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业的竞争力放到产品市场上,就要看三个力度:产品力,品牌力以及渠道力。白酒能持续满足饮酒者的需求,是酒企具有竞争力的基础;
但酒要卖得出去,还得靠品牌力来吸引别人源源不断购买;
有人买还不够,给力的销售渠道是实现销售、与终端消费者玩在一起的保证。
本文以贵州茅台为例做介绍。知其所兴,见往事而知来者。
《投资者的未来》一书列示了标普500指数原始公司中表现最好的公司,自1957年以来,它们的年化收益率多在10%以上,有的投资回报率甚至能达到上千倍。但这样的牛股没有诞生在高科技或者金融行业,反倒对消费品行业青睐有加。
比如说可口可乐、亨氏和惠氏。
食品饮料行业是典型的消费品行业,而白酒行业又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代表。
酒类行业共有3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4294.20亿;
白酒企业占了20家,总市值12682.01亿;
啤酒企业8家,总市值1000亿;
其余的葡萄酒和黄酒合计约有600亿市值。
白酒厂商向数量庞大的消费者提供各种香型的酒类。如前所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除了产品的好坏,还有品牌和渠道。如果说产品是基础,那么品牌就是拉力,渠道是推力。
产品力可以理解为产品的吸引力,或者说是产品的战斗力,它是分析食品饮料企业的第一要素,离开了产品谈竞争,就像太监谈高潮。
产品力来自于三个方面:文化来源,产品品性和生产工艺。
1、产品品性
产品品性指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效用高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
2、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要看产品的可复制性,企业的核心工艺、配方和生产环境等要素若是不可复制的话,就会形成有效的竞争壁垒,竞争对手不容易去模仿和超越。
3、文化来源
我们的酒文化特别是白酒文化源远流长,八项规定依然阻止不了公款吃喝的脚步。葡萄酒讲究的是饮酒情调,适合小资文化;乳制品会出于健康的需求,而且奶粉是刚性需求。
品牌最初指的是牛身上的烙印,brand,后来发展成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企业跟消费者玩在一起的关系。有品牌力的产品不仅能吸引消费者首次购买,还能吸引回头客,从而提高公司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
品牌力表现为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定位,对应着品牌广度和品牌定位。
茅台
①生产工艺上的不可复制(生产工艺);
②酱香型口感以及具有的收藏价值(产品品性);
③酒桌上的白酒文化(文化渊源);
已经让它拥有了很强的产品力,为它成为全国性的高端白酒品牌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们看下各家酒企投入的广告费在品牌宣传上的力度。
2016年五粮液的广告费用骤减,由此茅台(蓝色柱子)成了广告费花的最多的企业;在2016年之前,茅台的广告费一直都少于五粮液,但是要领先于二三线酒企。
2003—2012年是白酒企业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
2012年底,政策对三公消费的限制使得白酒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各家酒企的主打产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企业的品牌力。高端白酒是全国性品牌,中低端白酒多是区域性品牌。
白酒产业的下游是白酒销售。
在我们决定购买哪个品牌的白酒之后,在所接触到的渠道内能够买的到,就成了销售实现的关键一环。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还要看各厂商的铺货能力。
白酒通过下游经销商的批发零售达到消费者。各家酒企中,茅台一级经销商的利差是最大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新闻报道里他们熬夜排队拿货也就好理解了。
截至2017年6月30日,茅台共有2770家经销商,包括国内2681家,国外89家,总数比去年年末多了354家。五粮液经销商的数据没有找到。
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最终形成了产品的定价能力,定价能力高的产品毛利率很高,甚至可以持续提升,茅台和五粮液的出厂价涨幅显著强于葡萄酒和啤酒的涨幅。但是定价高了好还是低了好?看品牌定位。若是做高端消费品,就不要眼馋中低端的销量。大家都在花钱打广告为提价做好铺垫。谁能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