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02 —
更杂: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

执迷于精确性是信息缺乏时代和模拟时代的产物。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如果不接受混乱,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被利用,只有接受不精确性,我们才能打开一扇从未涉足的世界的窗户。

【大数据先锋】
微软与语料库数据添加
IBM Candidate计算机翻译项目
无所不包的谷歌翻译系统
英国石油公司与无线感应器
麻省理工与通货紧缩预测软件
Hadoop与VISA的13分钟

允许不精确

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使用所有可获取的数据变得更为可能,但为此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数据量的大幅增加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与此同时,一些错误的数据也会混进数据库。然而,重点是我们能够努力避免这些问题。我们从不认为这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正在学会接受它们。这就是由“小数据”到“大数据”的重要转变之一。

对“小数据”而言,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减少错误,保证质量。因为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我们必须确保记录下来的数据尽量精确。无论是确定天体的位置还是观测显微镜下物体的大小,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优化测量的工具。在采样的时候,对精确度的要求就更高更苛刻了。因为收集信息的有限意味着细微的错误会被放大,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结果的准确性。

历史上很多时候,人们会把通过测量世界来征服世界视为最大的成就。事实上,对精确度的高要求始于13世纪中期的欧洲。那时候,天文学家和学者对时间、空间的研究采取了比以往更为精确的量化方式,用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Alfred Crosby)的话来说就是“测量现实”。

我们研究一个现象,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够理解它。后来,测量方法逐渐被运用到科学观察、解释方法中,体现为一种进行量化研究、记录,并呈现可重复结果的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曾说过:“测量就是认知。”这已成为一条至理名言。培根也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很多数学家以及后来的精算师和会计师都发展了可以准确收集、记录和管理数据的方法。

19世纪,科技率先发展起来的法国开发了一套能准确计量时间、空间单位的系统,并逐渐成为其他国家普遍采用的标准,这套系统还为后来国际公认的测量条约奠定了基础,成为测量时代的巅峰。仅半个世纪之后,20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发现永远粉碎了“测量臻于至善”的幻梦。然而,在物理学这个小圈子以外的一些测量工程师和科学家仍沉湎在完美测量的梦中。随着理性学科,如数学和统计学逐渐影响到商业领域,商业界更加崇尚这种思想。

然而,在不断涌现的新情况里,允许不精确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而非缺点。因为放松了容错的标准,人们掌握的数据也多了起来,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更多新的事情。这样就不是大量数据优于少量数据那么简单了,而是大量数据创造了更好的结果。

同时,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混乱做斗争。混乱,简单地说就是随着数据的增加,错误率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如果桥梁的压力数据量增加1000倍的话,其中的部分读数就可能是错误的,而且随着读数量的增加,错误率可能也会继续增加。在整合来源不同的各类信息的时候,因为它们通常不完全一致,所以也会加大混乱程度。例如,与服务器处理投诉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用语音识别系统识别某个呼叫中心接到的投诉会产生一个不太准确的结果,但也是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事情的大致情况的。

混乱还可以指格式的不一致性,因为要达到格式一致,就需要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仔细地清洗数据,而这在大数据背景下很难做到。“大数据”专家帕堤尔(D.J.Patil)指出,I.B.M.、T.J.Watson Labs、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都可以用来指代IBM,甚至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方法称呼IBM。当然,在萃取或处理数据的时候,混乱也会发生。因为在进行数据转化的时候,我们是在把它变成另外的事物。比如,我们在对Twitter的信息进行情感分析来预测好莱坞票房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混乱。其实,混乱的起源和类型本来就是一团乱麻。

假设你要测量一个葡萄园的温度,但是整个葡萄园只有一个温度测量仪,那你就必须确保这个测量仪是精确的而且能够一直工作。反过来,如果每100棵葡萄树就有一个测量仪,有些测试的数据可能会是错误的,可能会更加混乱,但众多的读数合起来就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结果。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更多的数据,而它不仅能抵消掉错误数据造成的影响,还能提供更多的额外价值。

