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磨刀霍霍

李隆基登基之后,朝廷的格局跟以往似乎没有太多的不同,只不过以前他和李旦是太子和皇帝的关系,现在则是皇帝和太上皇的关系。

按照李旦的规定,太上皇李旦自称“朕”,发布的命令叫“诰”,皇帝李隆基自称“予”,发布的命令叫“制”。另外太上皇李旦每隔五天在太极殿接见群臣,皇帝李隆基则每天在武德殿接见群臣处理国家大事,三品以上官员、重大刑罚判定以及重大国事决策由太上皇决定,其余由皇帝决定。

看上去,跟以往似乎一样。但名分是最致命的,以前李隆基是太子,如果私下做动作就属于非法,现在他是皇帝,你什么时候见过说皇帝非法的呢?有名分,没名分,天差地别。

现在彗星事件已经成为过去,朝中又进入暂时的平静之中,不过这平静的海面下正隐藏着不平静,李隆基和他的死党,正酝酿着一场天崩地裂。

此时在李隆基的身边活跃着一个人,这个人叫王琚,正是这个人的出现,把李隆基引上了与姑姑太平公主彻底决裂之路。

王琚是河内人(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六年前曾经参与王同皎谋杀武三思的密谋,不想,王同皎的计划被诗人宋之问得知并告发,结果王同皎死于非命,而参与此事的王琚从此流落天涯,四处逃命,最后流落到扬州,进入一个富商的家里,靠给富商写写算算维持生计。久而久之,富商察觉这个人并非奴仆出身,而是一个有才气的人,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琚。

扬州的生活持续了几年,一直持续到韦皇后倒台,李旦登基,这时王琚才跟富商说了实话,自己本来是要走仕途的,然而卷入谋杀武三思事件才流落天涯,现在新君登基,他还想到京城寻找机会。

通情达理的富商随即资助了王琚一些盘缠,王琚便回到长安寻找机会,几经努力,他搭上了李隆基这条线,通过李隆基的关系谋到了诸暨主簿的职位。如果是一般人对这个职位也就满足了,然而王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诸暨主簿。

按照常规,到地方赴任之前需要向推荐自己的人叩谢,王琚按照常规来到了东宫,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东宫。王琚走路的姿势是不可一世的,一边晃着膀子,一边抬着鼻孔看天,旁边的宦官提醒他说:“你注意点,殿下就在里面呢!”

等的就是这句话!

王琚大声回应道:“什么殿下?当今天下人只知道太平公主!”

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是王琚眼神差,而是他别有用心,这句话就是王琚的敲门砖。

果然,李隆基马上接见了王琚,两人一番对话,李隆基的心结逐渐解开。

原本李隆基也纠结于太平公主和父亲的骨肉亲情,但王琚一番点拨让李隆基开了窍:天子之孝,与凡人不一样,当以安祖庙社稷为重。汉朝时,盖长公主是皇帝刘弗陵的姐姐,从小把刘弗陵抱大,感情不能说不深,可是有罪时照样诛杀。天子为江山社稷,不能拘泥于小节!

王琚这番话是致命的,他帮李隆基捅破了亲情的窗户纸,在太平公主还停留在政治斗争层面时,李隆基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比太平公主多想一步,最终他就赢在这一步。

王琚随后被留在了李隆基身边,然后不断擢升,先是当正七品的太子司直,后是当正五品的太子舍人,等李隆基登基之后,升任从三品的中书侍郎。诸暨主簿是从九品副股级,中书侍郎是从三品副部级,王琚用他的经历表明,人在官场,关键还是做对事,跟对人。

与王琚的蠢蠢欲动相同,李隆基阵营中的一些人的心思也动了,他们对现状还是不够满意,因为他们知道李隆基虽然是皇帝,但是一个权力打了折扣的皇帝。

蠢蠢欲动的人中,有一个人格外扎眼,这个人就是李隆基的铁杆死党刘幽求。

以刘幽求的资历,他是有资格享受胜利果实的人,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他出任尚书右仆射,同时是宰相之一。这个位置对于一般人而言已经足够高,对于刘幽求而言,还有进步空间,他还想当尚书左仆射同时兼中书令。

