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附宝庆府城图
邵阳,原名“昭陵”、“宝庆”,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素为“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为湘中及湘西南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之一。
西汉初,始设昭陵县(县治位于今市西区,另据光绪二年《邵阳县志》卷三称“秦置昭陵县”,备考),属于长沙郡,为境内设县之始。此后,建置、隶属及治址多有变化。西晋太康元年(280),武帝司马炎因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郡名为邵陵郡,改昭陵县、昭阳县为邵陵县、邵阳县。唐代,设邵州,辖邵阳、武冈二县。邵州与邵阳县自此在今市西区同城而治。南宋理宗赵昀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他登基为帝的次年(1225),将年号定为“宝庆”,又升邵州为宝庆府,以纪念自己的潜龙之地。明清时,为宝庆府。1913年,废府为县,后设邵阳市。1994至今,邵阳市辖三区七县一自治区,代管一县级市。
春秋鲁哀公(前494~前468在位)时代,楚王族白公善筑城防守,“墉山为城,堑江为池。六岭拱其南,澬水绕其北,东临邵水,西接神滩,固楚南之雄镇也”(嘉庆二十五年《邵阳县志》卷四),后人俗称“白公城”(1934年《宝庆府志》卷一“宝庆自秦以前,其旧事莫可考矣”)。此后,因建置变化及治所迁移,城池几经兴废,城址也多有迁移。西汉,因设县而移治于南,始筑一座土城。此城沿袭至宋,其间毁损、修缮的详情,文献疏于记载。南宋乾道八年(1172)四月,因“修湖南诸州城”(引自《宋史·本纪》),邵州地方官吏遂也修缮城池。嘉定十二年(1219),知州刘保在南城上建镇边楼,毛宪撰有《镇边楼记》。后又在南门上建清远楼(后毁)。元末,城墙及附属建筑先后毁圮。
明洪武六年(1373),总制胡海洋、指挥黄荣先后奉命筑造宝庆府城,城周1311丈。天顺年间(1457~1464),指挥汤泰主持大规模增修城池,城周9里13步(折合1529丈)、高2.5丈,设城门5座:东曰“朝天”,西曰“定远”,南曰“大安”,北曰“丰庆”(《考工典》误记为“庆丰”),西北曰“临津”。在西门及南门外各建造月城1座,城高平于主城。其中,南门外瓮城长28丈,西门外瓮城长29丈。设炮台12座,城上建楼合计7座(其中城门楼5座)。护城河“东北以江为堑,西南浚濠长九百七十丈,阔一十五丈”(嘉庆版《邵阳县志》卷四)。万历四十五年(1617)五月,邵阳遭遇洪水,大水“从女墙入城,毁坏民居无算”(嘉庆版《邵阳县志》)。由此可知,当年邵阳城墙仍十分坚固,并没被洪水冲毁。崇祯十年(1637),宝庆知府陶琪因时局不稳,主持修补宝庆城池,疏浚护城河,“并建敌台于城四隅要害处”。次年五月,邵阳知县张轨端因修城防御,操劳过度而死(1934年《宝庆府志》卷四)。
△宝庆城北门丰庆门本文照片均由杨国庆摄
△宝庆城北侧的临津门及城墙遗址
清顺治十二年(1655),偏沅巡抚袁廓宇从城防需要考虑,从长衡等各府征集民夫修建宝庆府城,又以“门多难守,塞临津门”,在另四座城门上重建城楼。还于东门北侧建水港,以泄城内诸水。康熙十二年(1673),知府李益阳主持修缮城东南隅坍塌处。康熙二十一年,宝庆知府梁碧海、邵阳知县张起鹍主持修葺北门,并疏浚护城河。乾隆十二年(1747),知府王玮重修东门楼。乾隆十八年,知府徐以丰主持重修南门楼,并采纳风水先生的建议,重开临津门,有利于地方的科举。咸丰元年(1851),知府魁联主持大规模疏浚护城河,又于要道处设置石炮台。次年,宝庆同治黄文琛主持更修城墙,“以大石铺甃,女墙叠砖,上覆石板,而城始完”。经过几次修缮城池,使宝庆城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官军倚壕而营,贼不能犯”,而民间则有“铁打的宝庆”俚语的流传。咸丰十一年,知府邵绶名主持修城,还于城上“筑舍以带幕,凡百一十四。每垛置石墩,凡千一百四十七”(光绪三十三年《邵阳县乡土志》卷一),还沿城墙开设三处涵道(即所谓的“城门内侧有通往城外的地下暗道”),以供城内的泄水(光绪二年《邵阳县志》卷二)。同治三年(1864),在地方乡绅的建议下,由地方官吏主持重修宝庆城,将沿江城墙全部采用青石和红砂石砌筑。
△宝庆城文物保护标志碑及《赋》碑
△宝庆城门石质拱券
△宝庆城临津门内的一排方孔,作用不明
1912年以后,宝庆城墙逐渐损毁。尤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因抗日战争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宝庆城墙被陆续拆除。
20世纪80年代以后,宝庆城墙只有北门、临津门两座城门,以及犀牛塘、西外湾各一段城墙,总计长约1000米。此后,在地方政府支持和文物部门参与下,并结合城市建设,对幸存的宝庆府古城墙进行了维修,并修复了北门(丰庆门)、临津门两座城楼。
1990年,宝庆府古城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宝庆府古城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宝庆府古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国庆
△城墙下的“城墙路”
宝庆府城池:晋邵陵郡在城北二里,即楚白公胜所筑。后,移治稍南。明洪武间,总制胡海洋造城,高二丈五尺,围一千五百二十九丈,计九里十三步。西南月城二。顺治十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增修,建门四:东曰朝天,西曰定远,南曰大安,北曰庆丰。邵陵县附郭。
——清《考工典》第二十一卷,引自《古今图书集成》
△宝庆城北侧的天然护城河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