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锡城

△无锡县城图引自《常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2007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派王翦驻守锡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始置无锡县。此后,随着政权更迭、建置变化,曾称锡县、无锡州、金匮县等。无锡县和金匮县也曾同城分治。1949年后,析出无锡县城和附近郊地,始置无锡市。

无锡建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设县之际,西依梁溪河而筑,分为子城和罗城。据《越绝书》载:最早的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梁朝时,无锡两重城郭均已大为收缩。据《元志》(据光绪七年《无锡金匮县志》卷四转引)载,当时“旧罗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子城周围一百三十步”。

△胜利门广场

△正在进行环境整治的夹城里城墙遗址

△新建的南门及南吊桥

△当地原住民顾濂江老人介绍解放路向西城墙走向遗址

△2009年

△2009年新建的无锡南门

五代十国时,南唐为抵御吴越王侵犯在无锡城墙外加筑外郭,城郭之间称“夹城里”。但是,对于无锡早期的筑城,光绪版《无锡金匮县志》中经考证后则称:无锡“城之修筑,宋以前无可考”。

宋乾兴元年(1022),县令李晋卿“重筑旧子城,一百七十七步,东接运河,西距梁溪”。设有城门4座:东曰“熙春”,南曰“阳春”,西曰“梁溪”,北曰“莲蓉”。新辟“顾桥”、“新塘”、“董家”偏门3座,另设水关3座。而据光绪版《无锡金匮县志》载,李晋卿“重筑(无锡)子城,其外城盖未遑及”。因此,建炎(1127~1130)初,金兵南侵无锡时,无锡“无城可守”(据嘉庆及光绪版《无锡金匮县志》)。元人王仁辅在《无锡县志》中说:“今州城虽废,迹有可见,城有七门。”元至正十七年(1357),张士诚占据无锡,始用砖石砌筑城墙,“增广其制,甃以砖石。东抱弓河,周围九里,城高二丈,池深二丈,阔七丈。池外有郭。旧三偏门筑城皆废。止存四正门,水门三”(嘉庆十八年《无锡金匮县志》卷四)。

明洪武元年(1368),无锡再次缮治城墙,周围1620丈、高2丈,四门皆建有城楼。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频繁扰境,无锡城墙却因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当时文彭(1498~1573)写了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无锡城:“昔尝经此地,荒草蔽颓垣。狂寇频年至,危城一旦完。”嘉靖三十三年,在无锡知县王其勤主持下,历时70天全面修葺城墙,城墙周长1783.61丈、高2.1丈,“甃以砖石”(乾隆元年《江南通志》卷二十)。在四门外筑造瓮城,修建城楼,并改城门名:东曰“靖海”,西曰“试泉”,南曰“望湖”,北曰“控江”。护城河深2丈、宽1.7丈。城墙上还建有守卒房舍,数步1舍,数舍1台,敌台便于瞭望。建有水门3座,其中南、北水门跨弦河,西水门跨东带河。城池修建完工两天后,有“倭寇至,登陴守之,得不破”(据嘉庆版《无锡金匮县志》)。

入清以后,曾因大水或战火,城池时有损毁,也屡有修缮。雍正四年(1726),在大规模修城时,将工程分派给同城而治的无锡和金匮二县,二县合计修城1854.97丈、城垛3538座、敌台40座。此次分城修治后,二县各自负责所属地段的日常维护,直至雍正九年(1731)因维修经费改由国库提供,方才取消这种临时性的筹资方式。道光二十年(1840),无锡知县李彭龄和金匮知县董用威倡议用募捐形式,修缮70余丈城墙。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据无锡城后,曾修缮城池并加高垛口。

继宣统二年(1910)拆除无锡北门外瓮城后,拆城呼声不断。1929年、1946年无锡地方政府先后两次向江苏省政府呈请“拆城筑路”的议案,均遭否决。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锡还是出现了局部拆城,尤其是一些城门的附属建筑(如外瓮城、敌台等)。其间,随着城市发展,无锡还曾新开城门,以利交通。1913年,在东北角新开光复门,1918年,又在西门辟新西门。据1922年《无锡县志》载:“今州城虽废,迹犹可见。”

1949年12月,无锡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拆城筑路与取缔违章建筑物的决议》,正式作出“拆城筑路”决策。1950年3月,市政府组成拆城筑路指挥部,4月1日,于吉祥桥堍举行拆城筑路誓师大会,发动7000多人全面实施拆城筑路工程。至1951年3月10日,全长5560米古城墙全部拆除,拓建成16~24米的环城路,即今解放路(《无锡古城墙变迁》,载《无锡史志》2009年4月)。

2011年公布的《无锡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与城墙文化有关的“夹城里”被收录其中。

杨国庆

无锡县城池:在运河西梁溪。宋乾兴初,李令晋卿修筑。周围十一里二十八步,高一丈七尺,广如之。濠深二丈,阔七尺。后伪吴甃以砖石。

——清《考工典》第二十卷,引自《古今图书集成》

△当年无锡城护城河现状 fDVnvSfM4Dl2O107KGAVHvd5KnV8vImLpGtEV/auqlZ38GmuLiNKPre4LJCdVE8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