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生平:北宋大词作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出身世代儒学仕宦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青年时期流连于汴京,偎红倚绿,使其声誉大受影响。宋仁宗景祐元年中进士,历任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等职。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博学多才,被称为“才子词人”。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长于慢词,其词多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以及失意文人的羁旅生活,语多俚俗,尤其善于铺叙,且善于创新旧调,对北宋慢词的发展和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词风:明白通俗,旖旎多变。
主要作品:《乐章集》。
寒蝉凄切 [1] ,对长亭晚 [2]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3] ,留恋处、兰舟催发 [4]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 。念去去 [6]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7]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8]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解】
[1]寒蝉:秋天的蝉。
[2] 长亭:古时设在驿路上供人休息的地方,各亭间距离不一样,五里为一短亭,十里为一长亭。人们常在长亭送别。
[3] 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都门,京都。此处指汴京近郊。
[4] 兰舟:船的美称。此处指舟之华美,也代指艄公。
[5] 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说不出话来。
[6] 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7] 暮霭:傍晚的云气。楚天:古时楚国在南方,故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8] 经年:一年。
〖延展链接〗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 ,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 [2] ,关河冷落 [3] ,残照当楼 [4] 。是处红衰翠减 [5] ,苒苒物华休 [6]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7] ,归思难收 [8] 。叹年来踪迹 [9] ,何事苦淹留 [10] ?想佳人妆楼颙望 [11]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2] !
【注解】
[1]潇潇:形容风雨急骤。一作“萧萧”。
[2] 霜风:秋风。凄紧:指秋风骤至,寒气逼人。一作“凄惨”。
[3] 关河:关塞与河流,泛指山河。
[4] 残照:傍晚的阳光,落日。
[5] 是处:到处,处处。
[6] 苒苒:渐进的样子。此处形容时光消逝。物华休:自然美景消逝。
[7]渺邈:遥远。
[8]归思:归家的心思。
[9] 年来:近年来,指较长的时间。
[10] 淹留:停留,长久逗留。
[11]颙望:仰望。
[12]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
〖延展链接〗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东坡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