现在想想增加读数频率的这个事情。如果每隔一分钟就测量一下温度,我们至少还能够保证测量结果是按照时间有序排列的。如果变成每分钟测量十次甚至百次的话,不仅读数可能出错,连时间先后都可能搞混掉。试想,如果信息在网络中流动,那么一条记录很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延迟,在其到达的时候已经没有意义了,甚至干脆在奔涌的信息洪流中彻底迷失。虽然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再那么准确,但收集到的数量庞大的信息让我们放弃严格精确的选择变得更为划算。

在第一个例子里,我们为了获得更广泛的数据而牺牲了精确性,也因此看到了很多如若不然无法被关注到的细节。在第二个例子里,我们为了高频率而放弃了精确性,结果观察到了一些本可能被错过的变化。虽然如果我们能够下足够多的工夫,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与致力于避免错误相比,对错误的包容会带给我们更多好处。

为了扩大规模,我们接受适量错误的存在。正如技术咨询公司Forrester所认为的,有时得到2加2约等于3.9的结果,也很不错了。当然,数据不可能完全错误,但为了了解大致的发展趋势,我们愿意对精确性做出一些让步。

大数据洞察

“大数据”通常用概率说话,而不是板着“确凿无疑”的面孔。整个社会要习惯这种思维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现在,有必要指出的是,当我们试图扩大数据规模的时候,要学会拥抱混乱。

我们可以在大量数据对计算机其他领域进步的重要性上看到类似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如摩尔定律所预测的,过去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摩尔定律认为,每块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就会翻一倍。这使得电脑运行更快速了,存储空间更大了。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是,驱动各类系统的算法也进步了——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很多领域这些算法带来的进步还要胜过芯片的进步。然而,社会从“大数据”中所能得到的,并非来自运行更快的芯片或更好的算法,而是更多的数据。

由于象棋的规则家喻户晓,且走子限制良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象棋算法的变化很小。计算机象棋程序总是步步为赢是由于对残局掌握得更好了, 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是因为往系统里加入了更多的数据。实际上,当棋盘上只剩下六枚棋子或更少的时候,这个残局得到了全面的分析,并且接下来所有可能的走法(样本=总体)都被制入了一个庞大的数据表格 。这个数据表格如果不压缩的话,会有一太字节那么多。所以,计算机在这些重要的象棋残局中表现得完美无缺和不可战胜。

大数据在多大程度上优于算法这个问题在自然语言处理上表现得很明显(这是关于计算机如何学习和领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学科方向)。在2000年的时候,微软研究中心的米歇尔·班科(Michele Banko)和埃里克·布里尔(Eric Bill)一直在寻求改进Word程序中语法检查的方法。但是他们不能确定是努力改进现有的算法、研发新的方法,还是添加更加细腻精致的特点更有效。所以,在实施这些措施之前,他们决定往现有的算法中添加更多的数据,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很多对计算机学习算法的研究都建立在百万字左右的语料库基础上。最后,他们决定往4种常见的算法中逐渐添加数据,先是一千万字,再到一亿字,最后到十亿。

结果有点令人吃惊。他们发现,随着数据的增多,4种算法的表现都大幅提高了。

大数据的力量

当数据只有500万的时候,有一种简单的算法表现得很差,但当数据达10亿的时候,它变成了表现最好的,准确率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5%以上。与之相反地,在少量数据情况下运行得最好的算法,当加入更多的数据时,也会像其他的算法一样有所提高,但是却变成了在大量数据条件下运行得最不好的。它的准确率会从86%提高到94%。

后来,班科和布里尔在他们发表的研究论文中写到,“如此一来,我们得重新衡量一下更多的人力物力是应该消耗在算法发展上还是在语料库发展上。”

大数据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有效

所以,数据多比少好,更多数据比算法系统更智能还要重要。那么,混乱呢?在班科和布里尔开始研究数据几年后,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谷歌,也开始更大规模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谷歌用的是上万亿的语料库,而不是十亿的。谷歌做这类研究不是因为语法检查,而是为了解决翻译这个更棘手的难题。

