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小昨佳作欣赏

像谈恋爱一样喜欢妈妈

苏小昨

我对我妈很依恋,这是个事实。

直到现在我都很喜欢抱着妈妈一起睡,像小猫一样在她身上蹭,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妈妈喜欢弟弟多一些。或者也许是爸爸太过宠爱我,显得她有些逊色。妈妈总喜欢提我的糗事,有一次,我居然会因为妈妈抱着弟弟睡,而在床前站半宿。关键那个时候我虽然妒火中烧,但嘴里仍在说:“我不困,你们睡,我看着。”原来我从小就那么黏妈妈。

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回到了战争年代,村里人都死了,敌人把竹签插进我的指甲里,逼我说出妈妈的下落,后来我发疯一样找妈妈,哭得昏天暗地,醒来枕头湿了一大片。 从那以后我特别害怕失去妈妈,一想到这件事就撕心裂肺地难受,像梦里一样。

妈妈很喜欢讲故事,小时候我天天缠着妈妈给我讲,长大以后才发现很多故事都是妈妈自己编的。

我想我现在写小说也是受妈妈的影响。每次看完我写的东西,妈妈都意犹未尽地叹息道:“写得真好,我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

妈妈是典型的双子座,喜欢和别人打成一片、无拘无束、心神不定、善变、喜欢新鲜事物……每次我讲这些双子座的性格特点时,妈妈总是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没错!是我!就是我!”

某天晚上,妈妈一脸满足地说:“我觉得我的星座挺好的,无忧无虑,永远18岁!倒是你们处女座,活得很累!我觉得有时候你在装小孩,而我却在努力地扮大人。”我抱住妈妈说:“我好羡慕你啊!每天都那么Happy!”“没关系!和我在一起你就会开心啦!我就不相信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逗不乐你!”妈妈有“女版范伟”之称,平时说话就像单口相声,加上我小姨,就是范伟和赵本山同台演出了。

我喜欢这样的妈妈,带点儿神经质的乐观,总是没心没肺地开怀大笑。

可是, 刚开始北漂的时候,爸爸偷偷告诉我,妈妈两周没睡好了,总担心我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无意中听到妈妈对姥姥说:“我现在才知道牵挂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心被撕扯着,特难受。”

我的心酸酸的。

想起小时候,我最喜欢静静地拥抱妈妈,很安静,很美好!说不出的幸福!在外漂泊的日子,妈妈总说很想我,每次离开家,妈妈都可怜巴巴地说:“咱俩还没亲够呢!”

记得刚去海南上学的第一个假期,妈妈问我:“你想不想我啊?这么久没见了!”几年前的我,满脑子都是梦想,野心勃勃,居然没有想家的念头。见我没有吭声,妈妈抱住我:“我知道,你肯定想我的,我天天想你,你怎么可能不想我呢?你想我时怎么办啊?”这是妈妈最爱问的问题。我的答案永远是:“打电话啊!看你的照片!”现在想来,我和妈妈比一般的恋人还要肉麻!

后来,为了妈妈,我决定回家发展,妈妈知道后,开心得像个孩子。

现在,我和妈妈每天在一起,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一天,妈妈突然一本正经地说:“我现在有点儿理解你们这一代人对爱情的执着了!”我哑然失笑,饶有兴致地听妈妈讲隔壁小姑娘的传奇爱情,讲她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没想到,妈妈比我还相信爱情。

前几天妈妈去姥姥家,第二天就吵着要回来!小姨不解,极力挽留妈妈。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我担心我的宝贝女儿啊!”小姨笑道:“拜托,这么多年人家自己走南闯北,你没管她,不照样好好的?”妈妈委屈道:“以前我也想管,可是离那么远我够不着啊!现在就在我身边,我要天天看着她才安心!”

我也是天天看着妈妈就很开心,很幸福!

从未像喜欢妈妈一样喜欢一个人!

(写于2010年母亲节前夕)

我曾如此嫌弃我的父亲

苏小昨

去年写《请对最亲密的人保持尊重和耐心》时,我曾恬不知耻地把自己和妈妈之间相处的小事当作正面案例来分享,因为我一直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对父母一直保持尊重和耐心的孝顺孩子。

然而,自从今年父亲不远万里从山东到中山帮我带孩子后,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竟然成了自己文中的反面教材,真是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

女儿出生后,我做了两年全职妈妈。不甘寂寞的我,带孩子之余,坚持写文章,虽然看上去很励志,也写出了几篇传播量比较大的文章,但我却因为熬夜和压力太大,患上了严重的失眠,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在下降。还不到30岁,头发居然白了好多,皮肤越来越敏感,脾胃虚弱,整个人脾气也暴躁了很多。

父亲心疼我,便提出来帮我带孩子,让我安心创作或者出去找份喜欢的工作。

我非常开心地想,终于可以走出全职妈妈的悲摧生活了,等待我的将是幸福、快乐、潇洒的日子。

万万没想到,我和父亲已经将近十年没在一起生活了,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截然不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这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曾让我如此嫌弃我的父亲。

