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影 像

柏拉图为我们列举的影像例子是影子和倒影。它们都是可感事物的影像,都依赖于可感事物。在柏拉图看来,树的影子不如树真实,既因为树比其影子的存在更持久,也因为树可以脱离了影子而存在,而影子却不能够离开树存在。现在让我们转到线的左边部分。在这部分中,没有事物(如影子或树),只有心灵状态,即意识状态。如果你意识的对象是影像,那么你就处于想象状态。《理想国》暗示这种状态是幻觉。身处这种状态的人会混淆影像与事物。(你是否曾被某人的照片所吸引,或者在看电视转播足球比赛时大叫:“9号,射门!”没有吗?这种事也从未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们毕竟是学哲学的学生!)

伊索德错把树干的影子当作崔斯坦 SELi7n/DLg5K+9tu8fplUXfpQoBnZqhP3xoqoeNCYzMOQkB6OYOY6kjaqe7Sfoo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