20世纪40年代,电脑由真空管制成,要占据整个房间这么大的空间。而机器翻译也只是计算机开发人员的一个想法。在冷战时期,美国掌握了大量关于苏联的各种资料,但缺少翻译这些资料的人手。所以,计算机翻译也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最初,计算机研发人员打算将语法规则和双语词典结合在一起。1954年,IBM以计算机中的250个词语和六条语法规则为基础,将60个俄语词组翻译成了英语,结果振奋人心。IBM 701通过穿孔卡片读取了“Mi pyeryedayem mislyi posryedstvom ryechyi”这句话,并且将其译成了“我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在庆祝这个成就的发布会上,一篇报道就有提到,这60句话翻译得很流畅。这个程序的指挥官利昂·多斯特尔特(Leon Dostert)表示,他相信“在三五年后,机器翻译将会变得很成熟”。

事实证明,计算机翻译最初的成功误导了人们。1966年,一群机器翻译的研究人员意识到,翻译比他们想象的更困难,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机器翻译不能只是让电脑熟悉常用规则,还必须教会电脑处理特殊的语言情况。毕竟,翻译不仅仅只是记忆和复述,也涉及选词,而明确地教会电脑这些非常不现实。法语中的“bonjour”就一定是“早上好”吗?有没有可能是“今天天气不错”、“吃了吗”或者“喂”?事实上都有可能——这需要视情况而定。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IBM的研发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与单纯教给计算机语言规则和词汇相比,他们试图让计算机自己估算一个词或一个词组适合于用来翻译另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和词组的可能性,然后再决定某个词和词组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对等词和词组。

20世纪90年代,IBM这个名为Candide的项目花费了大概十年的时间,将大约有300万句之多的加拿大议会资料译成了英语和法语并出版。由于是官方文件,翻译的标准就非常高。用那个时候的标准来看,数据量非常之庞大。统计机器学习从诞生之日起,就聪明地把翻译的挑战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而这似乎很有效!计算机翻译能力在短时间内就提高了很多。然而,在这次飞跃之后,IBM公司尽管投入了很多资金,但取得的成效不大。最终,IBM公司停止了这个项目。

大数据先锋

无所不包的谷歌翻译系统

2006年,谷歌公司也开始涉足机器翻译。这被当作实现“收集全世界的数据资源,并让人人都可享受这些资源”这个目标的一个步骤。谷歌翻译开始利用一个更大更繁杂的数据库,也就是全球的互联网,而不再只利用两种语言之间的文本翻译。

谷歌翻译系统为了训练计算机,会吸收它能找到的所有翻译。它会从各种各样语言的公司网站上寻找对译文档,还会去寻找联合国和欧盟这些国际组织发布的官方文件和报告的译本。它甚至会吸收速读项目中的书籍翻译。谷歌翻译部的负责人弗朗兹·奥齐(Franz Och)是机器翻译界的权威,他指出,“谷歌的翻译系统不会像Candide一样只是仔细地翻译300万句话,它会掌握用不同语言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数十亿页的文档。”不考虑翻译质量的话,上万亿的语料库就相当于950亿句英语。

尽管其输入源很混乱,但较其他翻译系统而言,谷歌的翻译质量相对而言还是最好的,而且可翻译的内容更多。到2012年年中,谷歌数据库涵盖了60多种语言,甚至能够接受14种语言的语音输入,并有很流利的对等翻译。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它将语言视为能够判别可能性的数据,而不是语言本身。如果要将印度语译成加泰罗尼亚语,谷歌就会把英语作为中介语言。因为在翻译的时候它能适当增减词汇,所以谷歌的翻译比其他系统的翻译灵活很多。

谷歌的翻译之所以更好并不是因为它拥有一个更好的算法机制。和微软的班科和布里尔一样,这是因为谷歌翻译增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数据。从谷歌的例子来看,它之所以能比IBM的Candide系统多利用成千上万的数据,是因为它接受了有错误的数据。2006年,谷歌发布的上万亿的语料库,就是来自于互联网的一些废弃内容。这就是“训练集”,可以正确地推算出英语词汇搭配在一起的可能性。

20世纪60年代,拥有百万英语单词的语料库——布朗语料库算得上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而如今谷歌的这个语料库则是一个质的突破,后者使用庞大的数据库使得自然语言处理这一方向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是语音识别系统和计算机翻译的基础。