父亲从小过苦日子过来的,生活非常节俭,我第一次带他去超市买菜,一看大白菜一斤四五块钱,他简直吓坏了,不停地念叨:“天啊!在咱们老家五块钱可以买十几斤大白菜。”于是,他说啥也不让买,就这样拎了几根特价的胡萝卜回家了。

从那天起,我们连续吃了一周的胡萝卜,吃得我眼睛都红了。

第二周开始,换了花样,特价的白萝卜,又连续吃了一周。

每次往他兜里塞钱,让他多买点儿新鲜蔬菜时,他都一脸担忧地说:“你工作这么辛苦,孩子他爸处于创业初期,哪哪都需要钱,我得给你们省着点儿花啊!”

和朋友吐槽这件事时,朋友笑我:“你傻啊?你可以周末去超市买下一周的菜放冰箱里,你爸不是怕浪费吗?你买那么多,不吃就会变质,他自然就乖乖地吃了。”

我觉得朋友的话非常有道理,拉着先生去超市买了几大包菜。

结果,每天晚上下班回家,菜还是满满的一冰箱,也不见少。

我发现只要我和先生不回家吃饭,他们祖孙俩就凑合,吃白粥,凉拌黄瓜。

后来,冰箱里的菜、鱼和肉都慢慢变了质,每次当我非常生气地想要扔掉时,父亲就慌忙阻止:“这肉和菜都好着呢!没坏,你们不敢吃,我吃!”当时我就怒了:“拜托,您吃坏了肚子也是要去医院的好吗?”

为了省钱,父亲还坚持手洗衣服,每次他洗衣服的时候都会把两岁多的女儿放到电脑前让她看动画片,女儿看得不亦乐乎,父亲洗得辛辛苦苦。

父亲洗衣服为了省水,每次冲洗时用水都少得可怜,而且只冲两遍。

我担心他洗得太辛苦,还担心他洗不干净,再三叮嘱他不要手洗衣服,多次苦苦劝说都无果。

我一出门,他还是偷偷手洗衣服,于是我只好换种说法:“拜托,别再手洗衣服了,太辛苦,万一把你累着了,我弟弟不跟我玩命啊!”

父亲边吭哧吭哧地洗,边气喘吁吁地说:“我现在天天在家闲着,又不干活,又不赚钱,再不洗洗衣服,还能干点儿啥啊?”

我很无奈,我要怎么告诉他,水费不值钱,电费不值钱,孩子的眼睛看坏了就麻烦了。

小姨家的小表妹,就因为家长放纵看电子产品,以致眼睛非常敏感,一遇强光就“啪嗒啪嗒”流泪,而且眼睛干涩,总是不停地眨来眨去。去了很多家医院检查,费了很大劲,花了一万多元才治好,我真担心女儿也把眼睛看坏了。

我似乎得了育儿焦虑症,每天担心孩子的各种问题:担心她都两岁了,还不会自己脱裤子尿哗哗;担心她明明已经会吃饭了,还耍赖皮让姥爷喂;担心她养成了吃手指、咬嘴唇等很多坏习惯……

我以为我的焦虑和我全职在家有关系,我想我可能太年轻,全职在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我决定出来找份工作。

很多老板看了我的简历后,都很疑惑地问我:“你为什么不在家全职写作呢?出来工作可能会影响你的创作哦!”

每次我都会非常文艺地回复道:“好的文字是感悟生活后,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对于写作来说,生活和工作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其实我心里无比抓狂,再不出来工作,我们全家都变成兔子了!

有一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发现屋里并没有开灯,女儿坐在桌前看着电脑,父亲在旁边看着手机,幽暗的蓝光映在他们脸上,有点儿诡异,我心中的怒火立马就蹿上来了!我有些失控地冲女儿吼道:“天天就知道看动画片,再看下去眼睛就瞎了!”“啪”,我冲过去一把关上了电脑。

女儿吓得哇哇大哭。父亲慌忙藏起手机,不知所措地说:“刚打开一小会儿而已!”

我皱着眉头问他:“爸,为什么不打开灯呢?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电子产品在黑暗中发出的蓝光最伤眼睛了,真的会瞎的,你看你的眼睛红得吓人!”

父亲揉着红红的眼睛说:“这不是想着给你省点儿电嘛。”

我强压着怒火,无语。

打开冰箱,看到爷俩中午又凑合吃昨晚的剩菜,我彻底崩溃了。

我歇斯底里地喊道:“拜托你,不要再给我省钱了好不好?我每天如此辛苦地工作,晚上熬夜赶稿子,就是想让你和女儿吃得好一点儿、穿得好一点儿。你们天天吃剩饭,还手洗衣服,连灯都不敢开,那我每天拼命奋斗还有个毛线意义啊?”

