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门槛2:星系和恒星的起源

依照今天的标准衡量,在大爆炸发生几十万年之后,宇宙是非常简单的。大多数原子物质以氢原子和氦原子构成的巨大星云的形式存在,而这些星云镶嵌在由暗物质构成的更庞大的星云之中,并受到后者引力的塑造。当时,没有星系,没有恒星,没有行星,当然也没有生命有机体。除了来自宇宙背景辐射的微弱光亮,整个宇宙漆黑一片。不同地区之间基本上是一样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对宇宙背景辐射进行的惊人考察表明,整个宇宙的温差不超过0.0003摄氏度。宇宙各地似乎是一样的,没有变化,没有多样性,事实上也没有令其变得有趣的任何事物。

然而,几亿年之后,宇宙包含了巨大的光带:最初的星系。每一个星系都由几十亿个光点组成,那些光点就是最初的恒星。星系和恒星的演化是更复杂事物——包括行星、细菌以及人类——演化的第一步。因此,要想了解宇宙中更复杂事物的出现,我们首先得考察恒星和星系的演化。在我们的教材中,第一批恒星的出现被当作第2道主要门槛,因为它们的存在让宇宙变得更明亮、更复杂和更多样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道门槛一直在被跨越,甚至今天也是如此,因此从那时开始,恒星就在不断出现(参见门槛2概述)。

最初的星系和恒星是如何形成的?

为了解释最初的恒星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就得回到引力,即大爆炸所创造的四种基本力之一。引力是牛顿在17世纪发现的。他认识到,促使苹果落地的力也能解释太阳周围行星的运动。引力是在各种物质形式之间起作用的吸引力。

20世纪早期,爱因斯坦指出,引力也会影响能量。我们前面了解到,爱因斯坦证明了物质和能量是本质相同的“事物”的不同形式。在极端高温下,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毫不奇怪,引力不但影响质量,也会影响能量。英国天文学家阿瑟·艾丁顿(Arthur Eddington,1882-1944)——他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拒绝服兵役——在一战结束后不久(1919年)就证明了这一点。艾丁顿断定,通过观察太阳的引力是否让光线弯曲,我们就可以检验爱因斯坦的观点。他认识到,当太阳在一颗恒星前面运行时,通过观察恒星的位置,就可以进行这种检验。如果太阳的引力弯曲了恒星发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就能够短暂地看到太阳运行到其前面的那颗恒星,因为它的光束会因为太阳引力的作用而发生轻微弯曲。然而,太阳是如此明亮,我们通常无法观察太阳附近的恒星。不过,在日食发生时,我们 可以 这么做,这也解释了为何艾丁顿要等到1919年。当艾丁顿在非洲普林西比岛上研究那次日食时,他发现的也正是爱因斯坦所预测的。当恒星接近太阳边缘时,它们会盘桓一小会儿,然后迅速消失。即使在绕到太阳另一侧之后,恒星弯曲的光线也足以让它们一度可见,这个事实带来了盘桓效应。这个例子(这里指爱因斯坦)再次证明,出色的科学所创造的奇怪理论最终会被证实是正确的。

引力、宇宙背景辐射与温度

引力在我们的故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因为它能够把简单宇宙变得更有趣。引力随着质量的增多而增强,随质量(物质)之间距离的扩大而减弱。这意味着,它的影响因地而异,取决于所涉及的物体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很显然,如果宇宙是完全同质的(也就是说,如果宇宙中所有原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停滞状态,每一事物对其他事物施加的引力都是一样的。一旦早期宇宙的密度出现细微差异,那么,引力在质量稍多的区域会更强大,从而能够在质量相对空旷的地带创造出物质块。这是迈向新的复杂形式的第一步,因为随着物质聚集成密度更大的星云,星系和恒星最终由此形成。因此,早期宇宙是否同质这个问题,对天文学家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幸运的是,宇宙背景辐射研究正好提供了天文学家所需要的信息,因为它简洁地呈现了早期宇宙在密度和温度上的差异。20世纪60年代,当天文学家开始研究早期宇宙时,他们对宇宙的同质性感到震惊。宇宙中似乎不存在重大的差异。不过,后来更精确的研究表明,宇宙存在温度上的细微差异。1992年,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利用一颗特意为探测宇宙背景辐射而设计的卫星研究了这些差异。结果表明,他发现的那些差异足以解释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在看到斯穆特为早期宇宙绘制的图表时,宇宙学家约瑟夫·西尔克(Joseph Silk)惊呼:“我们正在观察宇宙的诞生!”

