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典故,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古人称之为“用典”,也叫作“用事”。南朝钟嵘《诗品》云: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上海市高级中学的《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用典”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典故在一定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而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一些以用典见长的文学作品。其中,既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样的古典诗词,也有像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的现代散文。因此,在高考中也经常会出现与典故相关的题目,比如上海高考语文卷中就考到了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诗中用典的情况。由此可见,用典不仅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查的重要知识技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典故?如何通过阅读来积累典故?又应该如何来理解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典故?甚至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融入典故?张林老师编写的这本《中华典故》,对于高中生学习典故和阅读典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本书对于典故的定义、类别、来源、分类等均有简明的理论阐述,同时又从器物文化、精神追求、起名艺术、典章制度等角度分类解析了中华传统典故共计二百余则,并对昭君出塞、女娲补天、勒石燕然等著名典故进行深入研究,考知流变,体现了一定的学术思考和研究价值。作为《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书系之一,本书紧扣“经典”和“文化”这两大主题,在内容和结构的安排上独具匠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根植经典。什么是典故?用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话来说,“典故一词,本是指‘书中的故事’。后来借用它来比喻、说明另一个问题或论点,被借用来的故事因出于典籍,所以叫做‘典故’。”(启功《比喻与用典》)所以,典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或符号,它所牵连的可能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甚至是一部典籍。因此,准确还原典故的原始出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准确地提供了每一个典故的出处和原文,使读者能够尽量接近典故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典故的内涵和意义。这其实是在提倡一种阅读习惯,即阅读原典的传统。在这个“复制粘贴”的信息时代,我们接收获取的已不再是原始信息,而是经过别人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二手甚至三手信息。我们的阅读也呈现出这样的“快餐”趋势,不再热衷于原典,而是被《××说唐诗》《× ×读本》这样的改编本所替代。这样的后果就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书对于每一个典故的出处,先出具原文,再加以翻译或简介,这样不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经典文本,而且可以帮助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理解典故和原文。这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多读原文,多读经典。读者如能坚持下来,认真阅读每一条典故出处,不仅有助于典故的理解,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作家王蒙曾提倡经典阅读,提倡读一些不完全懂的书,本书思路可谓与之不谋而合。

(2)传播文化。本书的性质并不是语言类工具书,而是通过典故的学习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典故反映中华的器物文化,我们可透过典故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探究古人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器物等,进而探求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其实,书中典故所涉及的岂止器物文化,凡举人名地名、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都与典故有关。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语文学科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新的要求。阅读典故,无疑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书中所举的“卧冰求鲤”“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等典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又如“兰亭会”“鲈鱼鲙”“陈蕃室”等典故则与古人的饮食起居有密切联系。典故言简意赅,往往是几个字的成语或俗语,但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却是极为丰富的。如能熟读记诵书中这二百多个典故,对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

(3)回归育人。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相对于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古人认为道德的树立显得更为重要。本书编者不仅是语文教师,而且长期承担校学生处的工作,在教育工作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宝贵经验,本书是他通过传统文化来践行育人工作的进一步探索,即通过典故的学习来引导育人工作。因此,本书专门辟出章节来讨论中华典故与精神追求,如淡泊名利、忠君爱国、诚实守信、坚守气节、雄心壮志……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与历史典故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古板的道德说教,取之以鲜活的人物事件,显然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交大附中作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的德育理念,即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借助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学生对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吸收和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体验,唤醒学生主体道德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如此之大,其感化和教育的功能可见一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我的母校,也是我曾经短暂工作过的地方。张林老师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对我当时接近文学和日后研究文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愿意再当一次学生来认真拜读老师的这本著作,并向广大读者热忱推荐。

是为序。

倪春军 教师、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2016年10月19日 eZhVI3uqtMShLUQAI8xoeeIIxr3nDOyas13h8Y6TPmkW+dxQznAFoaIP+bLnqr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