父亲低下头,嗫嚅着说:“我就是看你每天熬通宵写文章太辛苦了,所以才想着尽量给你省点儿,让你别再那么辛苦。”

我哭着说:“我不怕辛苦,不怕累,就怕你和女儿过得不好啊!”

第二天,弟弟给我打电话说,父亲老泪纵横地向他哭诉,都怪他没本事,没能赚太多钱,所以我现在才会如此拼命,如此辛苦。

当时我不禁泪如雨下。想了很久后,我找到父亲,推心置腹地和他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而且也很喜欢写文章,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会觉得辛苦的,反而周末在家休息,不工作不写文章时会觉得各种不适应。所以,无须为我担心,只需要帮我带好女儿就可以了。如果想要帮我,就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微信,没事转转我的文章,给我点个赞,写个评论啥的。”

父亲忙不迭地应允。

为了让他能在饮食上多改善一些,我向他撒娇说:“我现在好怀念小时候你给我做的那些好吃的,好想吃红烧排骨、清蒸鱼、红烧肉。”父亲笑成一朵花:“好,想吃啥跟爸说,爸给你做!”

现在父亲每天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衣服偶尔也会手洗,但会带着女儿一起洗衣服,一起拖地,顺便教她数数。

每次我写出新文章,父亲都会第一时间给我转发、评论、打赏。父亲每次评论都很认真,语言优美而且押韵,一看就是反复推敲斟酌过的。

父亲曾经是一名乡村教师,年轻的时候还自考了农业大学。从小到大,他都是我非常崇拜和敬仰的人。

虽然对于妈妈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对我和弟弟的爱却是满满的,甚至都溢出来了。

有了女儿后,我把所有的精力和关注都放在女儿身上,凡事力求完美,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同时我因为焦虑,竟然曾经如此嫌弃我的父亲。

对于我的焦虑和狂躁,先生曾经苦口婆心地劝我:“爸爸他一个大男人做成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扪心自问,我都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带孩子。你自己也带过孩子,也知道带孩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放轻松一点儿,不要把神经绷得那么紧。凡事都慢慢来!”

育儿的焦虑让我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对最疼爱自己的父亲,我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忘记感恩,不是大呼小叫、不停抱怨,就是懒得搭理。我似乎忘记了,我除了是一个妈妈,还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最重要的是,我还是最美好的自己。

我为自己曾如此嫌弃父亲而感到万分羞愧和内疚。或许我应该翻开自己写的文字,仔细反复阅读一下: “其实老人最渴望得到爱的返养。不仅仅是丰厚的赡养费、价值不菲的衣服,他们还渴望得到子女的尊重和耐心对待。渴望你把他们当作拉着衣角不愿离开的小时候的你。如果可以,只是10年,20年也好。”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可逾越的代沟,关键看你有没有耐心,愿不愿意一点点地用理解和尊重抚平它。

昨天先生问我:“父亲节给咱爸买什么礼物好呢?”

我笑着说:“你看着表现呗!”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父亲节,给父亲最好的礼物就是多一点儿陪伴、尊重、耐心和理解,用爱填满彼此之间那看似不可逾越的代沟!

(写于2016年父亲节前夕)

姥爷的眼泪

苏小昨

姥爷是一个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即使在曾经吃不饱、穿不暖,人人看不起的苦难日子里,也未曾听说姥爷流过泪。但坚强的姥爷却为我流过泪,而且哭得像个孩子。每每想起此事,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特别不是滋味。

我读大二那年,爸爸意外遭遇车祸,虽然侥幸保住了双腿,却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多,妈妈寸步不离地照顾爸爸。肇事者家里也穷得叮当响,在我家索要赔偿时,竟气急败坏地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就这样,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父母放过了他们,自己承担了巨额的医药费。

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这一病,家里突然没了经济来源,巨额的医药费让我们家的经济一下子陷入极度紧张中。懂事的我,主动提出来不再管家里要生活费。我信心满满地安慰爸妈,刚刚获得了一等奖学金,那些钱可以支撑我一年的生活费。

当然,勒紧裤腰带的话。

很快就到了学期末,尽管我精打细算,奖学金还是所剩无几。于是,我决定利用暑假去打工,赚下个学期的生活费。那时,姥姥、姥爷和爸妈都非常希望我能回家。因为,每年暑假是海南最热的时候,他们想让我回家避避暑。

那年暑假,大姨几乎每天都和我视频,不断地催我回去,细心的大姨发现我每天都吃馒头,便问我:“为什么每天都吃馒头,没钱了吗?”我满不在乎地说:“食堂都放假了,现在只有馒头吃。”

大姨非常心疼地说:“你看你,天天吃馒头,都瘦成啥样了,不到 九十斤了吧?”我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我喜欢吃馒头,我现在九十四斤呢!咱脸大,壮面儿!”

