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事件007:
从失败中崛起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没有人可以轻易就取得成功!

有一首打工者的歌中唱道:

“我穿行在茫茫的人海草原,

不想平凡是我行动的罗盘,

我飞越故乡的山水和人烟,

不想平凡是我祖辈的心愿。

……”

这大概是许多普通人共同的心声,想要超越平凡的自我,想要创造自己的奇迹。可事实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结果从来不会轻而易举得到。

在举世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后,台湾首富王永庆慷慨捐资一亿元人民币,为世人所称道。其实,王永庆少时家境贫寒,是他白手起家,努力奋斗才成为今日的一代巨富。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贫困使他无法继续上学,他只好背起简陋的行装,去嘉义工作,当米店的小工。16岁时,王永庆决意创业,他求父亲为他借到200元台币做本钱,开了一家小米店。

小米店开始时困难较大,附近的居民都有米店关系,一时插不进去。王永庆不气馁,一家家去推销,并把米中杂物拣得干干净净,有时还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户家中,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过硬的服务水平,逐渐赢得了用户,生意越做越好。接着,他开设了一间碾米厂。当时他的隔壁也有一家碾米厂,条件比他优越。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他每天苦干十六七个小时,终于压倒了别人。后来,他又办了一家砖厂。抗日战争期间,米厂被日军飞机炸塌了,但他很快又办一家更大的米厂。

抗战结束后,台湾光复了,王永庆打入了木材市场,惨淡经营。直至20世纪50年代,台湾建筑业蓬勃兴起,木材价格猛涨,王永庆趁机由小商人变为大商人。

当时的台湾,资源贫乏,许多工业材料都依赖进口,塑胶原料便是其中之一。王永庆与其他一些商人雄心勃勃地合资成立了一座聚氯乙烯工厂,以120万美元从日本取得了技术,在1957年开始投产,并把公司名称正式定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永庆是主要股东及经营者。这项投资在当时的台湾是极冒风险的,一个化学家预言王永庆要破产。难关确实一道又一道,日本产的塑胶粉充斥台湾市场,而台湾塑胶加工业尚未完备,“台塑”的聚氯乙烯就更无人问津了。一些股东心灰意冷,纷纷退股,“台塑”面临夭折的危险。王永庆没有退缩,他变卖了自己的所有产业,毅然购下了“台塑”所有产权,独自经营。他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反其道而行之,更加大量地生产,但同时提高质量,投资70万美元更新设备。结果提高了质量降低了售价,打开了市场。二是在1958年投资设立“南亚塑胶加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台塑”的聚氯乙烯粉加工制造各类塑胶产品,终于在塑胶行业发展壮大了起来。

王永庆的成长和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甚至更加坎坷。但他没有听从于命运,执著与胆识让他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我们活着就应该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挑战命运,抬起头来,迎难而上!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没有谁可以一步登天。恰恰相反,所有的成功都是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才获得的。

著名演员王宝强的经历可说是平凡人梦想成真的最佳写照。那么多的人看了《少林寺》,都想像李连杰一样成为功夫明星,却很少有人真的去做。可王宝强小小年纪,却不怕艰险,千里迢迢跑到少林寺学艺。那么多的人在少林寺习武,也想拍电影,却也只是想想而已。可十几岁的王宝强却敢跑到北京作“北漂”,做民工,跑龙套,吃得苦中苦,由配角到主角,由龙套到明星,完成了人生中的华丽蜕变。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奋斗的成果是诱人的,而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其实,这个“难”既包涵了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也包涵了自己心中的“难关”,是否能想到就去做到,是否相信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知的一切,是否能冲破心底恐惧的难关,只有敢于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的人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rQU6eCEc+GjQcfYnxvR8LGkzatd2K5P6rBa0vcVtDxO3uqZ3Hx0/oLbdU2PLzH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