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如果想认识音乐,首先就要从认识乐器开始。
管弦乐团(Orchestra),顾名思义,就是由“管”乐器和“弦”乐器组合而成的乐团。但因为其中也包含“打击”乐器,因此,说它是“管弦打”乐团或许更为正确呢。
因为管弦乐团是一个大家族,所以在舞台的排列上相当费工夫。基本上,弦乐器呈扇形排列在前方,之后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然后是打击乐器……
一般来说,弦乐器的排列由面向舞台的左边开始,依次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不过有时也会让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居左右两侧,中间则是中提琴和大提琴。
管弦乐团由以下几个部分组合而成:
长笛(Flute)
双簧管(Oboe)
单簧管(Clarinet)
低音管(Bassoon;Fagotto)
圆号(Horn)
小号(Trumpet)
长号(Trombone)
低音号(Tuba)
定音鼓(Timpani)
三角铁(Triangle)、钹(Cymbals)、大鼓、小鼓等
木琴(Xylophone)、马林巴琴(Marimba)、颤音琴(Vibraphone)等
竖琴(Harp)
钢琴(Piano)、钢片琴(Celesta)、管风琴(Organ)等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提琴(Contrabass,Double bass)
管弦乐团编制的大小,随着时代和作品而有所不同。大型编制可以演奏出华丽雄壮的乐音,小型编制则能表现精巧细致的作品。对应作曲家所要表现的音乐,我们可以看到管弦乐团各种不同的样貌。
随着时代和演奏曲目的不同,管弦乐团的编制也会有所变化。
1. 木管乐器各只一支时,便称“一管编制”,也就是室内管弦乐。
2. 如果木管乐器各有两支,当然就是“二管编制”。这是管弦乐团的标准编制,也有人俗称它为“勃拉姆斯(Brahms)编制”。
3. 当木管乐器各有三支时,便是“三管编制”。长笛之外还有短笛,双簧管之外还有英国管,单簧管之外还有低音单簧管,低音管以外还加上倍低音管。
木管乐器的数量一旦变多,铜管乐器的数量也会成比例增加,当然,弦乐器的数量也会跟着变动,工程相当浩大。
管弦乐团的主角便是弦乐器。弦乐器的数量相当多,至少有十几个人,在大型的管弦乐团中,则会有超过 60 人的庞大势力。
这些就是弦乐器(Strings)。
小提琴虽然有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分,但乐器本身是一样的。中提琴比小提琴要大一点,演奏出来的声音比小提琴低五度。
在管弦乐团中,就像这样,有很多人一起演奏弦乐器。虽然排列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第一小提琴 14 人、第二小提琴 12 人、中提琴 10 人、大提琴 8 人、低音提琴 6 人……便是大型管弦乐团的标准编制。
顺带一提,如果第一小提琴的人数是 14 人,便称为“十四人配置”,12 人是“十二人配置”,16 人的话则称为“十六人配置”。
不同于吉他与竖琴,小提琴类的弦乐器以琴弓来演奏。
也就是说,以马尾巴做成的弓来摩擦由羊肠线(Gut)制成的琴弦。
除了用琴弓摩擦,还有其他可以发出声音的方法。
为管弦乐团增添色彩的就是木管乐器组,它们各自都拥有相当出色的音质。所有的乐器以 2-2-2-2 或 3-3-3-3 的方式聚集排列。
这也就是所谓的“横笛”。以吹奏木筒或草茎来发出声音,是全世界共通的乐器。虽然很多国家都有笛子,但只有这支才是装上许多按键,并可自由吹出任何音色的笛子。这可不只是一支单纯的笛子,而是经过改良后的超级乐器哦!
