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推荐序 |||
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
陈漱渝

世界是喧闹的,也是寂寞的。在喧闹的世界上,活跃着一些改天换地、运转乾坤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屐痕,在历史的册页上镌刻了英武矫健的身影。在寂寞的世界里,也生存着许多渺小如蝼蚁的人们。他们自生自灭,来无痕,去无迹,随着时光流驶,像尘埃般迅速消失在大千世界。作为中国五朝古都的北平也是喧闹的,这里官盖如云,騠骑遍地;但北平宫门口西三条胡同却是喧闹世界的寂寞一角。这里位处运煤车往返的阜成门墙根,是车夫、工匠、贫民的杂居地。在西三条二十一号一所小四合院里,居住着一位妇人。她身材瘦小,脸色狭长,颧骨突出;由于缠足,行走时有些颤颤巍巍。她跟名义上的丈夫各处一室,每天基本上只有三次对话:一、叫早。回答是:“哼。”二、临睡,问关不关北房过道的中门。回答是:“关”,或“不关”。三、索要家用钱。回答是:“多少”?然后照付。为了尽可能少费口舌,名义上的丈夫将换洗的衣物放在柳条箱的盖上,塞在自己的床底下;她支配佣人洗净之后,叠放在柳条箱内,上面盖一层白布,放在她卧室的门旁。这位妇人就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朱安是一位苦命人。我不懂佛学,但知道佛教讲“浊世恶苦”,即“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心得开明第三十四》)。还听说有一种苦,叫“求不得苦”。朱安在她六十九年的生涯中,真可谓诸苦遍尝。她虽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之家,但一生下即缺少天生丽质,又被缠足,无文化,这些因素自然会减损她作为女人的魅力。28岁成为老姑娘后才嫁到周家,跟鲁迅过的是形同陌路的日子。鲁迅的母亲希望她能生一个儿子,以此维系夫妻感情。朱安回答得很实在:“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跟精神生活贫乏一样,她的物质生活同样困顿。北平《世界日报》有一位记者采访朱安,看到她正在用晚餐:半个小米面窝窝头、一碗白菜汤,另外有几碟尖辣椒、腌白菜、霉豆腐。

比生苦、老苦更可怕是的病苦。我目前已是奔八十岁的老人,深知老人并不畏死,只求死得少痛苦,有尊严。然而这种愿望对朱安来说显得十分奢侈。我不确知朱安死于何种疾病,但从她托人代写书信来看,应该是既有肾病、肺病,多年来又有严重的胃病,再加上血液循环不畅,两腿长期处于冰冷麻木状态,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成。“千古艰难唯一死”,这句老话在朱安身上也得到了应验。

我不懂佛学中“求不得苦”的准确概念是什么,但用世俗观念理解,大约是反映出愿望与现实的冲突吧?人的愿望如果是奢求或苛求,那“求不得”是正常的,不值得同情。如果这种愿望属于正常的最基本的人性需求,然而又偏偏不能实现,那就会酿成人间悲剧。比如朱安希望能有正常的夫妻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她从订婚到结婚却整整拖延了七年。据鲁迅故家的佣工王鹤照说,新婚后的第二天新郎就独睡书房,婚后第四天,新郎又东渡日本了。作为妻子,朱安在夫妻身处异地的日子里当然会想有鱼雁往返,但鲁迅读她来信的感受却是“颇谬”,自然也就碰撞不出跟许广平撰写《两地书》时的那种火花。朱安临终前给许广平写信,希望将她的灵柩运至上海跟鲁迅合葬。作为正常夫妻,这种愿望当然可以理解,应予满足。但对于朱安而言,这却是一种妄想,不仅许广平不会赞成,其他亲友也不会认为妥当。结果朱安既没有埋在初葬鲁迅的上海万国公墓,也没有葬在她婆婆长眠的北京板井村坟地,而是临时埋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墓地。结果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朱安坟墓被夷为平地,所以我们至今也不知她魂归何处。朱安临终前还希望死后每逢七日有人给她供水饭,至“五七”请和尚给她念一点经。这也是往昔一般人家的旧习俗,并不过分。但朱安无子嗣,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认真为她焚香念佛。

