼采思想的伟大处,在于把人的力量视为一切创造的本源,他歌颂生命、奋进与超越。在经历传统哲学唯理的独断观念重压之后,尼采的精神不啻是一种醒觉的讯号,尤其是在霸权主义猖獗、生存意识纠结纷乱的今天,对于尼采的思想,我们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这也是我写本书的最大动机。

1962年于台湾大学哲学系 ySo83wCv+gJuNAHBjzgDxpWDdrNMI9/DHMpnP9XwkEbZYL2Bo2MJEHUM1XT6eY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