一向坚强的大姨,忽然“吧嗒吧嗒”地掉起了眼泪:“你还是赶紧回来吧!我看着好心疼,你要不回来,我就给你姥姥姥爷打电话,让他们催你回来。”

据姥姥回忆,大姨关掉视频后,第一时间给姥爷打了电话。 那天姥姥和姥爷正在棉花地里拾棉花,接到大姨的电话后,姥爷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呜呜”地哭得像个孩子。姥姥吓了一跳,赶紧跑过去问姥爷怎么了。

哭了好大一会儿,姥爷才抽泣着说:“她大姨说,小珂……现在好可怜啊!吃不好、喝不好,瘦得皮包骨头,都不到八十斤了。她那大高个儿,不到八十斤,得瘦成啥样啊?想想都觉得好可怜好心疼!”

姥姥不停地安慰姥爷:“小珂也不是小孩子了,她会照顾自己的,别担心了!”就这样,劝了好一会儿,姥爷才平静下来。听说因为这件事儿,姥爷难过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那年暑假,我自然没有回去。因为那时的我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做兼职,竟从来没觉得有多苦,一想到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困难,反而无比骄傲和自豪。

不过,当我听说姥爷因为心疼我,大哭了一场,而且难过得好几天吃不下饭时,我还是没能忍住,号啕大哭起来。我把自己关在厕所里,打开花洒,任由眼泪肆意流淌。

其实小时候的我,非常内向,不善言辞,又笨头笨脑的,所以一直以为自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倒霉孩子。

不过,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我,在我们孙子辈中,姥爷最看好的竟然是我。

小时候弟弟比较调皮,天不怕地不怕,而偏偏有些怕我,因为我总是拿出一副老大姐的派头,苦口婆心地给他上思想教育课。看来,我这好为人师的臭毛病是与生俱来的。

当姥爷看到柔弱内向的我,竟然搬个小板凳,头头是道地给顽皮的弟弟上半个小时的思想教育课,简直惊呆了!从那以后,他总是忍不住和家里人感慨:“这个小妮子,不简单啊!有前途!”

得到姥爷的称赞后,我受宠若惊,要知道,我可是一直在不断的否定中长大的。于是,为了能让姥爷更加以我为傲,我马不停蹄地努力着。

妈妈说:“你最让姥爷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不是把他和姥姥的故事写成微小说,并把它们变成铅字,而是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让他荣升为老姥爷,感受四世同堂的幸福和喜悦。”

姥姥说:“得知你怀孕的那天,你姥爷高兴地唱了一天,不停地和我说:‘我们终于有重外孙女叫我老姥爷啦!’”

或许是上天冥冥之中注定的,生完孩子刚满十二天,孩子他爸等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创业机会,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我选择无条件支持他。

于是孩子刚满月,我就风尘仆仆地带着孩子回到山东姥姥家。我们祖孙四代,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了非常珍贵的一年。我之所以说非常珍贵,是因为姥姥总说:“你从小到大也没有在姥姥家住过整整一年啊!而且今后,更没有机会住那么长时间了。这一年,无论对你、对孩子,还是对我和你姥爷,都是弥足珍贵的!”

姥爷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夏天时,他每天四点就起床,然后下地干活,不到八点就赶回来给我们做饭吃。

姥爷毕竟七十多岁了,心脏也不太好,他每天起那么早,我非常担心他的身体。于是,我想尽办法严格控制姥爷的作息时间,每天像唐僧一样,不停地念叨老年人起床过早的危害性。

姥姥说:“有一段时间,姥爷居然很害怕你。总怕你管着他,起早了都蹑手蹑脚静悄悄的,生怕你知道。”不过姥爷很开明,总和姥姥说,我之所以管着他,是关心他、心疼他,他备感欣慰。

姥爷虽然是“40后”的人,不过思想却很超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超强,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代沟。

譬如,我们经常一起追韩剧。有时,我也会问他爱不爱姥姥之类的矫情问题。姥爷诚实地回答:“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哪懂得什么爱不爱啊,不过,你姥姥长得那么漂亮、有文化、个子又高,她跟我一辈子,我觉得很知足,简直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我开玩笑说:“那也就是说,姥姥是你心目中的女神喽!那你以后可得对心爱的女神好点儿,你看你们多幸福!一起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现在的年轻人想熬到金婚多不容易,简直比西天取经还要难呢!”

“为什么?”姥爷不解地问。

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现今社会信息太发达,诱惑太多,唉,有谁能保证一辈子只对一个人好呢?”

姥爷说:“我就一辈子只对你姥姥好,从来没有和她吵过架,也没有骂过她,你看我对你姥姥多好!”

姥爷当然是说谎,因为即使是现在,他也会经常和姥姥拌嘴。每每此时,我都会故意说:“拜托你们,能不能不要在我面前秀恩爱?”

