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它如钻石一样,是“美丽”的源泉

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遇到让自己动情的女孩子,人们会说她是一个“气质美女”。这里所说的“气质”,是用来修饰“美女”的。意思就是,这个女孩子,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有内涵。像这种形式的赞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那个人好有气质呀”“那个人真没有气质”,说这话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种表述到底对不对呢?

大部分的人对气质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全面的。他们的评判标准是根据自己感觉的好坏来定,就如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如果在他人的身上看到了,我们就觉得那个人出类拔萃,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出类拔萃,就觉得他很有气质。久而久之,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面,“出类拔萃”就成为了气质的代言词。人们常把气质当作褒义词来用,认为一个没有气质的人就是没有内涵修养的人,一个有气质的人即使生活在贫民窟里面,也会鹤立鸡群,所有的一切自然而然地超越于众人之上。

那到底什么是气质呢?气质是一个人的姿态、穿着打扮、长相等众多因素结合在一块,给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就像一个女人佩戴的钻石项链一样,它会让一个人神采奕奕,充满了魅力。

在大学里,小悠和小韩是同班同学。在班上,大家一致认为小韩是最漂亮的女孩子,皮肤滑如白玉,长着一张精致的脸,但就是这张精致的脸,总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觉得在她的身上欠缺点什么。有人说,她的眼睛长得有点像鱼的眼睛,浮肿且无神。反观小悠,人长得不高,皮肤也不如小韩的好,但是你和她交谈的时候,就会被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所吸引。因而,大家都说小韩虽然长得很漂亮,但是却没有气质;而小悠呢,不漂亮却很有气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在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昏庸,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周文王心系天下百姓,外出狩猎时,在渭水边看到一位老者在垂钓,老者穿着布衣,却没能掩盖他仙风道骨般的气质。周文王被他吸引住了,上前细看,他钓鱼的鱼竿离水面还有一段距离,而且那鱼钩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钓饵。姜子牙说:“愿意上钩的鱼儿自己上来。”文王敬他为圣人,于是和他倾谈。周文王发现姜子牙是个志向远大、学问渊博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文王就把姜子牙请回去做自己的军师。

姜子牙的垂钓并不是自得其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假如没有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一个老头又怎么会被周文王看重,并且任命为军师。如果没有这种气质,那么日后名扬四海的牧野之战也就不复存在了,周朝的出现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可见,一个人如果气质出众,就容易被更多的人关注,到最后连机会都会垂青于你。

我们会用优雅、阳光帅气、华贵这些熠熠生辉的字眼去赞美知识渊博、谈吐幽默风趣的人。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遇到一个从偏僻地方来的人,我想人们对他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尽管他直爽、淳朴、豪迈,但是和前面的优雅、华贵比较起来,他的一切就变成了粗俗、没气质。殊不知人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没有优劣之别。庄子在《秋水》中提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意思是说,从道上来看,万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以我们要明白,气质不是一个人或一类人所独有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AVN4hWs3VcwApXWM88qriCs7ixDEkAmkFIauuy4sbjlqOPxvGTWLdfMSMAcnHB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