彼得·诺维格(Peter Norvig),谷歌公司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和他的同事在一篇题为《数据的非理性效果》( 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Data )的文章中写道,“大数据基础上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基础上的复杂算法更加有效。”他们就指出,混杂是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谷歌的语料库是布朗语料库的一个退步。因为谷歌语料库的内容来自于未经过滤的网页内容,所以会包含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拼写错误、语法错误以及其他各种错误。况且,它也没有详细的人工纠错后的注解。但是,谷歌语料库是布朗语料库的好几百万倍大,这样的优势完全压倒了缺点。”

纷繁的数据越多越好

传统的样本分析师们很难容忍错误数据的存在,因为他们一生都在研究如何防止和避免错误的出现。在收集样本的时候,统计学家会用一整套的策略来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在结果公布之前,他们也会测试样本是否存在潜在的系统性偏差。这些策略包括根据协议或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来采集样本。但是,即使只是少量的数据,这些规避错误的策略实施起来还是耗费巨大。尤其是当我们收集所有数据的时候,这就行不通了。不仅是因为耗费巨大,还因为在大规模的基础上保持数据收集标准的一致性不太现实。就算是不让人们进行沟通争吵,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精确性的优劣。 如果将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于数字化、网络化的21世纪,就会错过重要的信息。执迷于精确性是信息缺乏时代和模拟时代的产物。在那个信息贫乏的时代,任意一个数据点的测量情况都对结果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确保每个数据的精确性,才不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

大数据洞察

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掌握的数据库越来越全面,它不再只包括我们手头现象的一点点可怜的数据,而是包括了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数据。我们不再需要那么担心某个数据点对整套分析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这些纷繁的数据并从中受益,而不是以高昂的代价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

在华盛顿州布莱恩市的英国石油公司(BP)切里波因特(Cherry Point)炼油厂里,无线感应器遍布于整个工厂,形成无形的网络,能够产生大量实时数据。酷热的恶劣环境和电气设备的存在有时会对感应器读数有所影响,形成错误的数据。但是数据生成的数量之多可以弥补这些小错误。随时监测管道的承压使得BP能够了解到,有些种类的原油比其他种类更具有腐蚀性。以前,这都是无法发现也无法防止的。

有时候,当我们掌握了大量新型数据时,精确性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同样可以掌握事情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不仅让我们不再期待精确性,也让我们无法实现精确性。 然而,除了一开始会与我们的直觉相矛盾之外,接受数据的不精确和不完美,我们反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预测,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错误性并不是大数据本身固有的。它只是我们用来测量、记录和交流数据的工具的一个缺陷。如果说哪天技术变得完美无缺了,不精确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错误并不是大数据固有的特性,而是一个亟需我们去处理的现实问题,并且有可能长期存在。 因为拥有更大数据量所能带来的商业利益远远超过增加一点精确性,所以通常我们不会再花大力气去提升数据的精确性。这又是一个关注焦点的转变,正如以前,统计学家们总是把他们的兴趣放在提高样本的随机性而不是数量上。如今,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利益,让我们能够接受不精确的存在了。

大数据先锋

麻省理工与通货紧缩预测软件

“10亿价格项目”(The Billion Prices Project,BBP)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人员每个月都要公布消费物价指数(CPI),这是用来测试通货膨胀率的。这些数据对投资者和商家都非常重要。在决定是否增减银行利率的时候,美联储也会考虑消费指数。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工人工资也会增加。联邦政府在支付社会福利和债券利息的款项时,这项指数也是他们参考的依据。

联邦政府为了得到这些数据,会雇用很多人向全美90个城市的商店、办公室打电话、发传真甚至登门拜访。他们反馈回来的各种各样的价格信息达80000种,包括土豆的价格、出租车的票价等。政府采集这些数据每年大概需要花费两亿五千万美元。这些数据是精确的也是有序的,但是这个采集结果的公布会有几周的滞后。2008年的经济危机表明,这个滞后是致命的。政策决策者为了更好地应对变化,需要及时了解通货膨胀率,但如果以传统的依赖采样和追求精确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政府就不可能及时获得数据了。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两位经济学家,阿尔贝托·卡瓦略(Alberto Cavell)和罗伯托·里哥本(Oberto Rigobon)就对此提出了一个大数据方案,那就是接受更混乱的数据。通过一个软件在互联网上收集信息,他们每天可以收集到50万种商品的价格。收集到的数据很混乱,也不是所有数据都能轻易进行比较。但是把大数据和好的分析法相结合,这个项目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马上就发现了通货紧缩趋势,然而那些依赖官方数据的人直到11月份才知道这个情况。

