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二章 巧合

“住手!”

门口突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手中的铁锨不由得停在了半空中。

我回头,就看到父亲站在我身后,我一脸的惊慌,父亲不是已经死了吗,他的尸体还躺在院子中,他怎么就出现在这里了。

诈尸,没道理啊,就算是诈尸,难道身上不应该是千疮百孔么?

父亲也不给我弄清楚的机会,一手便将我推到了一边,在他的身后,是几个大汉,突然冲进来,七八个汉子,瞬间就控制了张三。

这些大汉用麻绳,将张三裹得严实,拉着他出了门,在张三骂骂咧咧中,将其捆在院落中的一颗大槐树上了。

张三依旧在咆哮,尤其看到我们父子两个,双目通红,却因为麻绳结实,他也不能挣脱。

这件事很快惊动了全村人,大家都围在院子中,七嘴八舌,村里人就是会想象,居然将这些天村上离奇死人的事情,全都归结为张三所为,当然他们不傻,不是说张三杀人,而是张三身上的鬼东西控制张三杀人。

直到这时候,我才来到父亲身边,问他是怎么回事,院子中那具尸体,又是何人?

父亲瞪了我一眼,意思是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接下来,年长者便出谋划策,杀了一只公鸡,把公鸡血给洒在了张三的头上,闹腾了大半夜的张三,这才清醒了过来。

他清醒之后,就问我们,绑着他做什么,他对于自己杀人一事,一无所知!

这就更加确定了村民的猜测,因此断定他中邪杀人,这就把张三给放了。

天亮了,村民们将那一具尸体抬到大路上,商议着联系他家主人,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人居然是施法的阴阳先生。

我就纳闷了,这人从张三家逃走,怎么就跑到我家来了,他究竟几个意思啊?

等大伙儿都出去了,父亲才和我低声说道:“昨晚我本来已经睡了……”

在父亲的讲述下,我大致清楚了,父亲睡下没多久,就听到有人敲门,以为是我回来了,起床去开门。

打开门,只见到那阴阳先生一脸的惊慌,冲进了我家院子。

父亲知道这家伙在那边施法,现在突然跑过来,肯定是出事了,也不再管他,怕我出事,冲出去就去找我了。

那阴阳先生进入院子,便将大门给上锁了。

也正是这样,父亲才逃过了一劫。

父亲本来去张三家,却从半路上遇到了提着斧头的张三,怕他不能应付,就唤来了几名壮年,一起去张三家,见我不在那边,估摸着我回去了,又返回了家中。

回来正好看到我要杀人,父亲急忙阻止,这才没有酿成悲剧的发生。

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曲直,我擦了一把冷汗,瘫坐在地上了。

心中对于那个阴阳先生,也是恨之入骨啊,且不说当年人家儿子已经死了,你还要害死母亲,将儿子祭炼成小鬼,就拿他往我家跑这一点,就图谋不轨。

为什么要跑到我家来,只因为一个原因,他以为将鬼引到我家,女鬼见到昔日仇人之后,愤怒起来杀人,他就能逃之夭夭了,其心不可谓不歹毒,还有在张三家中,他居然将我当成是替死鬼,替张三去死,然后赚取张三的钱财,这手段就已经残酷到了极点。

只是,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算到,我家只有父亲一人,爷爷奶奶早就过世,母亲又在镇子上看守店铺,而我去了张三家中看他施法,这一切的巧合,父亲去寻我,才救了我和父亲的性命。

今晚若不是我去张三家中看他施法,只怕我和父亲二人,都要被张三的斧头给结束了性命。

“这一切都因为你喜欢看热闹,一会儿我们就走吧,这村子是住不下去了。”父亲表情严肃,义正言辞的说道。

“不能走,我们走不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回道。

父亲迷惑的望着我,我叹了一口气,从地上站起来,拉着父亲的臂膀,回到了屋子中。

父亲见到被砸的灵牌,又臭骂了起来:“这张三也是,中邪了就中邪了,砸我家的先祖牌位做什么?”

说着,父亲就要捡起牌位。

我阻止了他,说道:“不要捡了,今天我们父子两个要真的死了,就是因为这灵牌惹的祸……哦不,是爷爷惹的祸。”

“你爷爷?”父亲面色一下子难看起来了:“可不能乱说话,当年你爷爷奶奶一口粮食不进口,让我活下来了,他们却饿死了,你这样说你爷爷,是什么意思?”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父亲,你坐下来,我和你详细说来。”

父亲坐下之后,我就讲了起来,关于爷爷和麻姑的事情,当我提起麻姑这个人的时候,父亲面色一沉,点了一根烟,抽着,聆听着,不再言语了。

我知道,父亲肯定也听说过一些故事,毕竟三十年前父亲应该有十来岁了,有些事情该懂了,就算当时不懂,现在也应该清楚了吧?

父亲耐心的听我讲完故事,他狠狠地抽着烟,说道:“小天,这件事你已经清楚了,没错,你爷爷当初真的有外遇,这一点我不包庇他,而且村民也有人说麻姑生的孩子是他的,只是他自己一直不承认,可惜那孩子一出生因为营养不足就死了,后来母亲跟着离开人世,这件事渐渐地被人遗忘了。”

之前,我还心存一丝侥幸,但现在父亲的话,已经彻底暴露了我所见真实,爷爷真的是作孽啊。

父亲说,这件事不能只怪爷爷,麻姑本就不是本村人,她是个戏子,镇子上混不下去了,才来的张家庄。

一个外来之人,在张家庄并无田地,只靠着给人家做小工生活,逢年过节的,就给村上唱两段戏,大家给点盘缠。

一开始混的还好,后来连年干旱,饥荒不断,谁还有钱雇小工,谁家还能让她暂时居住下来,又能提供一口口粮。

爷爷奶奶商议后,觉得她可怜,便安顿在我家暂住,这女人不守妇道,对爷爷格外上心,奶奶发现情况有些不好,便给了她一亩田,帮她盖了个小房子,打发出去了。 JlipVaiI5nmkDsjXJSlOCCYsN/IiMzLtbjivwTd7vlPE4ucxwYyIBytC1mipr8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