双簧管的前身是芦笛,通过加上的两片薄簧片而发出声音。在吹奏带着些许悲伤愁绪的旋律时,显得特别出色。当管弦乐团调音(Tuning)的时候,便是由它来带头吹奏 La(A)音的。
以前大概都是拿木筒钻洞当做乐器。现在却有银黑檀等各种材质。当然按键都是金属做的,烧不坏。
单簧管 虽然和双簧管一样都是从芦笛演变而来,但它只有一片簧片。它最适合用来吹奏从喉咙吹出的纯净音色,从低音到高音都可以自然表现。不过,虽说是“移调乐器”,但是当吹奏“Do Mi Sol”却会发出“Si ♭ Re Fa”的音调时,仍让人觉得实在是一种很不可思议的乐器。单簧管同时被称为“B ♭ 管”,此事留待后文说明。
Fagotto 的原意指的是“一捆柴”,而它的确也长得像一支木棒。同时,它也是自古以来便在合奏中的低音(Bass)声部扮演吃重角色的一种悠久乐器。此外,还有可以发出更低音色、堪称低音管的“父亲”的“倍低音管”(Contra Bassoon)。
管弦乐团的力量来源便是铜管乐器。虽然那绝顶的音量是它们最擅长的部分,但以寂静无声的场面来表现其真正的威力,才是专业技术的所在。
擅长壮丽、花哨音色的小号,是铜管乐器中的明星。它是个在达到高潮之后,便乒乒乓乓登上舞台的祭典少年郎,要他保持沉默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不过,在加上弱音器后,它还是可以变得稍微安静一点。
(也有可发出比在一般的管弦乐团中所使用的“B ♭ 管”和“C 管”更高音色的高音小号(Piccolo Trumpet),此外它还有柔音号(Flügelhorn)等兄弟。
又称“法国号”,它是在暗地里支撑着铜管乐器的大力士。圆号由角笛演变而来,“Horn”这个词原本指的是动物的角,但在外国“吹法国号”却是“说谎”的意思,在日本吹的则是法螺贝,有着“吹法螺贝”(意即吹牛)这样的说法。
Octave Keyboard(现代管弦乐团中所使用的圆号是“F 管”,但在以前,会根据 Indicating Whole and Half Steps 乐曲的不同而使用各种不同音调的乐器,因为它无法发出 Do Mi Sol 以外的音……)
所谓“铜”管乐器,还真的是由黄铜打造而成,英文称为 Brass。
长号滑动的活栓长得非常帅气,但它也会因此而打到前面演奏者的头,实在相当麻烦。在很早以前,“信号曲”(Fanfare) 便是以这种乐器作为主角,现在它在爵士乐中十分活跃。
(两支中高音乐器与一支低音乐器,这三种乐器是管弦乐团的固定三重奏,也是在大编制的管弦乐团中支撑和声的重要角色。只是,它们也发出了这样的怨言:“我们三个人并不是只会一起吹出‘呜’的和声而已……”)
它是偶尔会在大编制管弦乐团中独自支撑低音部的大力士。不仅仅是音量,连乐器本身也相当具有分量,甚至还可吹奏出与外形相去甚远的优美音色,不过如果吹奏者太过娇弱,可能会被乐器给压扁哦!
