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

微光破晓-刘诚:资产配置的三个维度

作者:
@微光破晓-刘诚

发表时间:
2018-06-24;

原帖链接:
https://xueqiu.com/2552920054/109383216

∣8、微光破晓-刘诚:资产配置的三个维度∣

今年是我做投资的第12个年头了。过去十年多,我不止100次听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应该买哪只股票?”

“现在某某股票还能买吗?”

“我现在持有某某股票,成本价是8元,现价6元,请问该如何操作?”

我们知道这个市场中有90%的投资者都是不赚钱的,他们不赚钱,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吗?不是的,提问的高度决定了你在市场中的排名。

我们回到这个最常见的问题“我应该买哪只股票”你现在应该买股票吗?现在该买股票还是该买债券?如果该买债券的话,是买国债、企债还是转债?如果该买股票的话,是买A股、B股、港股还是美股?有没有可能股票和债券都不该买,而是应该把资产换成房子和金条?

以上所有这些问题,在资产配置的视角下,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我手中都是现金,我要把这些现金变成什么?

最近这些年,资产配置渐渐变成了一个“高大上,假大空”的词汇,你一跟人提资产配置,别人就觉得你在忽悠。其实“资产配置”和“价值投资”一样,是个很实在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我今天选择这个题目,就是希望能够正本清源,帮大家重新梳理一下资产配置的概念和应用。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资产配置的三个维度》。

资产配置的第一个维度,是某一类别资产的内部配置。 简单来说,你持有的股票、债券数量越多,分散程度越高,你的资产就越安全。比如我们木愚投资旗下的所有基金,在做投资时都有这样一个规定——单只股票的配置不能超过资产的5%,单个行业的配置不能超过资产的20%。 一般来说,在获取同等收益的情况下,你可以认为大组合比小组合更优秀

我们为了得到更高的安全性,即使牺牲一部分收益也是必要的。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他们知道不能太激进,但更多是出于一种感觉,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在这里我们看一些直观的数据,也许能让你更好的理解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这张表中列出了四种不同的投资风格。本金都是一万元。第一种风格是连续10年,每年赚15%,第二种风格:10年中有9年的收益是20%,一年亏损30%。第三种风格:10年中有8年的收益是30%,但另外两年亏损35%。第四种投资风格:10年中有8年的收益是40%,另外两年亏损50%。

十年下来,这四种风格,哪一种的效果更好呢?我们来看一下结果:第一种风格最终的结果是4万元,第二种风格是3万6千元,第三种是3万4,第四种也是3万6。 这些数据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持续的高收益会被一两次巨大的亏损抹平。我们追求资产的安全性,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同时也为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好的进攻

刚才我们讲的,是为了安全性宁可牺牲一些收益。而事实上,如果你将投资组合中标的的数量控制在几十个以内,是基本不会降低收益的。有些人会觉得:我为什么要买入自己第十看好的股票,而不是用全部资金买入第一看好的呢?其实,做为一个普通人,你看好的股票能够好于你看衰的股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要追求你第一看好的股票,一定要好于你第十看好的,那基本上就是在追求神的境界。 请记住,人类容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刚好是损害盈利的第一大杀手

资产配置的第二个维度,是大类资产间的配置。 大类资产配置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股债平衡。很多人在这里有个误区,认为股债平衡就是股票与债券的平衡,其实严格来说,这里面的股和债是指“股权类资产”和“债权类资产”,这两类资产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股权资产,包含股票、股票基金、期权、分级B等等,债权类资产包括债券、债基、分级A、货币基金、逆回购等等。时间关系,我们今天不细讲金融工具。从资产的属性上说,股权类资产怕深度下跌,债权类资产怕恶性通胀。这个道理很重要,我们再重复一遍:股权类资产怕深度下跌,债权类资产怕恶性通胀。

先说股权类,所谓的深度下跌,不是指08年6000点跌到1600这种级别的波动,那次的下跌虽然幅度比较深,但事情本身并不离奇。当时的市场是从60多倍的市盈率跌到13倍左右,面对这样的常规股灾,凡是会估值的人,都能以轻伤甚至毫发无伤的状态存活下来。真正坑杀掉理性投资者的,是那种可能几十年都遇不到的极端估值。比如我们看这张图。韩国的股市曾经跌到过4倍市盈率,德国股市曾经跌到过2.2倍市盈率。不要以为这些种恐怖的经历离我们很遥远,这张图我们往下看,在最后一行,有一个指数跌到过3.2倍市盈率,那就是我们天朝上国的深证B股指数!很多只做A股的投资者,见到10多倍市盈率的市场估值,就兴奋地把弹药全打光了,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见到了3倍市盈率的市场,你确定自己的精神足够强大吗?更何况,这种灾难级的深幅下跌,很可能伴随着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以及股息率的大幅衰减,那时候现金流的枯竭将是一个比精神压力更加棘手的问题。