MIT的这个项目汇集了数百万的产品,它们被数百个零售商卖到了70多个国家。这个项目产生的一个名为PriceStats的商业方案也经常被一些银行和其他经济决策人用到。当然,收集到的数据需要仔细的分析,而且这些数据更善于表明价格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精确的价格。但是因为PriceStats收集到了更多的价格信息而且大多是即时的,所以这对决策者来说就非常有益了。

混杂性,不是竭力避免,而是标准途径

确切地说,在许多技术和社会领域,我们更倾向于纷繁混杂。我们来看看内容分类方面的情况。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用分类法和索引法来帮助自己存储和检索数据资源。这样的分级系统通常都不完善——各位读者没有忘记图书馆卡片目录给你们带来的痛苦回忆吧?在“小数据”范围内,这些方法就很有效,但一旦把数据规模增加好几个数量级,这些预设一切都各就各位的系统就会崩溃。

相片分享网站Flickr在2011年拥有来自大概1亿用户的60亿张照片。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分类来标注每张照片就没有意义了。难道真会有人为他的照片取名“像希特勒一样的猫”吗?

恰恰相反,清楚的分类被更混乱却更灵活的机制所取代了。这些机制才能适应改变着的世界。当我们上传照片到Flickr网站的时候,我们会给照片添加标签。也就是说,我们会使用一组文本标签来编组和搜索这些资源。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和使用标签,所以它是没有标准、没有预先设定的排列和分类,也没有我们必须遵守的类别的。任何人都可以输入新的标签,标签内容事实上就成为了网络资源的分类标准。标签被广泛地应用于Facebook、博客等社交网络上。因为它们的存在,互联网上的资源变得更加容易找到,特别是像图片、视频和音乐这些无法用关键词搜索的非文本类资源。

当然,有时人们错标的标签会导致资源编组的不准确,这会让习惯了精确性的人们很痛苦。但是,我们用来编组照片集的混乱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标签内容,同时能更深更广地获得各种照片。我们可以通过合并多个搜索标签来过滤我们需要寻找的照片,这在以前是无法完成的。我们添加标签时所固带的不准确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我们能够接受世界的纷繁复杂。这是对更加精确系统的一种对抗。这些精确的系统试图让我们接受一个世界贫乏而规整的惨象——假装世间万物都是整齐地排列的。而事实上现实是纷繁复杂的,天地间存在的事物也远远多于系统所设想的。

互联网上最火的网址都表明,它们欣赏不精确而不会假装精确。 当一个人在网站上见到一个Facebook的“喜欢”按钮时,可以看到有多少其他人也在点击。当数量不多时,会显示像“63”这种精确的数字。当数量很大时,则只会显示近似值,比方说“4000”。 这并不代表系统不知道正确的数据是多少,只是当数量规模变大的时候,确切的数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另外,数据更新得非常快,甚至在刚刚显示出来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所以,同样的原理适用于时间的显示。谷歌的Gmail邮箱会确切标注在很短时间内收到的信件,比方说“11分钟之前”。但是,对于已经收到一段时间的信件,则会标注如“两个小时之前”这种不太确切的时间信息。

2000年以来,商务智能和分析软件领域的技术供应商们一直承诺给客户“一个唯一的真理”。执行官们用这个词组并没有讽刺的意思,现在也依然有技术供应商这样说。他们说这个词组的意思就是,每个使用该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人都能利用同样的数据资源,这样市场部和营销部的人员们就不需要再在会议开始前争论,到底是谁掌握了正确的客户和销售数据了。这个想法就是说,如果他们知道的数据是一致的,那么他们的利益也会更一致。

但是,“一个唯一的真理”这种想法已经彻底被改变了。现在不但出现了一种新的认识,即“一个唯一的真理”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而且追求这个唯一的真理是对注意力的分散。 要想获得大规模数据带来的好处,混乱应该是一种标准途径,而不应该是竭力避免的。