由上可知,朱安的一生是名副其实的悲剧一生。作为一种生物的存在,朱安自然有她由新生到老死的生命流程;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她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思来想去,我感到她存在的价值主要就是为周氏三兄弟贴身照料了他们的母亲。周氏三兄弟都不是一般的人物。鲁迅与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地位自不待言,即使周建人也是一位生物学家、编辑家、翻译家,建国后担任过浙江省副省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朱安自嫁到周家,三十七年中尽心尽力承担了照料婆婆的职责,除开早晚问候起居,还要管理家务;即使家中请了佣人,下厨烹炒绍兴口味的菜肴也是她的日常劳作。鲁迅虽然恪守孝道,连给母亲购买的通俗小说都要先行阅读,但毕竟在上海定居十年,单靠书信问候起居饮食,其间仅两度北上省亲,但还要忙于其他方面的杂事。周作人在1943年5月写过一篇《先母行述》,简述了母亲一些美德,如“性弘毅,有定识”,自损以济人,读书以自遣之类,但在日常生活中恐怕距离孝行的标准尚存差距。据了解周家状况的人说,周作人自从跟乃兄闹翻之后,不但不愿见兄长,连老太太也不看。住在八道湾的时候,周作人让母亲单独起伙,母亲生病时也只好到砖塔胡同去找鲁迅带她看病。鲁迅定居上海之后,母亲不愿到八道湾跟周作人一起生活,从中似可窥其家庭关系之一斑。周建人是周氏兄弟中的老三,从小体弱多病,先于鲁迅到上海谋职,经济支绌,对于母亲恐怕是出力出钱都有实际困难。老人既需要“生活费”,更需要“生活”———这种生活就是亲人的贴身照料。朱安在她存活的岁月当中,有一多半光阴是用于照料周氏三兄弟的生母,使他们减少了后顾之忧,在不同领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安存在的社会价值恐怕是不能低估的吧。既然我们充分肯定许广平在上海期间照顾鲁迅的功劳,称她为伟人背后的“无名英雄”,那朱安伺候鲁迅母亲长达三十七年,那不也是一种功绩吗?

朱安的一生既然是一出悲剧,那么悲剧的制造者究竟是谁呢?这并不是一个复杂深奥的问题,而且前人已有公论。不过近些年来由于颠覆解构鲁迅的声音甚嚣尘上,以至于有人想依据中华民国的法律判鲁迅以“重婚罪”,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当局修订的《民法》想判鲁迅以“通奸罪”;比较温和的责难,是认为鲁迅在家庭中对妻子施加了“冷暴力”。如果违背历史进步的逻辑来判定是非,那岂不是还要依据蒋介石政权制定的“勘乱条例”将革命前辈都判以“叛乱罪”吗?其实,鲁迅的母亲鲁瑞已经承担了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她承认这桩不相称的婚姻给大儿子带来了终生的苦痛,所以此后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婚事她就撒手不管了。鲁迅有一篇未完成的杂文,内容就是谈论“母爱”。鲁迅认为母爱是伟大的,但他也认为在旧时代母爱有时也是盲目而可怕的。母亲在有些问题上成见很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改变十分之一、二,但没过多久又会故态复萌。不过,鲁瑞的想法和做法在当时也不是什么“奇葩”和“异端”,无非是一般人家的普遍想法和做法。由此可见,酿成朱安悲剧的总根源是旧的家族制度和伦理观念。现代的爱情观以两情相悦、自由择偶、心灵沟通为主要特征,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那种仪式化婚姻的特征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鲁迅去世之后,有人离间许广平跟朱安之间的关系,说什么许广平每星期都给鲁迅写信,破坏了鲁迅跟朱安的关系。又说,许广平跟朱安争夺《鲁迅全集》的版权,似乎许广平是为了金钱而跟鲁迅结合。在极端气愤的情况下,许广平写了一首白话诗《为了爱》,刊登于1937年《中流》第1卷第11期,道明了新式和旧式婚姻的本质区别:

在亚当夏娃的心目里,

恋爱结合神圣;