接下来说债权类,一次恶性通货膨胀,可以将所有非股权类资产彻底洗光!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宣布,从明天开始,货币贬值100倍,那它就真的会贬值100倍。而如果政府宣布从明天开始,粮食贬值100倍,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粮食的价格在政府的威权面前,绝不会像货币那样乖巧。因为粮食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货币只是个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在恶性通胀下,只有债权类会被洗光的道理。

这张钞票,是2009年津巴布韦政府发行的货币,大家可以数一下有多少个零。这张钞票的面值是一百万亿,不是一百万,也不是一百亿,是一百万亿。没有哪个政府会脑残到一开始就发行这种面额的货币,这显然是经过令人发指的贬值之后的结果。同年9月,津巴布韦政府宣布了解决方案,直接抹到10个零。

如果津巴布韦这种边陲小国的故事离我们太遥远,那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这是70年前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元券,法币500万元,这在当时大约是一个馒头的价格。那个年代还发生过这样一种现象,清明节给老人上坟的时候,大家都直接烧钱,因为烧纸太贵了。

在背恶性通胀洗劫这方面,香港也是个典型的范例,当年日军占领香港后,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印钞,然后强行兑换给所有人。在当时,你手中持有的货币及一切债权类资产通通被消灭,而持有股权的人,运气好的那部分,在日军败退以后又重新成为了有产者。这个故事,一会儿还要提到。

刚刚讲了三个血腥的历史故事,我们现在回到当下。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大类资产”所包含的概念,绝不仅限于证券账户。你的房子、公司的股权和期权、专利和著作权等等,都是股权类资产;你的银行存款、借给朋友的钱、企业拖欠你的工资这些,都属于债权类资产。如果你在北上广拥有10套房产、几个朋友总共欠你800万,然后你有100万在股市,你把这100全买成了股票,请记住,这不叫满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觉得股票和债券可以用来交易,而房子是只能买不能卖的,对于这种停留在农耕文明的思维,我只说一句: 人属于土地的时代已经过去,资产就是资产

资产配置的第三个维度,是主权国家的配置。 这个层面的风险,已经不是什么股权和债权的风险,而是 产权 的风险!

回到刚才香港的案例,为什么说“运气好的人”,在日军败退后又重新成为了有产者呢?因为有很多存放在银行和交易所的股权凭证,被日军弄丢或损毁了,只有一部分运气好的人,找回了自己的股权凭证。日军占领香港只有几年的时间,很多资料都没来得及碰,如果时间长一点,估计找回股权凭证恐怕就更加艰难了。这种情境下,拥有一些海外资产的香港人,日子显然会好过一些。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海外资产的配置,与海外身份的配置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你和家人都没有海外的身份,那么你所有的海外资产都仅仅是一种理财,很难真正起到分散主权风险的效果。那么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你全家移民美国或者加拿大,算不算分散主权风险呢?不算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主权风险,我们根本不知道哪个国家的风险更大。如果你既读历史又看年报,你就会发现,判断哪个国家会好,根判断哪只股票会涨一样困难。改变你的国籍根本不能防范主权风险,你要拥有一大堆国籍才行!

请记住:低估是最好的进攻,分散是最好的防御

最后我来谈一下黄金的配置。我认为拿出自己资产极小的一部分配置黄金是有必要的。配置黄金有几个重点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太多,黄金这种不产生现金流的东西是不能用来投资的,配置黄金的本质是一种保险,是为了当社会环境极端恶劣的时候,你需要一些可以交换资源的硬通货。第二,一定要配置实物,不要在银行买什么纸黄金,刚才说了买黄金是为了应对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当你需要拿金条换窝头的时候,你存在银行的东西还能不能兑现,这是个问题。

第三,配置实物黄金的原则是细、碎、小,因为当你用黄金换窝头的时候,恐怕没人会给你找钱。

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护城河不是黑天鹅的克星,分散化才是。

第二、股权类资产怕下跌,债权类资产怕通胀,同时持有这两类资产,可以起到互相保护的作用。

第三、人类越进步,黄金越没用。持有黄金是为了防止文明的倒退。

好的,今天就到这里。“股债平衡兼套利,低估分散不深研”,我是北京木愚投资的总经理刘诚,谢谢大家。 B6gFO2ZLJmjLbfxqXsYlXML7OumAYc8W6P0jaGcWh2e+GUdsY0JcHqVHdYS5xA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