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贴吧二:信息的含义与类别

信息的含义

“信息”一词由来已久。据《新辞源》考证,早在我国唐朝就有“梦断美人沉信息,日空长路倚楼台”的诗句。但那时所说的“信息”还不是现代信息的概念,所指的不过是“音信”、“消息”之类的意思。现代“信息”一词是在20世纪40年代通讯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才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出现的。在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信息”一直是一个冷辟的字眼,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随着改革开放才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信息学作为一门现代管理科学,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们至今对信息含义的阐述还没有达成共识。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申农从研究通信理论出发,认为信息是关于环境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数据(字母、符号和数字)、代码、图纸、报表、指令等反映出来的。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字家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是对信息概念的一个比较明确的表述。但是,维纳没有说明人们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是什么。有人认为,人们从外部世界摄取的内容是消息,如日本出版的《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对信息下的定义:“信息是生活主体同外部客体之间有关情况的消息。”有人认为,信息是一种知识,如美国的《韦伯字典》把信息解释为:“用于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英国的《牛津字典》也有类似说法,认为“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国内有些学者也认为,消息中所反映的内容才是信息,信息传递的是知识,于是给信息下了这样的定义:“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或者说,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综合以上说法,可将信息的含义表述为:信息是外部世界事物表征及其联系变化通过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的知识。它包括三层意思:(1)信息的上位概念是“知识”,即“知识”是信息的属概念,人们接受外部世界的一切信息是一种有用的“知识”。由于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因此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2)信息的内容是外部世界的事物表征及其联系变化的反映,也就是说客观世界充满着各种信息,它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经过思想的介入而接收下来的。(3)信息要通过数据、图像、报表、电报、文字等物质载体才能反映出来,可进行传递和储存。

信息的类别

世界上充满各种信息,它们千差万别,色彩纷繁。就信息的来源来讲,信息可分为两大类,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是自然界无意识、无目的,自发地产生的,如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雷鸣电闪、宇宙星光等。社会信息是社会各界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出的,如生丧嫁娶、市场疲旺、战争冲突、社会变迁等。自然信息经过人工采集、加工和传递,可转化为社会信息,如气象预报、地震预报等。在社会信息中,按不同的社会领域,可分为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等;按信息的载体,可分为文字信息、语言信息、声像信息、网络信息等;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信息、初级信息、深层信息等;按信息的应用范围,可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保密信息等。

本教程所使用的“机关信息”概念,属于社会信息的范畴,是各级各类的机关工作机构(含内设信息工作等部门)采集、处理、传递和存储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为领导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9ns4ogf/+AadHGGcOd2Rx5vSPJuA8Txjm7JVgq/Vsatu24+mZLOr8KdUF8jgh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