“秀恩爱?”姥姥和姥爷都很纳闷。

“对!就是秀恩爱!你看你俩多幸福,每天都有人陪着磨牙拌嘴,我简直要羡慕死了!我想找人吵架拌嘴,琪琪爸爸都忙得没空搭理我呢!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对方,为了照顾我的情绪,不许秀恩爱啦!”姥姥和姥爷被我说得不好意思,自然也不再吵下去。

说来也巧,琪琪打小和老姥爷比较投缘。刚来时,琪琪才四十多天,正是最爱哭的时候,每次只要琪琪一哭,老姥爷过去和她说说话、唱唱歌,她就不哭了。对此,姥爷的解释是:“可能我的外形和她爸爸有点儿像。”

姥爷每天下地干活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琪琪床前,抱抱她,给她唱歌。

慢慢地,琪琪长大后,姥爷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推着琪琪满村子里转,然后非常自豪地给别人介绍:“这是我的重外孙女,我的第四代传人!”听到别人夸赞琪琪长得漂亮、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姥爷笑得合不拢嘴。琪琪似乎特别喜欢和老姥爷去兜风,出去整整一下午,也不会找我。有了姥爷帮忙带孩子,我着实轻松了很多。

我和姥爷姥姥一起陪着琪琪成长,有欢笑、有快乐,当然也有泪水和烦心事。

在一个依然饱受重男轻女思想束缚的小山村,像我这样带着孩子住在姥姥家的,简直就是奇葩一朵,自然少不了闲言碎语,指指点点,更有甚者,还当面指责我们。

那些替姥姥和姥爷打抱不平的“好心人”大义凛然地指责我非常不孝,竟然让七十多岁的姥姥姥爷帮我带孩子,同时还嘲笑姥姥姥爷天生没福分,一辈子劳碌命,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烂摊子。

曾经一度因为这些闲言碎语,我陷入严重的产后抑郁中。姥姥和姥爷不停地开导我:“甭搭理他们,那些人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张家长李家短地替别人瞎操心,他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和琪琪在一起有多幸福。我们七十多岁了还能帮你带孩子,说明我们身体硬朗啊!我们开心还来不及呢!”

不管怎么说,村里人的指指点点还是加速了我的离开。正所谓人言可畏。年轻的时候,姥姥和姥爷因为只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一辈子被村里人嘲笑“老绝户”。我不想姥姥姥爷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还要因为我白白忍受村里人的指指点点。

得知我们要离开后,姥姥姥爷非常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开是迟早的事情!

去珠海之前,我带着孩子在城里住了一个月,准备邮寄行李,买车票。

临行前几天,姥姥姥爷来送我们,一个月没见面了,琪琪伸着小胳膊要老姥爷抱抱,还把小脸贴在他脸上,紧紧地搂住他。我看到姥爷和姥姥都红了眼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姥姥强忍住泪水说:“你们走了以后,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天天想琪琪想的啊!就像有什么东西在撕扯着心。你姥爷晚上睡醒一觉,嘴里还叫琪琪呢!说实话,你姥爷心里比我难受得厉害呢,平时琪琪最黏他嘛!”

姥爷在一旁偷偷抹眼泪儿,琪琪的小脸蛋紧紧贴着老姥爷的脸,还不停地拿小手给老姥爷擦眼泪。而我,也被这一幕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

姥爷虽然已经七十四岁高龄,身体却依然十分硬朗,经常趁我和姥姥不注意,爬上屋脊,健步如飞。爬个树杈、翻个墙头,更是不在话下。

姥爷经常说:“我可得好好锻炼身体,我还期待着五世同堂的那一天呢!五世同堂,多帅啊!对吧?”看来,姥爷把这五世同堂的愿望,寄托在了重外孙女琪琪身上。所以,小琪琪要快快长大哦!估计到时候姥爷又得喜极而泣,那可是幸福的泪水啊!

(写于2015年元宵节)

姥姥的牵挂

苏小昨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句话在姥姥身上体现得太淋漓尽致了!七十多岁的姥姥,这一生为了家里老少四代人,牵肠挂肚,操碎了心!

姥姥的一生命途多舛,刚出生不足满月,妈妈就去世了,十三岁的时候,和她相依为命的爸爸,也永远地离她而去!从此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姥姥便辍学了,跟着叔叔一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生活的苦难、命运的坎坷,虽然让姥姥屡受挫折打击,但姥姥并没有悲观消极地怨天尤人,反而坚强、积极、开朗、乐观向上地面对残酷的生活。姥姥经常告诫自己:“不能轻易掉眼泪!”老姥爷去世后,无论再苦再难,姥姥真的没有再掉过眼泪!

不到二十岁,姥姥便出嫁了。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姥姥的叔叔能收养她五六年,已经是莫大的恩慈!当然,姥姥对此也一直心怀感恩,待自家叔叔婶婶如亲爹娘,几十年来,她和她叔叔家的堂姐妹亲如一家人!姥姥从小到大一直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对你好!所以,别人对我们好,一定要心存感激,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自从嫁给姥爷后,姥姥便开始了一生漫长的牵肠挂肚!姥爷是一个心无城府、单纯善良、任劳任怨、心直口快的人,在一个大家庭里,这样的人最受欢迎,但也很容易得罪人!谨小慎微的姥姥,总是担心姥爷的心直口快会得罪人,也担心单纯实在的姥爷会被别人欺负。从姥爷早上出门,到晚上下工回家,姥姥的心,始终是悬着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在人情场里,姥姥更是担心姥爷会说错话,总是提高一百八十分的警惕,随时准备为姥爷圆场。用姥姥的话说就是,这一辈子,为姥 爷操碎了心。不过姥爷并不领情,他反而觉得姥姥天天在意那么多,活得很累,经常劝姥姥,不要想太多,凡事不要看得太重!

