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有怎样的故事?

佛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的大概是,世人从一朵花里就能够看到整个世界,从一片叶子里就能读懂整棵菩提树。佛学本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们这些凡人从禅语中也能体味出很多哲理,并且帮助我们在思想和精神上有所参悟。对于这句被大家熟知的禅语,如果仅仅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去理解的话,我倒更愿意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既然我们能够在一朵花中看透整个世界,那在一个人的故事中便能体味出人情百态。

近些年来,不断有人诉说自己的悲惨境遇,向相识的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着他们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仿佛整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自己更悲惨、更悲伤的人了。其实,每个人都有故事,而这故事究竟有多悲伤,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诉说的人不知道对方是否为知己,更不知道对方也有故事,只不过选择了一个诉说的对象罢了。

心理学家指出,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故事里,当经历越多,故事也就越多。当人们将这些故事每天不止一遍地在脑海中回放时,就形成了强化效果,进而引导人们通过这些故事去理解这个世界,去决定如何行动。

那么,这些故事是如何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影响的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从纽约市区的某个小学中抽取了一群五年级的小学生,分成两组并让他们做一些智力题目。孩子们做完之后,卡罗尔·德韦克和他的合作伙伴们都会给出赞扬,但表达赞扬的词语并不一样,他们对第一组的小学生说:“啊,你一定非常聪明!”对第二组的小学生说:“啊,你一定非常努力!”

接着,实验进入下一轮:卡罗尔·德韦克和他的合作伙伴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择一套更难的智力题,但他们可以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或者是选择一套比较简单的题目。第一组被赞扬“非常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都选择了简单点的题目,而第二组被赞扬“非常努力”的孩子有90%以上都选择了一套更难的题目。

当孩子们第三次做题时,题目是不可以选择的——都是一些超出他们当前知识范围的题目,结果是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及格。不过,卡罗尔·德韦克和他的合作伙伴们关注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孩子做题的过程。他们发现,那些被赞扬“非常聪明”的孩子很早就放弃了;而被赞扬“非常努力”的孩子则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实验的最后,孩子们被要求做第四套题,只不过这次是与第一套题难易程度相等的题目了。而结果还是很令人惊讶,被赞扬过“非常聪明”的孩子居然退步了20%,被赞扬“非常努力”的孩子们则进步了30%。

实验验证了“你非常聪明”和“你非常努力”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赞美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德韦克分析认为,聪明是对一个人天生能力的肯定,而努力则是后天可被控制的潜能因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那些被称赞为“努力”的孩子们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控制自己的努力程度去赢得成功,而那些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既定能力,是上天早已注定好的,因而也就不会再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事情绞尽脑汁了。相比于前者,他们在失败面前的心态更为消极。

试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对对方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过来,当我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阅历,阅历就会告诉我们成功是如何获得的,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以及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等。而这一切也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态度来审视自己。与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如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审视自己以及世界的方式,只是这方式与个人的经历(故事)息息相关。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西里格曼将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并用电击棒攻击它,蜂鸣器作为电击开始的标志,此后只要蜂鸣器一响,那只狗就会遭到电击,而它被关在笼子里,根本逃脱不了。

多次实验之后,西里格曼再次拉响蜂鸣器,但是这回在电击之前,他打开了笼门,遭到电击的狗此时不但没有反抗,更没有想要逃脱的意思,反而直接倒在地上,做垂死挣扎状。实验的结论是:一直遭受习惯性电击的狗已经失去了摆脱困境的意识,并甘愿忍受苦难。

1975年,西里格曼又针对人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群大学生,他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大学生听一些噪音,他们不管如何都不能使这种噪音停止,第二组大学生也听一种噪音,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噪音停止,而第三组大学生则不用听任何噪音。

当这三组大学生分别在各自的条件下实验一段时间之后,西里格曼让他们开始下一轮实验:有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一种很强烈刺耳的噪音就会响起来,如果把手放在“穿梭箱”的另外一侧,噪音便会立即停止。

在这一轮实验中,第二组和第三组大学生找到了使噪音停止的方法,而在第一轮实验中无论如何都不能使噪音停下来的第一组大学生没有做任何停止噪音的尝试。也就是说,人们在最初阶段的某个情境中形成了无助感,那么,在之后的类似情境中仍旧无法从中走出来。受最初阶段的无助感的影响,他们会将其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并最终导致个体的压力,甚至对生活失去希望。如同那只习惯了接受电击的狗,原本有机会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降临。