管弦乐团的节奏来源就是打击乐器。它们不仅仅敲出拍子和重音,还为声音营造出如万花筒一般的华丽效果。
在古典的管弦乐团中负责节奏的便是“打击乐器”。其中最重要的主角,说起来要属大鼓之王“定音鼓”(Timpani),它“咚、当、咚、当”地敲出强烈的节奏,同时发出清楚的音程。
接着是钹(Cymbals),在重要的时刻,“锵”一声制造出令人兴奋的效果。
然后是三角铁(Triangle),虽然静静地敲击它时,会发出“叮~”这种精灵般的声响;但用力敲下时,却也可以产生祭典般的热闹气氛。
如将这三个人聚集起来,便是天下无敌的打击乐三重奏。
除此之外,管弦乐团里还有其他不同的打击乐器,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演奏哪一种打击乐器,都可以让管弦乐团的音色有所改变。
有时,打击乐器是——从民俗乐器到玩具——什么都有的百宝箱。
如果不是交响乐团的固定成员,而是随着不同乐曲的需要而邀请来的乐器,便是添入乐器。它们的加入,会让音乐增色不少。
在添入乐器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竖琴(Harp)了。叮叮咚咚地以指尖弹奏,瞬间便让人掉入幻想世界中。
其他像钢琴(Piano)也被当做添入乐器来使用。另外,在钢琴类的键盘(keyboard)乐器中,音色如星星般闪耀动人的钢片琴(Celesta)以及音色带有教会般庄严风格的管风琴(Organ)都可说是上场次数相当多的添入乐器。
在管弦乐团中,有时也会让一个演奏者同时弹奏钢琴、钢片琴以及管风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打击乐器及其他乐器,包括木琴(Xylophone)、马林巴琴(Marimba)、钟琴(Glockenspiel)以及颤音琴(Vibraphone)等键盘乐器,加入这些乐器之后,管弦乐团的音色便会突然变得灵活而充满现代感。
这些乐器都是以木槌敲打排列成音阶的“板子”。敲打木板的是木琴,大一点的则称作马林巴琴。敲打金属板子的是铁琴,大一点的则称为颤音琴。体积较大的乐器在板子之下附有共鸣管,相当好看。另外,因为颤音琴在乐器中装有马达,所以敲打所发出的声音,可以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顺带一提,因为声音会随着木槌前端的坚硬或柔软而有所差别,所以也可以视音乐的不同来加以区分使用。
管弦乐团是由“人”组成的,因为大家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梦想和烦恼,所以在埋首于音乐的同时,也不会忘了要相互较量一下。
即使是二管编制的中型管弦乐团,木管、铜管、弦乐器、打击乐器加起来也有 60 个人左右。如果是三管完整编制的大型管弦乐团,演奏者甚至会达到 100 人。
再加上指挥的酬劳、独奏者的酬劳,以及音乐厅的租赁费用、传单和节目表的制作费、作品的乐谱租借费用、其他乐器的租借费用、人事费、照明、乐器搬运、钢琴调音,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经费……这些都是管弦乐团一个晚上的音乐会所需要的费用。
管弦乐团的指挥经常被视为“身为一个男人,一生至少想尝试做一次看看的工作”。
的确,古典音乐的指挥是这世界上最后的合法仲裁者。他“看起来”就像是以一根小小的指挥棒,自由地随意操弄将近 100 位的演奏家。
的确,就算音乐会已经开始,管弦乐团还是必须一动不动地等到指挥上台。当指挥举起指挥棒后,大家便整齐地发出声音;最后,当乐曲“锵”地一声结束后,不知为何也只有他一个人接受观众如雷的掌声。单是这点看来,指挥的确是相当伟大又神气的工作。
对于只看过音乐会演出的人来说,或许会认为管弦乐团的成员都愿意顺从指挥所说的每一句话,但实际上才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管弦乐团演奏家们的个性就像乐器的种类一般,有着各式各样的类型,包括完全不听别人说话只想惹人注意的人、个性退缩不前却又喜欢挖苦别人的人、看似温柔敦厚但实际上却是个阴险的权谋者的人等,有着各种不同典型。
而且,因为会一直更换不同的指挥家来完成音乐会,因此在暗地里便会有“这家伙没有权威”、“没有发现音乐上的错误”、“指挥错了”以及“并不卖座”等各种严苛的批评。从踏上指挥台的那刻开始,“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当领袖呢?”的质疑眼神就像烟火一样散落各处,实在是相当可怕。
所以,当历史悠久的管弦乐团来了一位年轻的指挥,就算是说出了“那边速度再加快一点”或“气势再强一点”的要求,也会有“我们从以前就一直是这样”或“没有这样的前例”等,“标榜着过去的传统,完全不打算改变”的情形。
而且,也有“在沉默之间被告知‘算了,只要你就站在那边不要碍事,我们可以按照以前那样来演奏’,你只要按照乐谱上写的,配合管弦乐团的旋律来‘起舞’就行了”这样的事。
没错,“指挥家是全能的独裁者”这件事,根本就是个幻想。事实上,它只是一个被夹在管弦乐团、作曲家和听众之间悲哀的中阶主管。唉,指挥真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