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固城遗址

△固城遗址保护规划图引

固城遗址,位于南京市南部高淳区城东12公里的固城镇,又名“子罗城”、“楚王城”,是南京地区古老的城邑之一。

周景王四年(前541),吴国为抵御楚国不断西侵的势力,在“吴头楚尾”的咽喉要道濑水(即溧水,又名“中江”,今高淳区境的胥河为其古河道一部分)之滨,设置边邑,称为“濑渚邑”,并筑城以防守,此为濑渚邑城。此城后世屡经增筑,城池坚固,遂称为“固城”。周敬王四年(前516,一说周景王四年),相传楚平王在濑渚邑城大造宫殿,建为行宫,后人称之“楚王城”。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用由楚奔吴的伍子胥为将,举兵进攻楚固城宫殿,“逾月烟焰不灭,其城遂废”。周元王三年(前473)吴亡,固城之地改属于越。周赧王九年(前306),越亡,固城之地又改属于楚。

今高淳区固城镇有古城址一处,城垣有内外二重,外为罗城,内为子城。另据《金陵志》称:溧水“县治高一丈五尺,巡城一周七里二百三十步,子城一里九十步”。东汉光和年间所建的《校官之碑》,歌颂溧阳县长潘乾的佳政,此碑在宋朝绍兴年间从固城湖被发现,佐证了县治所在地。

△固城外城遗址本文照片除署名外

△固城的子城护城河依稀可辨

今人濮阳康京在《江苏高淳固城遗址的现状与时代初探》(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中,对固城遗址进行了考证,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县邑的城址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少有超过七里者,且此城址经考古调查,证实为汉代所筑,乃汉之溧阳县城。在固城镇古城址中发现的铜戈、编钟、青铜剑、镞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均分布于内重子城的西部和西北方位,发现的楚国货币——郢爰,也多在子城周围。而子城以东,汉以前的遗物至今没有出土。因此,春秋时期吴筑之濑渚邑城,推测当在今固城遗址之偏西部。今固城镇墙屋村北、瑶园村西,地面仍有一条宽似城垣的陇岗,可能即为吴筑濑渚邑城东垣遗存;而由瑶园村断断续续通向后埠村,再南抵固城湖畔的称作“城埂头”的另一条陇岗,则可能是其北垣遗存;其西垣和南垣因为现村镇建筑所覆压,历来破坏较大,已难辨城垣走向。据此,今人所称“固城遗址”并非周景王四年(前541)所筑的濑渚邑城,实为东汉之溧阳县城。

固城遗址罗城呈长方形,南北约800米、东西约1000米、周长3915米,遗址尚有部分幸存,当地人称之“城埂头”;内城呈长方形,南北长121米、东西宽196米。内、外两座城均设有护城河,均未经正式发掘。建筑施工时在此出土了西周、秦、汉、唐等朝代的文物,发现汉代墓葬10余座。

1995年,固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固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国庆

△固城遗址保护标志碑Cathleen Paethe摄 5ZAQmvjs4uLnK6TYjn2W/8iU2W6ftvdCl2H8NdNA/9T7ilhDLGTsiClOhAf/4z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