实际上,当我们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故事中的时候,那些故事里的种种悲喜已经教会了我们如何忍受痛苦,如何取得成功,我们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等的种种看法均来自于此。久而久之,我们也会产生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感受,即便有一天环境改变了,这种心理感受也依旧不会改变。

说得具体点就是,我们在成年后因为种种现实的不快经历,让我们逐渐产生了一种“不幸福”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和小时候的那种纯真无瑕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由此我们也就渐渐变得不再快乐,并怀念小时候的美好;再者,当我们以一种“不幸福”的心态去生活,以一种充满敌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以一种强烈的被害心态去提防和挑战他人时,生活肯定不会幸福,世界肯定不会友善,他人也肯定反过来提防和挑战我们。最后,我们只会在这种境遇中重复这种恶性循环。

小时候固然美好,那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对很多事情都还不太了解,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我们亲身而为,自然不会体验到其中的心理感受。可以说是那时候的美好心态决定了当时的美好生活。心理学家指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些长期存在的、随时可供读取的观点、信仰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在短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有所改变,但这种方式并不能持久,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改变的。但同时,心理学家也发现,信念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威力的东西,你愿意相信什么,你最终就能够成为什么或拥有什么。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感受正是他所相信的。即一个人对现实产生什么样的感知,基本上取决于这个人所持有的信念。这种信念不一定非要是真的,除非它是既定的事实。但它在实质上会主宰一个人的态度,进而影响个体感受以及接下来可能会产生的行为反应。

之前就有实验证明,许多情绪反应和习惯性行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一触即发。这是在人的早期阶段家人、同龄人、师长或周围其他人施加的影响,这些人所持有的行为、态度或基本的核心信念等都会或多或少地被当做“既定的事实”去接受,久而久之便会演变为一种真理,扎根在人的心中。

只是在最初,孩童在接受这些类似于“指令”的认知观点时,尚未有真实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等到渐渐长大,这种最初的“指令”就会逐渐成形,在潜意识里成为信念、行为、态度的根源,在成年后的生活中时不时地跳出来发挥作用。即便它们似乎不能直接起作用,但却在思想里限制着我们对整个事件和世界的看法和想象,甚至阻断获取幸福感的渠道。

如果说情绪是一种状态,那么,情绪的个人化体验便是人的内心感受;而决定这种感受的关键因素正是我们自己所持有的信念。孩子大脑中的潜意识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重新建立。即便成年后,这种潜意识也是有机会改变的。

因而心理学家建议,可以尝试着用与潜意识对话的方式去改变我们的思想,这种方法适用于处在20岁到70岁之间的任意年龄段的人。比如,首先你要描述一下现在的你,你对这样的一个自己感到满意吗?或者你会觉得生活不够圆满,你依旧经常感到空洞和失落等,那么,这些令你感到遗憾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们可以像挖掘一件宝物一样,不断地从自身挖掘,直到找到灵魂深处的那个最真实的你——结合生活中的你,确切地表述你的个性特征、极具差别性的个人化特征等等。在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些特征的表现是不是都是趋于一致的?还有,在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你是不是还会表现出其他的鲜明特质?

然后,继续与之对话,询问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比较自我的表现,是否被忽略过,被遗忘过,甚至没有去关注过?或者,在你走过的人生路上,是否已经遗失了很多最原始的东西?

回首人生之路,有哪些场合你还没有去过?有什么机会你没有把握住?有哪些挑战是你一直都回避而不敢尝试的?

面对什么样的挫折,会使你觉得精力匮乏或者能力有限?

在你的某些长项中,哪些是曾经一度被你否决的?

在人生的某些重大事件面前,是什么在阻止你做你原本就想要去做的事情?或者是什么阻碍了表现最真实的你?

……

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也深信最初的自我是无比纯洁和幸福的。因而,当你一层层地同你的潜意识对话得到的答案被拼合起来时,也许那个曾经被丢下的小孩就会回来了。只要我们足够了解我们自己,并从真实的自我中找到信念,它就会逐渐帮助我们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为人处世的态度等,进而扭转“不幸福”的思想。要知道,每个人都一样,都要经过小时候,然后长大,但长大并不意味着幸福感的流失,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和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成年后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KZebVNAx/QVXS/bOXhlpqPuczHBgwKMvMczrBcOmeV47y7Cj0wkh/hV8f09cwy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