我们甚至发现,不精确已经渗入了数据库设计这个最不能容忍错误的领域。传统的数据库引擎要求数据高度精确和准确排列。数据不是单纯地被存储,它往往被划分为包含“域”的记录,每个域都包含了特定种类和特定长度的信息。比方说,某个数值域是7个数字长,一个1000万或者更大的数值就无法被记录。一个人想在某个记录手机号码的域中输入一串汉字是“不被允许”的。想要被允许也可以,需要改变数据库结构才可以。现在,我们依然在和电脑以及智能手机上的这些限制进行斗争,比如软件可能拒绝记录我们输入的数据。

索引是事先就设定好了的,这也就限制了人们的搜索。增加一个新的索引往往既消耗时间,又惹人讨论,因为需要改变底层的设计。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是为数据稀缺的时代设计的,所以能够也需要仔细策划。在那个时代,人们遇到的问题无比清晰,所以数据库被设计用来有效地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这种数据存储和分析的方法越来越和现实相冲突。我们现在拥有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海量数据。很少有数据完全符合预先设定的数据种类。而且,我们想要数据回答的问题,也只有在我们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才会知道。

新的数据库设计的诞生

这些现实条件导致了新的数据库设计的诞生,它们打破了关于记录和预设场域的成规。预设场域显示的是数据的整齐排列。最普遍的数据库查询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英文缩写为“SQL”——它的名字就显示了它的僵化。但是,近年的大转变就是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出现,它不需要预先设定记录结构,允许处理超大量五花八门的数据。因为包容了结构多样性,这些数据库设计就要求更多的处理和存储资源。但是,一旦考虑到大大降低的存储和处理成本,这就是一个我们支付得起的公平交易。

帕特·赫兰德(Pat Helland)是来自微软的世界上最权威的数据库设计专家之一,在一篇题为《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数据,那么“足够好”真的足够好》( If You Have Too Much Data then Good Enough Is Good Enough )的文章中,他把这称为一个重大的转变。分析了被各种各样质量参差不齐的数据所侵蚀的传统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原则,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再也不能假装活在一个齐整的世界里”。他认为,处理海量数据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信息的缺失。虽然这本来就是有“损耗性”的,但是能快速得到想要的结果弥补了这个缺陷。赫兰德总结说:“略有瑕疵的答案并不会伤了商家的胃口,因为他们更看重高频率。”

传统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在不同的时间提供一致的结果。比方说,如果你查询你的账户结余,它会提供给你确切的数目;而你几秒钟之后查询的时候,系统应该提供给你同样的结果,没有任何改变。但是,随着数据数量的大幅增加以及系统用户的增加,这种一致性将越来越难保持。

大的数据库并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它一般分散在多个硬盘和多台电脑上。为了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和速度,一个记录可能会分开存储在两三个地方。如果一个地方的记录更新了,其他地方的记录则只有同步更新才不会产生错误。传统的系统会一直等到所有地方的记录都更新,然而,当数据广泛地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而且服务器每秒钟都会接受成千上万条搜索指令的时候,同步更新就比较不现实了。因此,多样性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大数据先锋

Hadoop与VISA的13分钟

最能代表这个转变的,就是Hadoop的流行。Hadoop是与谷歌的MapReduce系统相对应的开源式分布系统的基础架构,它非常善于处理超大量的数据。通过把大数据变成小模块然后分配给其他机器进行分析,它实现了对超大量数据的处理。它预设硬件可能会瘫痪,所以在内部建立了数据的副本,它还假定数据量之大导致数据在处理之前不可能整齐排列。典型的数据分析需要经过“萃取、转移和下载”这样一个操作流程,但是Hadoop就不拘泥于这样的方式。相反,它假定了数据量的巨大使得数据完全无法移动,所以人们必须在本地进行数据分析。

Hadoop的输出结果没有关系型数据库输出结果那么精确,它不能用于卫星发射、开具银行账户明细这种精确度要求很高的任务。但是对于不要求极端精确的任务,它就比其他系统运行得快很多,比如说把顾客分群,然后分别进行不同的营销活动。