想法不可谓不好,只是被人捷足先登。

就在刘幽求梦想进步的同时,尚书左仆射和中书令的位置迅速被人占了,出任尚书左仆射的是公主管家窦怀贞,出任中书令的是公主的半个驸马崔湜。

如同饭里吃出一个苍蝇,刘幽求又郁闷了。

这时刘幽求的心思又动了,看来不铲除太平公主这些人,自己永无出头之日,那么就再来一次政变吧,反正已经搞过一次唐隆政变,再来一次又如何。

随即刘幽求就跟右羽林将军张密谋,准备动用羽林军再搞一次政变。

两人商议完后,刘幽求让张向李隆基报告:窦怀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推荐进位宰相,日夜图谋不轨。我们如果不早动手,一旦他们起事,太上皇怎能安宁!请速诛之。臣已与刘幽求定计,只等陛下的命令。

早已过了亲情关的李隆基当即表示同意,政变进入倒计时。

就在李隆基痛下决心准备铲除太平公主一党时,意外发生了。

起因是右羽林将军张是个大嘴巴,这个大嘴巴又把密谋兵变的计划告诉了侍御史邓光宾,经过邓光宾的小广播,一传二,二传三,政变就成了保健品广告了。

李隆基惊了,这都是一帮什么人啊?

先下手为强,敏锐的李隆基火速给太上皇上了一道奏疏:父皇,有人想政变!

随后,刘幽求、张、邓光宾都被打入大狱,等待他们的是茫茫未知的判罚。

经过研究,刘幽求被控离间骨肉罪该处死,如果没有人捞他,刘幽求的结局便是一刀两断。幸好,李隆基现在是皇帝,说话是有分量的,他把刘幽求等三人一起捞了出来,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刘幽求被流放到封州,张被流放到峰州,邓光宾被流放到绣州,全部是岭南地区,传统的蛮荒之地。张所流放的峰州在今天的越南永安县,刘幽求流放的封州在今天的广东封开县,而邓光宾的绣州在今天广西的桂平市。

事情到此就算完了吗?

不,远远不算完。

在刘幽求流放的路上,有人已经安排好杀手,只等他到封州之后动手。

想对刘幽求动手的是中书令崔湜,这一回他是恩将仇报。

原本在李重福谋反时,崔湜曾经被牵连进去,因为他接受过李重福馈赠的腰带,如果没人出面说情,崔湜的一生就到头了。关键时刻还是刘幽求和张说替崔湜说了好话,这才把崔湜捞了出来。不过刘幽求和张说都没有想到,崔湜就是《农夫和蛇》里的那条蛇,在他苏醒过来之后,就开始狠狠地噬咬当初的救命恩人。

先遭殃的是张说,他被崔湜伙同太平公主免去宰相职务,改为尚书左丞并发往东都洛阳安置。现在遭殃的是刘幽求,崔湜想要的是刘幽求的命。

在刘幽求踏上流放路的同时,崔湜下令给广州都督周利贞,密令他在刘幽求到封州报到后弄到广州斩草除根。周利贞不是一般的狠人,当年敬晖等五王就是死于他之手,现在他把刀擦亮了,只等刘幽求来。周利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一打听才知道,刘幽求在桂林住下了,不来了。

谁这么大胆,敢私自收留朝廷的流放犯。

收留刘幽求的是桂州都督王晙,他提前知道了崔湜和周利贞的阴谋,因此在刘幽求路过桂林时就把刘幽求留了下来,好酒好肉伺候着,就是不放他去封州。周利贞急了,不断用朝廷公文催促,崔湜也急了,屡屡向王晙施压,敦促王晙把刘幽求送到封州。

刘幽求的心里也没底了,他不愿意连累王晙,他说:“您对抗正当权的宰相来保护我这个流放犯,恐怕终究不能保全,只会白白连累您。”

王晙却不以为然:“你犯的又不是连朋友都要跟你绝交的罪,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我如果因为保护你而受到迫害,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还得感谢那个时候山高皇帝远,王晙就这样硬扛着把刘幽求保护了下来。

他们的经历或许正可以诠释英语中的一句谚语:Afriendinneed, afriend indeed!

英语就是麻烦,套用成语:患难见真情! kRwMhHxadbqPikiqtZOkC98DohveCGsGTx5V3d5Hr8Mv39PsuVxlrbZJLnRLr1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