姥姥这辈子生了四个女儿,在那个备受重男轻女思想束缚的年代,因为没有儿子,姥姥姥爷一辈子被村里人嘲笑“老绝户”。在姥姥的四个女儿中,最令姥姥牵挂的就是我妈!妈妈是四姐妹中结婚最早的!爸爸的身世和姥姥有些相似,尽管那个时候爷爷家一贫如洗,因为同情爸爸,姥姥还是坚持让不满二十岁的妈妈出嫁了。 爸爸结婚前是个书呆子,家务和农活都很外行,妈妈结婚时年纪又小,因此一到农忙的时候,俩人就开始手忙脚乱。每每此时,姥姥比我爸妈还要着急上火,忙动员家里的亲戚和邻居自带干粮去我家帮忙!这一帮,就是十几年! 爸爸和姥姥一样,爹妈去世得早。没有婆婆和妯娌帮忙,妈妈一怀孕就搬到姥姥家住。我和弟弟都是在姥姥家出生的。我出生时是我家最艰难的时候,再加上我妈年纪小没经验,我到六七个月的时候,骨瘦如柴,吃什么吐什么,没办法,妈妈把我送到姥姥家养,一直到后来弟弟出生。以前没有生孩子时,对于这些我都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脑海里会有这样的记忆,我和弟弟都是在姥姥家出生长大的。那时的我,根本无法体会带大两个小孩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操多少心。小时候,我就经常想:“我要快快长大,长大后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好好孝敬姥姥,让姥姥少操点儿心,多享福!”

上大学时,我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海南。年少轻狂的我,压根儿没有想过,我的固执会让姥姥为我牵肠挂肚。 听妈妈说,姥姥每天晚上7点半都会守在电视前,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非常关注海南的天气变化!刚入学没多久,海南就刮起了几十年来最大的台风,学校里停水停电,我们被困在宿舍里,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姥姥看天气预报和新闻得知海南刮台风,赶紧发动全家人和我联系。三天后,学校通电,家人终于和我联系上了。妈妈说:“这三天全家人都担心坏了,尤其是姥姥,每天担心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当时拿着电 话,我有些自责,为什么要跑这么远,让姥姥为我牵肠挂肚!

毕业后,我还是没能安分守己地停下脚步,不停地穿梭在一座又一座城市,而姥姥则追随着我的脚步,随时关注我所在城市的天气变化,不时地提醒我添衣减衣,注意出行安全。

2012年,我再次北漂。7月中旬,北京下起了一场特大暴雨,很多人被困在雨中,北京变成了汪洋大海。那天晚上我正在睡觉,被姥姥的电话吵醒:“我看新闻说北京下了特大暴雨,你没出门吧?这种天可别随便出门,注意安全!”我一边安慰姥姥,一边自责,我可真够粗心大意的,怎么没想起来给姥姥报个平安!

2013年,琪琪爸爸去了珠海,姥姥又开始关注起珠海的天气变化,不停地和我念叨,海边城市,雨水多,你可一定得嘱咐他出门随时带着雨伞。看到天气预报说珠海刮台风有海啸,赶紧催我给琪琪爸爸打电话,询问安全情况。听到他平安,姥姥这才放心。

琪琪出生以后,姥姥又多了一个牵挂的人儿。刚出满月,我就抱着琪琪回到姥姥家,一住就是一年多!七十多岁的姥姥,操劳了一辈子,又帮我带起了孩子。姥姥总说:“你们娘俩真要去了珠海,我又得牵肠挂肚的,现在好了,琪琪能在我身边长大,我也安心多了!”姥姥倾尽全力地传授我带孩子的经验,毕竟是隔了两代人,难免会有代沟。每次意见相左的时候,姥爷总是劝姥姥说:“时代进步了,年轻人有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我们要相信科学!”

冬天的时候,姥姥总担心买的棉袄棉裤不保暖。因为糖尿病和老花眼,即使戴上老花镜,姥姥也看不太清楚,不过姥姥还是坚持给琪琪做了小棉袄和棉裤。姥姥的针线活格外精致,细心的姥姥还考虑到色彩搭配,红色的袄面是特意求来沾喜气的布料,里层绿色小苹果的柔暖面料是姥姥心爱的衬衫,扣子是精致的对襟盘纽。当我看到如此精致的小棉袄和棉裤时,心中满满的感动,不禁泪崩!姥姥把爱和牵挂都缝在了小棉袄和棉裤上!