信用卡公司VISA使用Hadoop,能够将处理两年内730亿单交易所需的时间,从一个月缩减至仅仅13分钟。这样大规模处理时间上的缩减足以变革商业了。也许Hadoop不适合正规记账,但是当可以允许少量错误的时候它就非常实用。

ZestFinance,一个由谷歌前任首席信息官道格拉斯·梅里尔创立的公司,用自己的经验再次验证了“宽容错误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价值”这一观点。这家公司帮助决策者判断是否应该向某些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提供小额短期贷款。传统的信用评分机制关注少量突出的事件,比如一次还款的延迟,而ZestFinance则分析了大量不那么突出的事件。2012年,让ZestFinance引以为豪的就是,它的贷款拖欠率比行业平均水平要低三分之一左右。唯一的得胜之道还是拥抱混杂。

梅里尔说:“有趣的是,对我们而言,基本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信息是齐备的,事实上,总有大量的数据缺失。”由ZestFinance创建的用来记录客户信息的矩阵是难以想象得稀疏,里面充满了数据的空洞,但ZestFinance在这些支离破碎的数据中如鱼得水。举个例子,有10%的客户属性信息显示“已经死亡”,但是依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收回贷款。梅里尔一脸坏笑地说:“显然,没有人会企盼僵尸复活并且主动还贷。但是我们的数据显示,放贷给僵尸是一项不错的生意。”

接受混乱,我们就能享受极其有用的服务,这些服务如果使用传统方法和工具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那些方法和工具处理不了这么大规模的数据。

大数据的力量

据估计,只有5%的数字数据是结构化的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如果不接受混乱,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被利用,比如网页和视频资源。通过接受不精确性,我们打开了一个从未涉足的世界的窗户。

社会将两个折中的想法不知不觉地渗入了我们的处事方法中,我们甚至不再把这当成一种折中,而是把它当成了事物的自然状态。

第一个折中是,我们默认自己不能使用更多的数据,所以我们就不会去使用更多的数据。 但是,数据量的限制正在逐渐消失,而且通过无限接近“样本=总体”的方式来处理数据,我们会获得极大的好处。

第二个折中出现在数据的质量上。 在小数据时代,追求精确度是合理的。因为当时我们收集的数据很少,所以需要越精确越好。如今这依然适用于一些事情。但是对于其他事情,快速获得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发展脉络,就要比严格的精确性要重要得多。

大数据洞察

我们怎么看待使用所有数据和使用部分数据的差别,以及我们怎样选择放松要求并取代严格的精确性,将会对我们与世界的沟通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技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开始从一个比以前更大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也就是说应该将“样本=总体”植入我们的思维中。

现在,我们能够容忍模糊和不确定出现在一些过去依赖于清晰和精确的领域,当然过去可能也只是有清晰的假象和不完全的精确。只要我们能够得到一个事物更完整的概念,我们就能接受模糊和不确定的存在。就像印象派的画风一样,近看画中的每一笔都感觉是混乱的,但是退后一步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幅伟大的作品,因为你退后一步的时候就能看出画作的整体思路了。

相比依赖于小数据和精确性的时代,大数据因为更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混杂性,帮助我们进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部分”和“确切”的吸引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我们的视野局限在我们可以分析和能够确定的数据上时,我们对世界的整体理解就可能产生偏差和错误。不仅失去了去尽力收集一切数据的动力,也失去了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的权利。所以,局限于狭隘的小数据中,我们可以自豪于对精确性的追求,但是就算我们可以分析得到细节中的细节,也依然会错过事物的全貌。

大数据洞察

大数据要求我们有所改变,我们必须能够接受混乱和不确定性。精确性似乎一直是我们生活的支撑,就像我们常说的“钉是钉,铆是铆”。但认为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一旦我们承认了这个事实甚至拥护这个事实的话,我们离真相就又近了一步。

这些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导致了第三个变革,这个变革有望颠覆很多传统观念。这些传统观念更加基本,往往被认为是社会建立的根基:找到一切事情发生背后的原因。然而其实很多时候,寻找数据间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就足够了。这是我们下一个章节将要讨论的。 OeQBA8h02AdF5OYRjMAc+vgCkwji08NkN3gqPB/Iefj+FLtg+17KYbefvfbLk5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