在将来解放的社会里,

恋爱,再———

志同道合,成就婚姻。

那言语不通,

志向不同,

本来并不同在的,

硬说:“佳偶”,

就是想污蔑你的一生。

所以,要根除无爱情婚姻酿成的悲剧,从根本而言就是要涤荡旧式的伦理观念和婚姻制度,而不能苛责旧式婚姻的受害者,使他们受到双重伤害。鲁迅在文章中叫出了“没有爱的悲哀”,叫出了“无所可爱的悲哀”(《随感录·四十》),号召人们把妨碍人类享受正当幸福的一切旧制度、旧观念、旧习俗通通踏翻在地,哪怕是历来被视为凛然不可冒犯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许广平也表示,她跟鲁迅之间有着共同反抗旧伦理的思想基础,决心“一心一意向着爱的方向奔驰”“不知道什么是利害、是非、善恶”。在鲁迅和许广平这两位“同行者”面前,朱安确如她自比的那只蜗牛,虽然想尽力慢慢往上爬,终究无法接近鲁迅心灵的殿堂。

前文提到,朱安是一个旧时代普通的悲剧人物,只是因为她嫁到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家,才受到了世人的特别关注。把朱安这个寂寞的人引入到“公众视线”有什么意义呢?根据现代传记理论,传记写作的对象并不限于凯撒、拿破仑、成吉思汗、腓特烈大帝一类人物。除开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人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的一鳞一爪。只有依据各色人等不同的生命史和心灵史,才能整合出一部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人类历史。所以,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倡导者胡适不但鼓励陈独秀、蔡元培、梁启超撰写自传,而且1919年11月30日还亲自为一位英年早逝的普通知识女性李超立传。为朱安立传,当然不能从中品尝什么心灵鸡汤,获取什么励志教诲,但正是朱安这位个性色彩鲜明而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以反映出“无爱情结婚的恶结果”(鲁迅:《随感录·四十》),是研究中国妇女史、伦理史的一个活标本,对于研究鲁迅生平更具有直接的意义。

在当下,美女几乎成为了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统称,但用“美女”二字称呼《朱安传》的作者乔丽华博士显然不够庄重。但是,将乔博士迳称为“才女”,却应该说是名至实归。我跟乔丽华在研究鲁迅手稿和整理许寿裳文稿的工作中多年合作,深知她知识面广,文笔优美,兼修中外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她的才华不仅来自于刻苦钻研,而且必须承认还有其先天的禀赋。禀赋相对差的人固然也能够做学问,但禀赋加上刻苦,那就如虎添翼。乔丽华说,她撰写《朱安传》最大的困难就是史料匮乏,“巧妇难为无米炊”,但经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把口述史料、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进行综合提炼,读者就会发现乔丽华烹制的不是一盆清汤寡水,而是一席美味佳肴。她说写作过程中她想站在女性的立场,对女性命运加以关注和思考。但这位女性作者在这部史传中秉持的仍然是存真求实的公正立场,并没有表现出某些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偏执。乔丽华是懂理论的,但她在这部传记中表现出来的考证功力也相当了得。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对鲁迅1914年11月26日的日记中“得妇来书”这件事的考证。因为当年11月22日朱安从绍兴寄给北京鲁迅的这封信荡然无存,所以鲁迅为什么会斥责信的内容“颇谬”就成为了千古之谜。有老专家说,这是因为朱安在信中劝鲁迅纳妾。但这种说法仅仅是出自推测,朱安即使有这种念头,也未必就是写在这封信里面。乔丽华则根据周作人同年10月30日和11月18日日记中关于朱安的两则记载,得知当时朱安房中窜进了一条白花蛇,而民间常把蛇视为淫物,所以,朱安特请周作人买了一枚“秘戏泉”(即铸有春宫图的钱币),想以春宫辟邪,并写信向鲁迅表白自己内心的贞洁。乔丽华自谦地说她的这种解释也是一种“推测”,但因为有周作人日记及绍兴民间习俗为依据,所以这种“推测”就比此前一些专家的推测更贴近于事实。仅此一例,也就能说明乔丽华涉猎之广博,考证之缜密。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鲁迅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一门体系完备并产生了国际影响的学科。但目前也遇到了瓶颈;特别是在网络世界,有时甚至出现了邪不压正的畸形现象。所以,这部《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的再版,在鲁迅研究界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它标志着鲁迅研究后继有人,也证明了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定然会有悠长的生命力,不会像那种学术泡沫,也许会借某种光源炫耀于一时,但顷刻间就会破灭,化为乌有。

是为序。 l66JSfWaZMFcm/8vuwYiMWSCYzQrAFqo9Tw1JB4LGPvkYVu2WhAUcConWprEFq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