姥姥上了年纪以后,开始慢慢信奉菩萨,每月初一、十五都会买供品,虔诚地供奉,给菩萨磕头,求她保佑全家人健康平安,甚至连每天喝茶水都不忘先浇奠!家里人都说姥姥信得太过痴迷,劝她不要这么累!每次姥姥都欲言又止,喃喃地说:“你们都不懂!”是的!大家都不懂姥姥的心思,我懂!每次听姥姥虔诚地求菩萨保佑全家男女老少平安的时候,我都在想,姥姥这是在寄托她的牵挂!她在想,自己年纪大了,有心想帮儿孙却力有不足,于是她把满腔的爱和牵挂寄托在菩萨和神明身上。姥姥有时也会叹气说:“我老了,现在,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因为爱得深,牵挂太多,所以太痴迷!”

别看姥姥有点儿小迷信,也没上过几年学,却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爱看书,积极进取的人。姥姥最爱看的节目就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齐鲁电视台新闻、中央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每次姥姥看《新闻联播》,姥爷都会取笑姥姥:“咱家里人的心你都操不完,还关心国家大事?”姥姥每每此时就说:“你啊!一辈子没心没肺的,啥都不关心!人要是只知道吃喝,啥也不在乎,天下发生什么事也不闻不问,那和傻瓜有什么区别呢?”姥爷笑道:“你啊!一辈子就是个操心的命!”

姥姥虽然七十多岁了,但背不驼、腰不弯,身板格外直挺,一米六五的大高个儿,利落的短发,穿着干净讲究,怎么看都不像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当然,姥姥至今也还不能接受自己已然成了老太太。她总说:“我可得好好锻炼身体,我还期待着五世同堂的那一天呢!五世同堂,多美啊!想想都醉了!”我想,到那时候,姥姥牵挂的人就更多了!

姥姥这辈子,操了太多心,受了太多累,牵挂太多,享福太少!真心希望,姥姥今后能少牵挂别人,多爱惜自己!

(写于2015年母亲节前夕)

爸爸的好吃的

苏小昨

微博上说,吃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总喜欢把“食物”叫作“好吃的”。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爸爸的好吃的,真的很好吃。

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糕点,爸爸就亲自动手给我和弟弟做各式甜点。其中最让人垂涎三尺的就是芝麻饼。不知道爸爸是从哪儿学来的,还是自己独创的。

每次爸爸决定做芝麻饼的时候,我和弟弟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他和妈妈忙乎。爸爸先把家里种的生芝麻拿平底锅炒一下,炒到焦黄时再盛出来,然后把白糖放在锅里熬化,倒入炒好的芝麻。来回翻炒一下,最后倒进平底盘里,沿着盘子磨平,等到芝麻冷凉了,香甜美味的芝麻饼就做好了。

因为芝麻和白糖都是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做芝麻饼也特别费油,所以每次爸爸只做一盘,然后分成四份,一人一小块。我和弟弟每次吃完,都意犹未尽地舔舔盘子上的糖渣渣。

那时,我们觉得芝麻饼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虽然后来也见甜品店里有卖芝麻饼的,但是完全没有小时候爸爸做的香甜。

爸爸特别喜欢做月饼,而且还研发了两种月饼。一种月饼小时候吃过几次,不知道爸爸怎么做的。就记得爸爸得意地指着既像烧饼又像包子的东西说:“你们看月饼里面不是有红丝绿丝嘛,咱的月饼也有,红丝是红辣椒丝,绿丝是绿辣椒丝,还有花生核桃仁。”那个月饼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很甜。好像除了爸爸介绍的那些东西,剩下的主要原料就是白糖。真是好甜好甜的月饼啊!

不久后的一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中午放学后,没有看到爸爸在做饭。找了一圈,我发现爸爸在饭屋,烙饼的平底锅上躺着一个千层厚的圆饼,大约有盘子那么大。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好吃的?”爸爸兴奋地说:“这是我刚发明的月饼。这次的月饼比上次的好吃哦!我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重新做的。”然后和我弟弟坐在旁边眼巴巴地盯着月饼。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月饼还是没有好。

在此期间,我和弟弟一直喊饿。爸爸不好意思地说:“失算了,这次不该弄那么厚。不熟吃了会拉肚子的,再等会儿。”我和弟弟下午上课的时间马上到了,没办法,爸爸就把月饼弄了出来,我和弟弟一人一半。我忘记了那个月饼是什么味道,只记得还是不太熟。爸爸说他已经烙了大半个上午了。

两次的失败经历,让爸爸对做月饼彻底失去了兴趣。后来爸爸把矛头指向了炒糖,就是现在的江米条。在我们家,中秋节的主角就是月饼和炒糖。爸爸的炒糖是成功的,香甜酥脆,比超市里卖的江米条好吃多了。这次的成功,让炒糖成了我们家的常客。

在此期间,爸爸还研究出了炸花生。先把花生炸熟,再放进面粉、鸡蛋、白糖和好的糊糊里。炸出来的花生外焦里酥,香香甜甜的,别提多好吃了。

还有一种丸子,也是相当美味啊!把地瓜蒸熟以后,去皮,放在盆子里弄碎,放入白糖、少许面粉和鸡蛋拌匀,然后用小勺子一块块地弄到油锅里炸到金黄。做法类似做南瓜饼,但是比南瓜饼、烤地瓜、香芋卷要好吃很多倍呢!

