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闲情”指的是休闲生活的情趣,“偶寄”则是一种没有任何思想羁绊的散漫式记述方式。《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作者在该书卷首《凡例七则·四期三戒》中自述道:“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是集也,纯以劝惩为心,而又不标劝惩之目。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笠翁。他一生跨明清两代,幼时家境优裕,后遭逢明清易代,饱受时代动荡和战乱之苦。李渔中年家道败落,科举落第,穷愁坎坷半世,靠卖诗文和带领家庭剧团到处演戏维持生计,最终贫困而终。

李渔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丰,作为文学家和戏曲作家,他给后人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包括戏曲、小说、诗文、随笔等,其主要著作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文集四卷、诗集三卷、词集一卷、史论两卷、《闲情偶寄》六卷。作为戏曲作家,李渔著有传奇十几种,常见的有《笠翁十种曲》传世;作为文学家,他写过评话小说《十二楼》《无声戏》等。而他自己则把《闲情偶寄》视为最满意的作品。他是清初文坛上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名士,是身兼诗人、色鬼、酒徒、剧团老板与园艺家的人,是在品琴、赏花、化妆、烹饪、听歌、演戏、养生等方面都有研究的人,是拥有高雅的艺术情趣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玩味得情趣盎然的生活艺术家。

《闲情偶寄》包括饮馔部、颐养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种植部、词曲部、演习部八个部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论述了饮食烹调、颐养医疗、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戏曲理论等诸方面的问题,触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挖掘了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力求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对生活环境的诗情画意与生活内容的情趣意境更为讲究。他不仅能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还能在生活的点滴中寻得乐趣。因此,李渔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以戏剧、小说为创作领域,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出美,力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他的成就也有别于其他文人而独具特色。

《闲情偶寄》作为一部用生动活泼的小品形式、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的艺术美学和生活美学著作,其精华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谈戏曲创作和舞台表演、导演,谈园林美的创造和欣赏,谈仪容美的创造和欣赏(服饰和修容等)。《闲情偶寄》的绝大部分文字,既可以作为理论文章来读,又可以作为情趣盎然的小品文来读。当然,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他的文笔兴味有余而深邃不足,过分追求情趣而欠缺科学的分析。此外,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历史局限,其中个别地方散发着封建腐朽的气味和封建文人的恶俗趣味,例如推崇一夫多妻、养姬蓄婢等,还有些东西不科学、已经过时。以上种种,需要广大读者认真加以鉴别。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者在《闲情偶寄》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白话翻译,希望能够带给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限于水平,错讹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tAMBcUWSugBE2XIsMiob7SI46ZAWTyQLREW/I2cs6OZv6r37lJQx7A1ZTEhlUw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