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询问中的“典型错误”

曹荣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天在课堂上点评学生作文时,他发现陈芳芳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写道:“我们家一共有四口人。他们分别是爸爸、我、妹妹和爷爷、奶奶。”曹荣当即将陈芳芳叫到讲台前面,让她重新阅读了这句话后问道:“你们家到底有几口人?”陈芳芳低头小声说:“五口。”

正在此时,班级里有同学大声叫喊道:“老师,她们家应该有六口人。她没有写自己的妈妈。”曹荣也随即用困惑的眼神望向陈芳芳,仿佛在询问她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妈妈。然而,陈芳芳并没有作出任何回答,只是将头埋得更低。

曹荣只好继续追问道:“你妈妈在哪里?你在计算家庭成员时,为什么没有算上自己的妈妈?”片刻沉默过后,陈芳芳抬起头,眼含着泪水对曹荣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妈妈,她死了。”尽管曹荣随后立即向陈芳芳道歉并进行了安慰,但永远没办法消除自己这次不恰当的提问对陈芳芳所造成的窘迫和伤害。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刑事侦查、记者采访,还是日常询问,正确的询问方式总会使人们的询问效果事半功倍,而错误的询问方式非但不能帮助询问者达到最初的询问目的,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引发被询问者的抗拒、反感等不适心理。因此,FBI审讯专家认真总结了以下几种询问中容易发生的“典型错误”,帮助和提醒人们及时规避、适时改正,进而更好地完成询问过程。具体而言,这类错误包括:

第一,对被询问者及其所代表的对象带有明显的偏见,不能保持中立的询问态度。对于被询问者而言,带有偏见的问题本身并不足以让人感到恼怒,但重要之处在于,这种带有明显偏见的问题背后所显露出来的不够客观、中立的询问态度,可能会“瞬间改变许多事情”。

1971年,一名外国记者向周恩来总理提问道:“之前你们一直宣扬中国社会主义有多好,如果中国真的如你们所说的这么好,为什么林彪还要往外国跑呢?”面对外国记者明显带有刁难态度和偏见的询问,周总理并没有据理力争,也没有愤而离去,而是沉默着走到窗前,打开窗户说:“你看,外面的空气这么好,但苍蝇为什么总要往厕所里跑呢?”

第二,先入为主,代替被询问者发表观点或者强迫被询问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有些询问者,表面上是在向被询问者提出问题,但实际上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和答案,只是希望能够借助询问的方式,让被询问者自己说出来。

某天,李明向陈芳询问关于同事贿赂上司这件事情的看法时,说道:“在真相没有查明和公布之前,你是不是已经认为同事的连连升迁必定和贿赂上司有关?”陈芳无语道:“没有啊。我没有这么想。”李明笃定地说道:“不要不承认。你就是这么想的。”陈芳:“我已经说过,我没有这么想。”李明:“你就是这么想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第三,询问时的语言和音调太过刻板或者情绪化。不同的询问环境、场合、主题以及不同的询问对象,所适用的语言、音调等都有所不同。比如,在新闻发布会或采访国家重要领导人时,提问的语言一定要力求精准,语调也要平缓而庄重;在请教他人时,语气要谦虚而充满尊重等。

第四,询问的问题过于宏大和宽泛,不够详细、具体。对于被询问者而言,越是详细具体的问题,越容易找到角度进行回答和解析。与此相对应,询问者提出的问题越具体,也就越容易得到翔实的、有意义的答案。比如,不要问“生而为人有什么意义?”而是问“失恋了感觉很痛苦,感觉活着也没有了意义,应该怎么办?”此外,也不要询问一些被询问者不太了解、不擅长或者即便对方给出答案,也不具备实际意义的问题。

黄洋是一名大学生。他的好朋友杨兵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这天,苦恼于毕业论文如何选题的黄洋向杨兵询问道:“你知不知道有哪些选题适合用来写毕业论文?”

第五,不要一次性询问太多问题。对于询问者而言,一次性提出太多问题,会让被询问者无所适从或者很难抓到重点,自然也就无法给出较为完整、理想的答案。

第六,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意转换询问方式和技巧。我们要努力避免不用心的明知故问或者为了缓解“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而盲目询问。

某年春运期间,有记者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面向一位大爷采访时提问道:“大爷,您今年过节回家的车票买到了吗?”大爷呆了好大一会儿,然后回答说:“买到了。”随后,记者又继续询问一位大姐:“您也买到回家的车票了吗?”大姐:“嗯。是的。” A9BjAWugvv8GWe9vknwlS3CR3mNYe0SAXpjewYhKO0IEkigpeahrvC1VjYZ9vM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