后来我上了高中,住校,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当时我特不习惯,食堂里的饭可没有家里的好吃,最重要的是没有家里爸爸做的好吃。

记得那时候刚入学没多久,有一天我听到班主任喊我的名字,说有人找我。我扭头一看,居然是爸爸。我特别紧张,心里像揣着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爸爸看到我,先是寒暄了两句,紧接着就打开了随身带的大包。我一看,全是好吃的。炒糖、花生粘、丸子、小黄鱼,还有一种我叫不上名来的鱼,细细长长的,像面条一样。爸爸说:“这是面条鱼。”爸爸临走时,嘱咐我要吃好喝好,以后会经常来看我。我抱着那一大包好吃的,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走回自己的座位。

爸爸果然没有食言,几乎每周都来看我,每次都会带很多好吃的。有时候,宿舍里的同学比我还着急。“哎,你爸爸怎么还不来啊?我们都想念你爸爸的好吃的了。”

高中三年,爸爸雷打不动,按时去给我送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大部分是他自己做的,也有在外面买的烤鸡、烤鸭、炸鱼之类的。总之,一有什么好吃的,爸爸就会给我送去。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小公主一样。每次爸爸给我送好吃的时,我都感觉到同学那种万分羡慕的目光,同时我也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这段幸福的时光,让弟弟也嫉妒羡慕。弟弟曾经多次酸溜溜地说:“你看爸爸对你多好啊!你上高中他几乎每周都去看你,给你带大包小包的好吃的,而我高中三年就只去了三次,还是两手空空去的。”为了让弟弟心理平衡,有时间我也买了好吃的去看他,结果弟弟幽幽地说:“虽然都是好吃的,心情不一样啊!爸爸的好吃的是自己亲手做的,而你是在超市买的。爸爸还是最疼你啊!”

大学离家远,只有放假时才能吃到爸爸做的好吃的。南国的食物总是不对胃口,总是让我格外想念爸爸的好吃的。毕业工作后,到处跑,饥一顿饱一顿的,早早地就把胃给熬坏了。再想吃到爸爸的好吃的,比以前更难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也开始做一些好吃的。先后研究了红烧大虾、红烧带鱼、糖醋辣椒、油焖茄子、红烧豆腐、酸菜鱼……竟然也博得朋友的一阵叫好。

去年十一回家前,朋友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我做的红烧大虾,一边问:“你爸爸妈妈吃过你做的红烧大虾吗?一定要做给他们尝尝,太好吃了。”我心中突然内疚了起来,是啊!还没有给爸爸妈妈做过好吃的呢!十一回家,我自告奋勇地给妈妈和姥爷做了红烧大虾,超常发挥,妈妈和姥爷赞不绝口。当时想着,等爸爸回来,一定要做给他尝一下。

等到过年的时候,终于有机会给爸爸露一手,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自己创造的步骤精心做着红烧大虾。其间,爸爸不停地催我:“好了没?快饿死我了!为了吃你的大虾,我中午都没怎么吃饭。”我学着爸爸以前的口气说:“再等会儿,马上就好!”后来,爸爸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没等大虾的汤汁收好,就盛了出来。妈妈吃了一口,皱着眉头说:“没有上次做的好吃呢!”我看了爸爸一眼笑道:“火候还没到呢!爸爸饿了,提前收锅了。”爸爸头也不抬地专心吃着大虾:“我觉得挺好吃的啊!可能是我太饿了!”为了弥补大虾的不足,我又做了一道红烧带鱼。看着他俩吃得有滋有味,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的我时常怀念爸爸的好吃的,芝麻饼、炒糖、花生粘、丸子、各种炸鱼,还有那两次没有成功的月饼。其实我不是一个爱吃甜食的人,但是我还是很怀念爸爸那些美味的好吃的,因为那里面满满的全都是爱,填满了我的心,暖暖的。我要做多少好吃的,才能填满爸爸的心呢?

如今,我也经常会为爱人做一些好吃的私房菜。而且还会酸溜溜地说:“亲爱的,我对你的爱都埋在了这些好吃的里面呢!”

(写于2012年父亲节前夕)

作家的作品之所以动人,在于她的叙事能力极强,一串串的细节娓娓道来,流畅得如同小溪,悄悄地流进你的心里。在这本作文教材中,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能力,这些文章叙述了她的感悟和心得,愿每位读者读完都能有所收益。 HVfBnekq6HgQgqr/1yMo9IqmqZBDo/JmmNdyU0ySmKryDUgXTySYQOvU8tPgVl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