在物质碰巧稍多的地方,引力也就更强大,它将这些区域向内挤压。当由暗物质和原子物质构成的巨大星云向内部塌缩时,它们的温度就开始上升。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把更多能量压缩到一个更小空间,温度就会上升。(这里所说的 更小的 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现在讨论的,乃是星系大小的区域!)因此,在密度增加的区域,温度也开始增高。这是年轻宇宙生命中的新现象,因为在此之前宇宙一直在冷却。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在整个早期宇宙中,巨大的暗物质星云缓慢地向内部塌缩,嵌入其中的,还有由原子物质构成的较小星云,它们在塌缩的时候,温度也相应升高。这些星云内部的原子因高温而获得能量,它们开始以更快速度运转,并且更频繁和更猛烈地相互撞击。最终,在极端的高温之下,电子再次脱离质子,从而重新创造出早期宇宙中的等离子,这种宇宙充满了游离的、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

然后,在大约1000万摄氏度,一道关键的门槛被跨越。质子碰撞得如此猛烈,以至于它们聚合在一起。质子带有正电荷,因此,它们通常相互排斥,不过,如果碰撞足够强烈,它们就可以克服这种排斥力,一旦两个质子足够接近,它们就会通过强核力(强核力只在非常微小的、亚原子的距离起作用)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氦原子核的出现,它由紧密结合起来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质子碰撞形成氦原子核的过程,就是 核聚变 。质子溶解时,它的少量质量转化为大量能量。(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乃是因为氦原子核四个粒子的质量,稍轻于四个质子质量之和。)这就是一颗氢弹的核心发生的变化。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式 E=mc 2 表示:这种过程所释放的能量总量(E),相当于转化为能量的质量总和(m)乘以光速(c)的平方。光速大约是30万千米/秒,因此,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也说明了氢弹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1952年,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埃内韦塔克岛试爆,它的威力几乎是1945年8月9日在长崎爆炸的原子弹威力的500倍。

当新的氦原子经过聚变而形成时,正在塌缩的原子星云的核心产生了巨大热量。每个星云核心的这种大熔炉,阻止了星云进一步塌缩,并且让它稳定下来。在早期宇宙中,当这个过程在巨大的、不断塌缩的物质星云中不断重复出现时,最初的星系就出现了,它们由几十亿颗恒星组成,宇宙也逐渐变得明亮。

“于是有了光!”

恒星本质上是氢元素(还有一些氦元素)的巨大储藏库,中心的温度极高,当氢原子核(即质子)落入中心时,它们就会聚变成氦原子核。位于每颗恒星核心的熔炉产生的热和光缓慢地穿过恒星,最终逃逸到空旷的太空。每颗恒星都能够持续发出光和热,只要它有足够多氢元素来维持核聚变反应即可。我们的太阳也是以相同方式在45亿年前形成的,它可能会存在80亿年或90亿年(参见图1.9)。因此,它已经度过了生命的一半历程。

图1.9 太阳的结构。

太阳结构简单,聚变发生在内核,氢元素储存在外层。不过,它比此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要更复杂,恒星产生的能量会创造新的、局部的能量流,这种能量流有助于创造更复杂的实体,如行星乃至生命有机体

因此,我们可以想见,黑暗的宇宙随着星系出现而变得明亮起来,当新的恒星形成时,数十亿微小的光点联结在一起。新兴的恒星成为炙热的场所,能量由之倾泻到广袤寒冷的太空。从恒星流入周围空间的能量流,最终会创造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新的、更复杂的实体。星系体现了复杂性的新层级。它们是数十亿颗恒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天体,它们相对稳定,大多数星系存在的时间与宇宙一样古老。每一颗恒星有其自身的结构,其炽热的核心发生聚变,外层的压力维持着核心的高温,并且为内核提供更多氢元素。恒星相对稳定;其中一些只会存在几百万年,另一些会存在几十亿年。与所有其他复杂事物一样,恒星会呈现出一些突现属性,比如,通过内核聚变产生能量的能力,这些能量流能够维持它们的存在,并且让它们变得稳定。

星系和恒星也为新的复杂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星系 内部 有一个甜蜜的位置,它是复杂事物的理想场所。它离核心以及大量“超新星”爆炸(本章后面会讨论)不是太近,也没有位于能量太少的边缘,而是处于两者之间。同样,复杂事物也无法在恒星内部被创造出来,那里的能量过多,以至于复杂事物一出现就很可能被摧毁。因此,我们要想找到更复杂的事物,既不是在恒星的核心,也不是在能量不足的空旷太空,而应该在恒星周围区域去寻找。那也是大历史大部分内容发生的地方:恒星的附近。

因此,大爆炸发生大约2亿年之后,我们可以想象数十亿物质星云塌缩形成数十亿新的恒星,它们被结合在数十亿新的星系中。引力将星系结合成庞大的星系群,从而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这是我们宇宙中最庞大的组织结构。在比星系群更大的规模上,引力减弱,当扩张力占据主导地位时,我们发现的结构也越来越少。在这些非常宏大的规模上,宇宙各部分彼此渐行渐远。这就是哈勃于20世纪20年代观察到的扩张现象。 sTjz44gspo8sRQh7B+m8jXbkH7nOOKKvY0MUT2IQYL05TuL2ZbjGZ+Z5ygv8L/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