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节 <<<

透过眼睛,直视内心

心理博弈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博弈策略。如何观察和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呢?生活中,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知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着对方的双眼。尤其是人在说谎的时候,眼睛会成为探寻真相的最佳突破口。正如塔克曼说的那样:“眼睛说话的雄辩和真实,胜过言语。”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他的眼睛。”由此可知,眼睛是一个人性格特征和内心想法最忠实的反映。心理学上把人们通过他人眼神的变化察觉对方意图的能力称为“电波效应”。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对外界的大部分感知都是来自视觉。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情绪冲突、烦恼、愉悦,都会不自觉地引起眼睛的变化。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可以了解这个人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波动。

当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瞳孔是不会说谎的,它是生命机能最灵敏的显示器,是大脑功能运转的延伸。除此之外,在实验过程中,人们对两幅非常相似的图画进行比较,虽然不能分辨出两幅图画中微小的差别,但是人们的瞳孔却会呈现不同的反应。前一段时间,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这样的测试——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对视三分钟。在对视的过程中,许多人都会忍不住流出眼泪,因为在对方的眼睛中可以读出许多以前自己不曾在意的信息。大家说的真情流露指的其实不仅是语言,更是说一个人的眼神。所以,当人们道歉时不仅要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眼神也要表达出自己的歉意,对方才会觉得你的道歉是诚恳的,才愿意接受你的道歉。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不屑的眼神、高傲的眼神、嘲讽的眼神、冷漠的眼神,等等。认识的人经常用眼神进行交流,从一个眼神中就可以读出对方的想法和渴望,然后进行积极的回应。这种状况在熟悉的人中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个眼神足以传递足够的信息,眼神的交流已经达到了心灵默契的程度。例如夫妻双方总能很默契地解读对方眼神中深藏的意义。比如吃完饭在客厅休息的时候,丈夫点燃了一支香烟,妻子皱着眉头看了丈夫一眼,丈夫就明白妻子是在对自己抽烟表示不满,便会到阳台上抽烟或者把烟头掐灭。

除此之外,眼睛还会如实地反映人们内心的情感,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瞳孔就会扩大;当一个人感到生气时,瞳孔就会缩小;当一个人恐慌或者兴奋的时候,瞳孔会扩大到平常的四倍,而这一切都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是人们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反映。林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经常读书,善于思考的人,其眼神有一种特殊的光芒。”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眼睛有神,正是通过瞳孔的扩大和缩小、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程度以及目光凝视时间长短来表现的。

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赌徒在下注之前会紧盯着庄家的眼睛,希望可以从中看出庄家内心的波动,借此来增加自己下注的胜算。一个人的眼球在转动,说明这个人正在进行思考活动;当两个人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的眼球比较稳定,很少转动,说明这个人在非常认真地接受你传播的信息;如果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目光游离,则说明这个人内心隐藏着什么东西,所以在交谈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注视对方的眼睛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同时观察对方的心理活动。另外,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情绪低落、懊恼沮丧的时候会耷拉着自己的眼皮。例如上课的过程中非常疲倦,眼皮就会很自然地耷拉下来。在交谈的过程中半闭自己的双眼,其实是狂妄自大的一种表现。所以,在交谈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对方的眼神表达出的情绪意义,也要注意自己的眼睛,不要让眼睛不经意间出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的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红楼梦》中介绍林黛玉的眼睛时用了这样一句诗:“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林黛玉的眼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点明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用这样一些词语来描绘一个人的眼睛,比如说桃花眼、犯贱眼、小心眼、暴力眼、眉压眼、狡诈眼等。桃花眼的标志是一个人的眼神似笑非笑,经常会因为自己这一双眼带来情感问题,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经得起这类人的诱惑。犯贱眼其实是说一个人没有主见和担当,这类人的眼睛特征是两眼之间距离比较大且眼尾下垂,眼仁和眼尾两者距离很大,再加上颧骨比较低。如果是男性,则缺乏男子气概。小心眼是说这类人两眼间距较近,另外眉毛很粗且两眉间有些相连或靠得很近。在交往的过程中,这类人不喜欢对方的活动范围超出自己的视线,希望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主。暴力眼主要是针对男性,这类人的眼睛过于突出(高度近视除外),会有暴力倾向,性情方面也会呈现出侵略性的一面,有时候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眉压眼说的是一个人的眉毛压住了自己的眼睛,这类人通常心胸不够宽广,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得罪他们。狡诈眼说的是这类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通常不会注视对方的眼睛,借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这类人交往要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会通过眼神来做一些试探,也会用眼神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例如和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会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内心的善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通过眼神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两眼发光”;看到自己反感厌恶的事物时会“一触就转”;听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时则会“眼神迷离”。

在谈话过程中,说话的一方会注视着另一方的眼睛,希望可以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支持,所以在交谈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自己的眼神做出回应,如果自己仍然做着其他事情,看都不看对方一眼,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尊重和怠慢他,这样的话,在别人心中你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和对方进行对视,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面无表情的斜视,只会让人感受到你的傲慢;眼光上下审视,只会让人感受到你的挑剔和侮辱。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对方眼神的变化来自我反省,同时也要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善意,赢取对方的好感,进而创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沟通氛围,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M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在和别人谈话的过程中,经常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赞许,随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非常愿意和M进行交流,因为M总是用春风和煦般的目光让对方的内心得到安慰。比如,有一次M的朋友N在工作中遇到了困惑,找到M倾诉。在N说话的过程中,M一直用眼神同N进行交流,他的这种态度让N觉得自己说的话得到了理解和认可,因此当N说完的时候,内心的郁闷情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随后M又针对N遇到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说话的过程中,M还会用眼神同N进行交流,询问N的意见,借此来避免言辞不当造成的尴尬,最后N非常高兴地接受了M提出的建议。 QUnj8SXP3DVUjPEv/ATqByMbrdxmWqW4jIb7XcS/XbC5+W9//ZPiaFPPUBMvDs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