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州城

△苏州城地图1949年大公书局版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依长江,境内水网交织,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1982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时,苏州其境为吴国首都。此后,建置、隶属及辖地均有变化。苏州有很多的别称,如“姑苏”、“吴”、“吴县”、“东吴”、“平江”、“吴中”等,历代建置又为郡、县、州、府、路(元代)的治所。城内由于河道纵横,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13世纪末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将苏州描述为“东方威尼斯”。隋开皇九年(589),始称“苏州”,并沿用至今。1928年,苏州始设市。

苏州最早筑城于吴王诸樊元年(前560),在吴地(今苏州姑苏区)建周长5里的吴子城(今苏州公园)。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吴建新都大城。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伍“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乾隆元年《江南通志》称:城‘周四十二里三十步’。今人另一推算为37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设水陆城门各8座:西城“阊”、“胥”二门,南城“盘”、“蛇”二门,东城“娄”、“匠”二门,北城“平”、“齐”二门。另据《吴地传》记载,大城外有“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可知春秋吴都由子城、大城和外郭三重城墙组成。晋人左思(约250~305)在《吴都赋》中对这座都城的设计依据提出了“阐阖闾之所营,采夫差之遗法”。苏州城初为土城。隋开皇(581~600)中,曾迁城于城西横山下。唐武德九年(626),迁回旧城。乾符二年(875),修筑罗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始筑为内外砖城。此后,苏州城池因兵火战乱多有损毁,也多有修缮和增补。元时,“江南凡城池悉命湮没,(平江路)虽设五门,荡无防蔽”(据《江南通志》)。元至正十一年(1351),因全国许多地方爆发农民起义,元朝廷遂下令各地修城以便防御。平江知府高履修筑城池,开通胥门。义军首领张士诚入城后,于城门外增筑瓮城。明时,将平江府城池修筑成“亞”字形,护城河拓宽有数丈,城门外设吊桥,以利通行与防御。

入清以后,对苏州城多有修缮。康熙元年(1662),巡抚都御史韩世琦改筑城垣,并加宽女墙。至乾隆元年(1736)时,苏州城周45里,城墙“长五千六百五丈,高二丈八尺,广一丈八尺,女墙高六尺。为门六:葑、娄、齐、阊、胥、盘,各有水陆门。惟胥无水门。每门有楼”(光绪九年《苏州府志》卷四)。城墙上设有窝铺170座、敌台57座、雉堞3051座。

△1930年

△1937年11月14日

△整治修缮后的盘门外环境?本文照片除署名外

△复建并环境整治后的相门段城墙及护城河

△盘门外瓮城城门

△阊门北城墙重修记纪念碑肖瓛摄

△相门城墙重建记纪念碑

△苏州城墙马面肖瓛摄

△苏州城墙水门阊门肖瓛摄

△被列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的盘门说明碑

△修缮后的阊门及水道

△维修中的胥门

△新建的胥门段城墙登城步道

△瓮城内部肖瓛摄

△20世纪30年代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曾改筑六座城门。战后,地方政府除阊门瓮城之外,悉经修复旧制。此后至清末,对城池屡有修葺。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中称:“苏州城自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是成都,则战国时物,其所以历久而不变者,即以为河道所环故也。”

1912年以后,苏州城池因年久失修,逐渐毁圮。20世纪50~70年代,先后拆除了苏州大部分城墙,仅余下盘门和胥门两座古城门,以及胥门南面一段古城墙及城门。

20世纪80年代后,苏州有关部门相继恢复了盘门附近的一段古城墙及老阊门城门和城楼,新建了被称为“蛇门”的城门和城楼,在原平门和齐门附近,有关部门修建了部分矮墙及城门。

多年来,苏州市区考古虽有春秋时期零星遗迹、遗物发现,但作为春秋都城的考古依据不够确凿。因此遭到有些专家的质疑,认为阖闾城在武进雪堰镇城里村与无锡胡埭镇湖山村之间(张敏:《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载《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另据《江苏古迹通览》称:“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即今苏州,小城即阖闾城。“2010年6月,苏州古城吴国王陵考古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认为苏州西南部山区木渎、胥口一带山间盆地内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遗址,其性质为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有专家表示,不排除其即伍子胥所建阖闾大城的可能性。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称:此次发现是我国东周考古的重要突破,为文献材料与考古实证的对应提供了基础。

2013年5月,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常州市武进区的“阖闾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项目中,苏州没在其中,多年来的“阖闾城遗址”之争暂告结束。

1982年和1998年,苏州盘门、胥门和阊门遗址先后以元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国庆

苏州府城池:自伍员创筑大城,周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周十里。为门八:东曰娄、曰匠,西曰阊、曰胥,南曰盘、曰蛇,北曰齐、曰平。宋初塞二门,惟阊、胥、盘、葑、娄、齐六门。明兴,更加修筑,城为“亞”字型,总计四千四百八十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三尺。女墙高六尺,每十步为铺。内外长濠广至数丈,门有钓桥以通出入。康熙元年,巡抚韩世琦修筑现在城楼六座、官厅六所。葑、娄、齐、阊、胥、盘旱门六,娄、齐、阊、盤水门五,旗台三座,军器库房六所,窝铺一百七十间,敌台五十七座,垛头三千五十一个,守门官公馆六所,营房每门六间。吴县、长洲县俱附郭。

——清《考工典》第二十卷,引自《古今图书集成》

△从苏州火车站回望新建的城墙及平门城门杨国庆摄 5ZAQmvjs4uLnK6TYjn2W/8iU2W6ftvdCl2H8NdNA/9T7ilhDLGTsiClOhAf/4z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